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双子
繁体版

第六十二章 螳螂捕蝉

    侯轩看似淡定,其实对面前身负双剑的少年忌惮无比。毕竟能把潜渊岛搅个天翻地覆,岂是泛泛之辈?他已经暗中捏好了两个随时可以引爆的法印,静候李凡出击。

    董贤稍微莽些,被李凡骂了一句后颇为不爽,叫道:“二对二,正好先打一阵。”

    李凡侧目,见邱悦面色阴沉,知道自己理亏,还没想出如何道歉,便看一道完美的月牙型剑光在她手中划出,与天边皓月交相辉映,摄人心魄。

    董贤双手快速变印聚灵,瞬间结下一道复杂法阵,其状不俗,绝非凡式。

    皎月剑法于似纱月光下起舞,别是一般风情,然而在美丽的剑式背后,隐藏着邱悦招招致命的手段。

    她本来心里有气,正无处发泄,恰逢董贤挑衅,当即拔剑上前与之斗法。

    李凡则将古铜长剑拔出剑鞘,一本正经地对侯轩说道:“我不想被搜魂,也不愿告诉你任何信息。”

    “师兄师姐全都铩羽而归,倘若我能有所收获,一定重重有赏。”侯轩耐心地抬起食指、准备施法,咄咄逼人地讲道:“放心,我不会下杀手。”

    他语出威胁,观察对方反应,却察觉到一丝极其古怪的风意,同时便听得李凡黑着脸回道:“嗯,但我会。”

    侯轩瞳孔紧缩,还未动身,四周狂风骤起,其中夹带着锋利充盈的剑力,正是李凡催动木剑作法,为神风剑法作势。

    一旁的阮梦升对此再熟悉不过,李凡仗以灵藤,无论纵风御水,术法本源皆出于自身剑力,是以个中韵味相似而不相同。

    她被三清金索法宝制服,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只得在心底默默鼓励祈祷,为李凡加油。

    侯轩身经百战、见多识广,却从未听闻有剑修能自如施用法修之术者,笃定道:“定是借了外力,不足为惧。”翻掌落印,两束耀眼金光暴射而出,直冲李凡轰去,快到不可思量,速度威力均远超寻常筑基法术,封锁了对手的四方去路。

    侯轩身为三清岛核心弟子,实力自然与常人不同。

    但是再快的攻击,面对呼啸大风中的神风步,不过施施而行罢了。李凡行将突破炼丹,一身绝世秘术珍宝,筑基之下难有敌手,饶是出类拔萃、身出名门的侯轩在他面前也要略逊一筹。

    李凡长啸一声,连点七剑,磅礴的剑风在他独到剑力的加持下格外恐怖,轻而易举地破除侯轩的印式。

    侯轩头脑灵活,临战想起房仲祥讲战之谈:“大凡器修,借器之势,总有章法。辨出其道,不攻自破。”

    他对三清岛主之言奉为圭臬,计划道:“此人虽属筑基,剑气势不可挡,更与炼丹无异。我得暂避锋芒,不可让他近身,只管识别其剑法规律。”

    李凡只想迅速解决战斗,心地反而平静下来,左手灵藤招风,右手宗师出剑,左右互搏,打得侯轩节节败退。

    侯轩即使有所保留,也绝没料到李凡攻势竟然如此之猛,受了压制之后再想败中取胜,却是难上加难。

    神风剑法在如刃狂风中如鱼得水,运用如意,李凡愈打愈顺,渐入佳境。

    侯轩狼狈不堪,勉强抵御,情急之下祭出珍藏法器,一方小鼎在他的催用下镇压而来,鼎口迸射滔天煞气,环绕李凡,将他牢牢制住。

    “此鼎名红坛,仿仙器制成;鼎外一日,鼎内三年。你输得不冤,胆敢反抗,等着化为青烟吧。”侯轩得意嘲讽一句,双手合十,全力运转灵力,便要加速炼化李凡肉身,取其魂魄搜刮记忆。

    李凡经脉渐渐消融、痛不欲生,欲以剑破鼎壁而不成,当真是身处绝境。

    危难之间,李凡神识飞速推演,举一反三道:“时间宝器么,来头不小……我过往落入下风,往往以‘随风’之意境,顺对手攻势,后发制人。此情此景,与其别无二致,定有良策脱身。”

    红坛著以细水长流之原理,无数妖兽贼人惜逝于此,至死也没能找到破解之法。

    另一边,邱悦与董贤鏖战,意识到李凡身陷险境,剑招逐渐急躁。

    但她实战能力原本逊于敌人,自乱阵脚后,被其抓住破绽,一记翻山诀击个踉跄,倒地喘息。

    董贤乘胜追击,毫无怜香惜玉之意,蓄势已久的元黄印在两手比划出的等边三角中心聚焦灵力。

    一时间,剑修一方两人均是岌岌可危。

    “天元地黄,翻山倒海。”董贤记不清功法卷轴上的描述,胡扯一句口号,刚要出击,身体却不由自主的向前倾倒,理论上聚灵瞬爆的印法此刻倒戈,疯狂吸榨自身丹田。

    董贤眼见不妙,连忙向侯轩呼救,后者一手持鼎,一手结印,帮助董贤修改印式错误。

    阮梦升将场上局势尽收眼底,怎能坐视不管,虽不情愿,仍是闭目凝神,发动圣女之威,尝试联络洛水门援兵。

    侯轩悠然自得,与董贤指点道:“这里少刻了一条印纹,那里多划一道积点。”

