星星是一座囚笼
繁体版

第十一章 隐身

    “一姐,给我配个老花镜吧。”小汪苦叫道,“我眼睛是花的,肯定都肿了。”

    此时已是凌晨四点,他们从昨天六点到现在,眼睛就没离开过监控画,俩人轮流休息。他们只开了二倍速,生怕漏过什么细节。

    “少废话,认真看。给你算工伤。”李一揉了揉眼睛,准备接小汪的班。

    “一姐,你怎么能这样想我呢,我是那种贪图蝇头小利的人吗。可是我要为国家奉献50年的人啊。”

    “哦,你不要?”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忽然监控里传来粗鲁的叫骂声。

    李一整个人一震,忙叫道:“暂停。”

    小汪立刻按下了暂停键,“一姐,怎么了?”

    “往回倒。”

    小汪将监控往回倒,“一姐,这一段我看了不下五遍,没有发现异常,张海不是在说梦游,就是在胡言乱语。”

    小汪点下播放,监控画面里,帐篷传来叫骂声—“滚开!滚开!离我远一点。”

    帐篷里躺着的张海猛地坐起,帐篷帘子忽然不知道被从内往外推开。

    张海指着帘外虚空怒骂:“你这个魔鬼,我知道你就在这里!你究竟对我做了什么?”

    李一猛然想起小说的最后一章——我看不见他,但我知道他就在这里。

    “这里放大。”李一指着张海指着的虚空处说。

    小汪推动鼠标,放大,再放大。什么地没有。

    “这里放大。”李一指向门帘。

    小汪将其放大,什么也没发现。

    “往回倒。”

    俩人又一帧一帧地看,还是什么都没发现,监控画面只有张海一个人,不存在其他人或机器人、无人机之类的。

    小汪得出两个结论,要么张海是在梦游胡言乱语,要么他遇上了灵异事件。

    显然后者是被排除的,作为唯物主义观念培养成长起来的有志青年,他们才不信什么妖魔鬼怪之说。

    “再往回倒。”李一说。

    小汪照做,俩人再次瞪大双眼聚精会神地盯着监控屏幕,生怕一丝细节从自己的眼睛前溜走。

    “停。”李一忽然察觉到一丝影子从帐篷上一闪而过。

    放大,再放大,慢速,暂停。似乎是一只手的影子。

    按理说投下影子的手应该就在监控画面里,可是她们什么也没看到,真是见了鬼。

    “我看不见他,但我知道他就在这里。”李一反复思考这句话。

    “难道他会隐身不成?”小汪吐槽道。

    “对啊,隐身!”李一恍然大悟,小汪随意的一句吐槽让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军方那群家伙不是在一直研发隐身衣吗?或许隐身已经从科幻走进了现实。

    大胆推测,小心求证。这是李一的一贯宗旨。

    很快,她拨通了局长的电话,将局长从睡梦中吵醒,说有紧急事件。

    局长骂骂咧咧让她等一下,随后拨通老朋友的电话。

    李一焦急地等待着局长的电话,她还是第一次如此期待局长打电话给她。如果真的存在隐身衣,那么发生的这一切都有了一个解释。

    二十分钟后,局长的电话来了。

    李一迫不及待的地询问结果。

    局长顿了顿说:“小李,这是国家机密。我的老朋友不愿透露太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模模糊糊的说了一句,‘我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但依旧还只有雏形,距离走进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挂断电话,李一沉思了一会,她还不想放弃这个推测,于是翻出了谷毓淑的电话。

    “这么晚给不熟的人打电话。会不会被别人当成神经病?”李一心想,

    “或许她还没睡呢,科研人员一般不都是夜猫子嘛。”李一抱着侥幸心理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几秒就被接通。

    “谷博士,我是李一。你还记得我吗?这么晚了还没睡,你真是个夜猫子啊。(尴尬不失礼貌的假笑~)”

    “有事吗?”不温不热的声音传来。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了解隐身衣吗?”

    “你说的是光学迷彩概念吧。简单的说来我们之所以可以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作用,光也是一种波,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大脑接受到了眼睛反射的光波信号,于是就看见这个物体了。”

    “如果可以让目标物体周围的的光线发生弯曲,从而躲过光线反射进入人眼,那么就是实现了‘隐身’。”

    “光学迷彩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种特殊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引着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光线无法反射,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变得“不存在”,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但所谓“隐身”,只是障眼法,实际上躲不过多波段电磁波的探测。”

    “目前的技术能实现你所说的光学迷彩吗?”李一急切地问。

    “不能。”

    这两个字仿佛给李一的推测下达了死刑判决书。

    李一苦笑一声“又是还要几个五十年是吧?”

    若承认有隐身衣,也得承认Πρωτεύς来自未来,那么隐身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给一个真的预言就可以,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做假呢?)

    隐身衣和Πρωτεύς是否来自未来都是矛盾的,不相容的。

    李一又陷入了逻辑怪圈。

    可惜监控探头不是多波段电磁波的探测器,不然就能一目了然。

    对于李一的假设,小汪是不以为然的,隐身衣那是科幻片里的东西。小汪给出自己的解释,张海长期流浪,不免会有精神压力,导致胡言乱语。至于帐篷上的那个一闪而过手影,可以是光线折射的原因或许是监控外什么东西的投影而已。

    李一的直觉上不相信小汪的这套说辞,但她又没证据去反驳小汪。

    李一这里走入了死胡同,陈中教授的那边情况也不容乐观,医疗队对张海的遗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测。但没有发生任何凝点。

    李一让他们着重检查遗体有没有被注射病毒的痕迹。陈中教授摇了摇头说姑且张海是被人为的注射病毒,痕迹早就消失干净了。

    对张海的调查走到了瓶颈,李一重新回顾这两起预言。

    种种迹象表明Πρωτεύς真的来自未来,种种迹象又透露着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一只手在控制着。

    前总统之死的预言没有地点,而这一次的预言,没有在预言的时间内被验证,延迟了十天。

    Πρωτεύς的预言是不准确的,但转念一想如果Πρωτεύς预言今天你出门会被车撞死,于是你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结果今天你活的好好,第二天出门才被车撞死。那么这个预言是真实的吗?

    按这个逻辑可以强行解释,前总统之死的预言为什么会没有地点,流感预言的时间为什么会延迟。因为有了预言,所以人会做出阻止预言发生的措施,于是就会造成干扰,从而影响预言。

    但李一的直觉上还是不相信Πρωτεύς来自未来,她总感觉这些事情的背后有人为操控。

    Πρωτεύς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阻碍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

    要知道在冷战期间也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那时两个超级大国针锋相对。在航天上争得你死我活。但都是相互竞争,没有蓄意破坏他国的航天事业,甚至到后期两国展开太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