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罗先生
繁体版

乌伦古国1

    李队举着科考队大旗唱着歌,意气风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则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是多年来的职业习惯:护着队伍里最弱的成员,以免她们掉队脱离。

    虽然还没正式进入到乌伦古国里,但我打算在之后的科考过程里,最大程度发挥自己军人的本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黄莉莉走在最后面,她前面是沈书怡。两人正当豆蔻年华,青春正好。在这个戈壁沙漠、在这种无以言状的残酷浪漫之地,不由得让她们对我这个保护队伍的职业军人有了几分好感。

    黄莉莉带着眼镜,看起来柔柔弱弱斯斯文文,到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整个队伍里体能最好的队员,真是人不可貌相。当然,除我之外。不懂为何,看到她我总能想起“四眼钢牙妹”,所以每当她边走边和我扯话题的时候,我总是把她联想成“四眼钢牙妹”的样子,还忍不住对她笑。这其实很不好,我是在心里这样想,但一个豆蔻年华、青春正好的年轻姑娘并不是这样想。

    到了乌伦古湖边,李队停了下来。他看看手表,再摸摸湖水、再看看天空。我很是纳闷,心想这是要做法还是搞特异功能?

    正当我迷惑之际,我留意了一下湖水,感觉哪里很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出了问题。

    不对,湖水在李队搅动下,竟然一点涟漪都没有。李队的手上也没有任何被水打湿的痕迹。天空上的飞鸟时隐时现,但现在是晴空万里没有任何一片云彩。这什么神仙操作?更怪的还在后面,也就霎时之间,一连串晴空霹雳,把大家吓得不轻,我则俯低身体做防御姿态。先前湖边那些在做祷告的本地人,看到这样的异象,更为虔诚,嘴里念叨个不停。

    “还等什么,走吧?”我一看竟是李队在叫我。再看看队伍都往湖里走一小半了。“就踩着这个木板子进去?就这?”“那还有什么?对了,忘了说咒语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咒语是:阿里、阿里---爸爸,阿里爸爸是个快乐的青年!”李队故作神秘,还把阿里和爸爸故意间隔开,搞得我差点信了。不过这也太潦草了,踩了几块板子进乌伦古国,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啊!话说这几块板子也能撑起一个人的体重?,,,嘢,有水纹了啵,我下意识的深踩了一脚板子,看到湖水又开始有了波纹。走在我前面的李队一看,心头一惊,拉着我赶紧往里跑。看他不像演的,我赶紧跟着一起跑,越往里跑,感觉雾越大,再往前跑两人就踏空往下坠。

    下意识之间,我伸手抓住李队的背包,腾出另外一只手,想着有什么东西可以抓住好让我们不继续下坠受伤或者送命。可马勒戈壁这白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再往下坠,今天可就要不明不白交代在这里了。命不该绝吧,两个人下坠的冲力掀开了一些气流,我眼尖瞅见旁边露着一节绳梯,我蓄力伸手一抓,好家伙,得亏我蓄力了,要不然李队的体重加上装备、加上我的体重和装备,两个成年人加装备的下坠冲击力,非得把我手臂肩膀拉扯脱臼了不可。“李队,李队!”我焦急的大声呼喊,怕他在下坠的时候撞到硬物昏迷。眼看李队没有反应,我更着急了。

    原来,他在急剧下坠的时候被我这样忽然一勒背包,背包带中间的扣带正好斜拉着勒住了他的脖子,任凭他怎么用手都解不开,让他急剧窒息说不出话来。满头大汗正想着怎么办的时候,好巧不巧绳梯有种要断了的手感。我心想绳梯大哥你给点力,可别断了,两条人命呢!绳梯还是断了,我心想完了,要交代在这里了。还没来得及怎么惨叫,我感觉双脚已踏在了松软的沙子上着陆了。李队就躺在旁边剧烈咳嗽,好过没被勒死在半空。什么情况?

    “萧团长,李队,你们动作这么快?”

