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罗先生
繁体版

突击969

    “火力队马建华呢?告诉马建华,敲掉对方那两个最凶的点!”

    969高地上枪声大作,这次可不是刚才的普通机枪,一听就知道对方使的是12.7口径的某款高射机枪。紧接着另外一处枪也响了,同样的12.7高机。两处高射机枪一左一右,形成交叉火力之势,十分凶险。再加上对方步兵踞险、踞高临下射击,搞得战况对我方十分不利。

    这种重火力的装备,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轻易暴露位置的。主要是因为枪体大、重量大,机动性差。有的甚至是固定在前沿阵地上。一旦暴露即刻会变成众矢之的、成为各种火炮打击的重点对象。

    当前对方主动暴露重火力点,无外乎以下两点~

    1.我先头部队的突进速度太快,对方必需要马上压制,若不然很快就会被包围全歼。重火力点这个时候就是强弩之末没有再隐藏的意义,再不用等会就没得用了。

    2.835团这三个突击队给对方制造的压力太大。对方有经验的指挥员稍微用潜望镜扫一眼战况、人员配合及武器配备,就明白这些人员不是普通的士兵。不是特种作战部队就是精锐作战部队,对付这些精锐,以当下战况来说,拖住一分钟就是赢一分钟,只要后续大部队、火炮支援跟上来,战局发展就复杂了,这也是对方想要达成的局面。

    这挺高机我比较熟悉,严格来说比较印象深刻。在军校读书的时候,就了解过这款高射机枪的臭脾气~枪口制退器设计的原因,这款高机在射击操作的时候,对射手的听力危害特别巨大!常常一场仗打下来,耳聋症、耳膜穿孔或耳道出血非常常见。可见这款高机的膛口冲击波和脉冲噪声有多可怕。

    我趴在地上大声喊着让人传话,让马建华赶紧端掉对方最大火力的那两挺高射机枪。对方这两挺高射机枪在位置上、射界上选点太刁钻了,一开火就打得我们抬不起头来。835团这三个突击队虽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但遇到突如其来的攻击,也需要时间组织反击。

    顾名思义,高射机枪这种枪械最开始研制出来是为了对付天上的低空目标,具有一定的仰射角度。而在605、969战场上由于山林环绕,对方在制高点部署着高射机枪,一般距离目标500-1000米即进行平射、俯射,或用于控制附近山头,或用于封锁通路,或用于压制我步兵。969上的残余开始反扑是必然的,对方在605、969上经营多时,各种明暗火力交织。要不是我们预先设计埋伏、侦察、火力支援,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605不会轻易易主。毕竟对方刚打完19年的局部战争,有着非比寻常的实战经验和众多骁勇善战的老兵。

    “胖子、大炮,把串天猴给我!选2个好的…”

    马建华说的“串天猴”,就是69式40mm火箭筒。69式40mm火箭筒射击距离大多在300米内,在这一范围内的69式火箭筒精度非常的出色。但这精准度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是空旷开阔的区域,才能确保这个精度。但是目测当前的969高地树木荆棘繁密,要找到一个合适射击的位置,还真费一番功夫。况且969上反步兵地雷密布,又不能用导爆索排雷开路推进,因为这会暴露火箭筒操作手的位置,一旦暴露,火力会很快被吸引到火箭筒操作手这里,这将会让火箭筒操作手死无葬身之地!

    这又该如何应对!?呼叫炮火支援?

    我移动到一个凸出的隐蔽位置,拿起潜望镜观察战况:先头部队已经突进到距离高射机枪火力点约200米左右的位置,正被高机压制动弹不得,暂不清楚伤亡情况如何。而常规火炮射弹覆盖、散布范围约150~180米,这还是火炮打得比较精准的前提下。面对这样的情况,想对先头步兵进行火力支援的话,按照技术上的要求,为了避免误伤,步兵应该撤退到火炮射弹散布的安全范围之外。也就是说要先头部队后撤下来最少50米的距离才能确保安全。

    但如果在敌人的火力威胁下后撤,可能会增加部队的伤亡,也会让孤军突进的罗朴一等一行人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另一方面还会消耗更多的时间,这样会影响整个战斗的进展。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防守就会有进攻,士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火力队马建华在火线上临时组织了2只力量,一只用导爆索排雷佯攻,吸引对方火力;另一只由他领队侧翼包抄,寻找合适的射击点。

    “老萧,侧边有一条小道,我看到草木有压过的痕迹,应该是安全的,我打算从这个位置推进试试!”

    马建华虽然此刻和我距离不远,直线距离也就100多米,虽可以互相看得到,但对方居高临下火力压制太猛烈,弄得我们都不能轻易移动穿插,这距离喊话也听不清,只能用步话机联络,或者人工传话,反正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有把握吗?”

    我拿着步话机,好多次想把这句话说出来,又咽了回去。因为这步棋实在太凶险了,没有任何排雷措施,贸然突进,触雷伤亡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这些反步兵雷可不是电视电影里表演的那些场景:踩上去只要脚不挪开、或者脱掉鞋子用重物压住就不会炸(松发式地雷)。在真实的战场上,极少会用到这种松发式的地雷,99.9%都是用清一色的压发式反步兵雷!步兵只要一踩中,非死即伤。

    “老萧,下命令吧!”