    董贤听不进去,瘪着嘴泄气道:“这里那里,好不糊涂!这元黄印实在太难,和其他同类招数有天壤之别。”

    侯轩解释道:“以前所学,仅仅是简单对灵力的操纵;而自元黄印始,不仅需要感应灵力变化,更得对变化的变化有所掌握。我苦参半载,日夜翻阅《自然灵力之一般原理》,方才有所体悟。”

    “那本破旧草书,全以笔墨记载,无法用灵力速览,谁看得进去?”董贤摆摆手,叫道:“算啦,我换一招。”

    这二人谈笑风生,俨然胜券在握。

    侯轩还待教训董贤一番,手中红坛突然窜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剑气,他暗吃一惊,还没反应过来,鼎壁已然出现道道裂痕。

    董贤同样注意到情况不妙,惊道:“那小子在里面?”

    他们万万想不到,李凡于死地穷尽心血将“随风”推至“随势”境界,剑法层次焕然一新,更能在灵力层面化腐朽为神奇。

    不断侵蚀着李凡的煞气,被其丹田转化为源源剑力,成为了他反败为胜的保障。

    侯轩修为本与李凡相近,全凭神奇法宝与三清秘术暂时占了上风。

    此时李凡找到破绽,顺势而为、随波逐流,红坛炼无可炼,空耗侯轩精力,他无可奈何,只能放松。

    侯轩刚刚卸力,便听一声响亮剑鸣,李凡破鼎而出,伴随着冲天怒意。

    三清岛两人讨论半个时辰,李凡则静静思索忍耐了一个多月。

    他厚积薄发,终于脱逃,已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克敌的方法,更坚定了痛下杀手的决心。不斩二人,后续麻烦无穷无尽,更是会危及身边之人的安全,这是李凡绝不希望看到的。

    侯轩眼前剑光一晃,耳边传来低语:“师姐没事,我很满意。留你全尸。”

    被困入鼎以来李凡日夜计算时间,恐怕邱悦惨遭毒手,幸亏无恙,松了口气。事已至此,李凡绝不可能再行手下留情之举,剑走偏锋,锁定命脉,誓要取敌首级。

    喉间一股甜意涌起,侯轩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呼救,却发不出半点儿声音,意念同感官一起模糊,满身修为随生命消散。

    李凡此剑,融合了他于红坛受困时滋生的百般情绪与累积爆发的滔天杀气。董贤有心阻拦,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侯轩人首分离,猩红的鲜血喷涌而出,滴滴溅射在他的侧脸上。

    开了杀戒,李凡断不可能回头,当机立断,神风步轻踏,瞬息间绕至董贤身后,提剑猛刺,完全不给他一丁点应对的机会。

    他剑招已出,还没等命中,就已转头看向邱悦的方向,显然对这一手胸有成竹。

    剑尖与董贤只差毫厘,变故突起,李凡但觉一阵诡异的刀风慢条斯理地袭来,攻速不快,而角度刁钻得可怕,端的是躲无可躲。

    他急纵神风步,扭身换位。

    丁传埋伏已久,仗着炼丹境界完美隐藏于夜色中,判断局势,伺机而动。

    李凡被收入红坛之时,他险些出手,终是按捺下来。

    丁传虽不了解东海群岛诸情诸事,但也对大名鼎鼎的神秘三清修士有所耳闻。见识到侯轩与董贤的过人手段,他更笃定了先前的猜测,对此很是头疼。

    这一刀,乃是丁传规划再三后所出,将恰从李凡内脏缝隙间穿过,刀刃上附带的特殊振动能够短暂废掉他的经脉流通。

    丁传只欲擒住李凡拿给施哲交差,牵扯太多势力对他来说有害无利,是故不等其继续斩杀董贤便率先出刀。

    李凡振剑回身,为时已晚,沮丧暗道:“呜呼,卒于暗算,何其潦草!”两眼空空,引颈等死,却见一个略显娇弱的身影挡在身前。

    他魂不守舍地看着一缕被斩断的短发飘落,任由弯刀贯穿胸膛。

    丁传早就看穿了邱悦的意图,但筑基修士的肉身在其利刃前宛若白纸一样脆弱,因此他并无规避的打算。

    果然如之所料,锋利的弯刀不偏不倚地穿透了李凡经脉间的空隙。

    可在此之前,刀尖先已结结实实地捅穿了邱悦的小腹。

    纵刀作鸣,脉搏谐振,丁传嘴角上扬,胜券在握,但他志得意满的神色又顷刻紧张起来,预想中当场失去意识的李凡非但没有倒下,反而用平静的双眼看着自己。

    原来李凡的经脉有宗师坐镇,轻描淡写地抹去了丁传所作的手脚。

    但对于这次出乎意料的失手,丁传也已抛之脑后。他愣愣地呆立,脑中唯有李凡适才投射过来的眼神。

    李凡的左眼,充斥着歇斯底里的低吼与腥风血雨的幻象,凶神恶煞的杀戮仿佛隐隐昭示着他背负的血海深仇。而在其右眼之中,则站着一位顶天立地的剑神,于黄沙遮日的苍茫战场茕茕孑立,高傲地俯视着脚下的一切。

    丁传回过神来,李凡与邱悦却已凭空消失、逃之夭夭。

    他茫然地回头搜寻,无意间与靠在树旁的阮梦升对上视线,心底莫名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