    没看到人先听到声,眼瞅着前面不远处有橘黄色的刺眼亮光,应该是队员过来寻我俩了。

    “能不快吗?飞下来的。”

    我搀扶起李队,踉踉跄跄惊魂未定。

    “你们几个快是真的,一小会就索降这么高的落差”。

    “那是,我们来之前针对性练过的,不比登山队的差。这几十米的落差,嗖就下来了。”

    我心想你们几个老六真可以,感情以前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你们这一拨人。等人走近了一看,原来是搞地质学的副队长韩仁文。

    “没事了吧?”

    我问问李队,李队摇摇头表示无大碍。

    “检查一下装备吧?”

    “都在呢。”

    眼瞅着没什么大问题,我俩打开随身的电筒与韩仁文去和队伍汇合。

    这电筒是真不错,亮度极高。看我比较好奇,韩仁文调侃我说:

    “厉害吧?没灯丝的”。

    “氙气灯?”

    “哦呦,识货的啵,美国货。手摇就可以蓄电,末日电筒。”

    韩仁文是上海人,一口地道的上海腔调。

    往前走了一段,慢慢没有了浓雾,我这才看清楚有一堆堆的低矮沙丘,然后自己竟是踩在水里。再往头顶上看看,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空穴。就算是氙气电筒都照不清空穴顶。奇就奇怪在这,这里的温度还是蛮低的,估摸零下左右,但是这些泉水就是不结冰。

    韩仁文解释说,这个就叫“沙水共存”的沙子泉,沙山和泉眼在这里可以浑然一体,据说这些水源来源于沙山凝聚的基岩裂隙水和雪水,因为是缓慢流动的过冷水,所以不结冰。

    再往前走了一段,看到点点蓝色的亮光,温度也骤降了几度。

    “这些泛着蓝光的是什么?”

    “这些是冰,我尝过了!”

    我好气又好笑,调侃说不怕中毒啊?韩仁文笑笑说他就是搞地质的,舌头就是探测器,一尝就知道是哪一个时代的土哪一个时代的冰。

    “可是冰不会发光啊?”

    “没错,我大胆的猜测啊,这是第四纪大冰期被封存下来的冰块。里面含有发光类藻。”

    韩仁文虽然一板一眼的像个教书先生,但人家就是搞这个的,相信他不是胡诌。

    “这第四纪大冰期是什么时候?”

    我们走到蓝冰旁忍不住追问。

    “大概200万年前”

    李队也是搞地质的。

    “厉害了,200万年前的冰块和藻竟然在这里看到了,还是活体吧?”

    “这个要问小沈。”

    李队说的小沈就是学生物的沈书怡,此刻她就在不远处另一块蓝冰旁。黄丽丽正帮助她采集一筒冰和藻的样本。

    “这冰怎么保存啊?”

    “用这个。”

    沈书怡指指一个特制的钢制保温杯子说:

    “普通的泡沫箱可以存24小时左右,这个最少可以存48小时以上”。

    6个人的氙气手电筒一起开着,也就十来分钟,我发觉蓝冰越来越亮,而且不止是一块蓝冰点亮,所有周边的还有延续出去的蓝冰都开始点亮。就像一个远古的巨兽被忽然唤醒一般。这让我们为之震惊,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想象力。

    “嗜光蓝藻?”韩仁文惊叹到。

    “什么是嗜光蓝藻?”人群里有人问了一声。

    “我也只是在国外的书上看到过介绍,它们是靠光吸收能量和繁衍的藻类。在没有光的环境中,它们就会一直沉睡上亿年。”

    “大家把电筒熄掉,看看光照能持续多久。”韩仁文招呼着大家关掉电筒试试。

    “小韩,这个藻类吸收了刚才我们的电筒光线,能发光多久呢?”李队问韩仁文。

    “最少300年吧?”还没等韩仁文回答,黄莉莉抢先说到。

    “多久?”李队一脸不可思议。

    “最少300年吧?”黄莉莉拿着一片碎布给大家展示。

    “这是飞鱼服的图案——四爪飞鱼纹飞鱼类蟒。也就是说,300多年前也有人进来过,他们点了火把”。

    “那也不能证明这些藻发光了300年啊?”人群里有不解的声音。

    “我们刚进来的时候,远远就看到星星点点的蓝光,所以没有别人的话,就应该是这些锦衣卫之前点过的火把喂养了它们。”