    步话机那头,马建华焦急的喊话。

    “搞!”

    战机稍纵即逝不能等,这也是当下最低限度减少伤亡的最优方案了。时间再拖久一些,对方大队人马整装反应过来,战事就越发复杂了!

    “明白、老马收到!!”

    这就要大干一场了,我隐约从100米外的步话机话筒里感受到马建华既亢奋且又无畏的气魄。

    老马这边安排妥当了,我叫第二突击队李存根协同掩护配合老马推进,一边却开始担忧起第一突击队的罗朴一。

    罗朴一究竟杀到哪里了?这种喀斯特地貌溶洞内地形复杂,轻易冒进很容易迷路出不来,那个俘虏交代的是事实还好,如果不是事实,只是欺骗罗朴一他们一行人进入险地就麻烦了。

    只顾着突进了,没顾得上余亮,所幸他把我说的话听进去了,全程一直紧跟着没掉队。像余亮这种0经验的菜鸟,想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得时刻留意老兵们怎么做:老兵们趴着你别抬头、老兵冲锋你别怂。话虽如此,但是余亮当下的身份是政委,用不着带兵冲在第一线,当然,带兵突进身先士卒的军长、师长大有人在,但以余亮现在的能力,还是老老实实紧跟,不冒傻气最好。

    我冲身后不远处的余亮吼了一嗓子,意思是问问他有无受伤。余亮摆摆手示意自己一切良好。

    自从余亮用灵境技术把我们三人带到这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见识了当年的人和事、重新再和父亲见面等等,然后一步一步踏入当年的605、969高地争夺战。处心积虑搭建了这一切,余亮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只是纯粹的炫耀他的超凡技术?

    当时在模拟训练场带队伍拉练的时候,被山上的荆棘草木划伤过手臂,那种划伤的痛觉、甚至闻起来的血腥味,太过于真实,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怀疑余亮所说的灵境技术。灵境技术肯定是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但是通过这个技术呈现出来的人和所正在发生的事,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如果是虚拟的,那就是技术手段欺骗了我的感官;如果是真实的……

    如果是真实的,一切似乎就可以解释得明白了。

    其他的不说,搭建这个灵境技术的始作俑者就是余亮,既然这些都是虚拟的,那上战场他何必紧张和害怕?就当玩个电竞对战游戏就可以了。他或许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欺骗别人,但是他欺骗不了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他那种害怕的样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打掉了!”

    李存根兴奋的大声喊着、指着左边的一处高机火力点~那边一直在用导爆索排雷,进度很快,所以一找到合适的击发点,就一鼓作气把其中一个高机火力点敲掉了。呵呵,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对方一定以为这么高调排雷突进,就是纯粹为了吸引火力佯攻,而马建华这一头必定才是主攻;没成想两边都是主攻。战场上态势瞬息万变,地形地貌复杂,灵活机动才能赢得战机。

    左边的高机火力点被敲掉了,右边的马建华自然是高兴的,但也是焦急的。就剩下右边这个高机火力点了,把它端掉,再肃清残敌,这个仗就打完了。

    “胖子。”

    马建华会意胖子填装,准备发射40火箭筒。胖子背后的携行具专门为背负40弹设计的,一共可以携带3枚。取弹也很方便,他手往后一伸很快就抽取出一枚。

    从发射原理上来讲,40火箭筒属于“肩托式炮口装填的无后坐力炮”。发射时首先点燃火箭弹尾部的发射药,随后发射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以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

    第一发打偏了,没有把火力点端掉。这倒不是马建华的战斗素养不合格,而是对方发现了马建华一行人正悄然摸索突袭上来,所以马上组织火力袭扰他这一边。

    枪声忽然在马建华这边密集起来,马建华下意识的腾开另一只手护住胖子压低姿态,另外一只手勾住扳机然后瞄准发射。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发跳弹不偏不倚打到发射筒的筒身前部,巨大的动能让筒身失控,40弹射偏了。

    筒身失控的时候,马建华感觉有什么东西飞溅到了脸上。他随手一擦,才发现是血。但很快,他就确认了受伤的不是他~

    “胖子,再来一发窜天猴!”

    马建华推了推胖子,发现胖子没有反应,这个时候才发现胖子的嘴角、肩膀渗出鲜血~跳弹打在40弹的筒身前部,再次反弹击中胖子的肩膀处然后侵入到肺部。

    马建华恍然间脑袋嗡嗡作响,整个人愣在原地。但很快他反应了过来,快速从胖子的背后取出来一发40弹填装。填装的时候手有一些轻微的颤抖,不知道眼泪还是汗水,一直往弹头上淌。填装好以后,马建华拍拍胖子的背后,意思是告别。然后心一横,以站姿扛起40火箭筒击发……

    我从潜望镜望出去看到了这一切,心如刀割!

    马建华的第二发40弹精准击中目标,把最后一个高机火力点打掉了,还引发了火力点上的库存弹药殉爆。爆炸声震耳欲聋,摄人心魄。

    等我再用潜望镜寻找马建华的时候,已经看到他瘫坐在地上,几个战士正围在他和胖子的旁边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