    黄莉莉说的不无道理,能进入到这里的活人,从古至今,不过就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和我们的科考队。

    感叹这些藻类生命的顽强,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静静蛰伏,等待有缘人再次将它唤醒喂养。

    有缘人?忽然有点明白阿里大叔说的有缘人的含义,但应该不止这点缘分。

    “有飞鱼服,自然会有绣春刀啊!大家赶紧找找”。

    黄莉莉招呼大家赶紧找找,果然,在找到飞鱼服碎片的不远处,静静躺着长条状黑色物品,我拾起来擦拭干净,拿到蓝冰下一照——刀!!!

    300年了,多少腥风血雨、恩怨情仇,当年拥有这把刀的主人已成枯骨。所幸今天可以隔着时空,又再一次把刀唤醒——锵啷,我将刀拔出刀鞘,想一睹当年神兵的风采。也许是这里的地势结构特殊,又或者是其他的未知名因素,刀身保存异常完好,寒光幽幽摄人心魄。

    “电筒……工部制造二斤零”。

    大伙凑过来,打开一盏氙气电筒观摩仔细。

    “哈哈,这是现代仿造的吧?”韩仁文爱出风头,看到刀身上的简体字打趣的说。

    “清代及以前就有简体字。大部分简体字并不是生造出来的,而是本身就已经存在的,但是一直被视为异体字。”

    “赠啊?”韩仁文半信半疑黄莉莉的科普。

    “侬脑子瓦特了,周代金文都有这个简体字了,还赠啊!”黄莉莉扶扶眼镜,瞪了韩仁文一眼。

    原来黄莉莉也是上海人,和韩仁文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同学。两人一个在笑,一个在闹,实在有意思。

    锦衣卫——对于稍微了解一些历史的人来说,并不是一片空白。最不济也能凭借名称来判断他们是皇帝身边的侍卫。这绣春刀就是部分锦衣卫的御赐佩刀,这把刀全长约90公分,刀身带血槽。据说绣春刀的锻冶制作技术极高,千锤百炼之作,所以刀锋锋利无比,双手持刀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抚摸它,有种抚摸八一杠1的感觉。飞鱼服、绣春刀是皇帝赏赐的,但不是锦衣卫里上下全员人人都可以配有。也就是说,只有锦衣卫当中那些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真正的使用到绣春刀。由此可见绣春刀不仅代表其个人武力的高低,更代表了一份荣誉,是一份象征,是皇帝对你的认可和信任。

    所以,这把绣春刀的主人,生前必定是非常受皇帝器重的贴身心腹。

    我在心里暗想:一般武器的名字大多杀伐之气很重,比如古代名剑的名字:断蛇、鱼肠、龙渊......而为何锦衣卫高层用的刀叫绣春刀呢?“绣春”两个字和杀伐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改天我再请教黄莉莉吧!

    “大伙快来啊!”

    前方隐约有人在喊,众人赶紧寻声过去。我把绣春刀收纳回鞘,迅速跟了上去。

    一行人快速越过蓝冰的区域,往更深的里面走。蓝冰里的嗜光藻非常给力,把整个空穴照得亮堂异常,都不用电筒打开照路。

    越过了蓝冰区域,前方地势走向忽然有个大缓坡。缓坡下面的地势开阔平坦很多,且没有了“沙水共存”的沙子泉、也没有了蓝冰,而是有着一条十几米宽的蜿蜒冰带。冰带的对岸,赫然看到一座残破的巨大城墙——

    “乌伦…国?”城墙上有块残破的牌匾,只有黄莉莉识得是突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