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熟练度开始无敌
繁体版

第29章 满堂红

    烟雨濛濛,寒风瑟瑟。

    马车一路行驶,从明月口中,苏瑾算是知道了早回的原因。

    姬家的染坊新上了茶褐色、豆绿色、鹅黄色的三种布缎,在浔阳那边的商市销售很好,或许染色技术的原因,存在清洗几遍后掉色的问题。

    浔阳那边有的货商将问题反馈了过来,所以姬梧桐让明月回京城。将情况说明给姬清河,看问题出在了那个环节。

    大概的说了情况之后,明月叽叽喳喳的问着话。

    “姑爷,医馆忙碌不忙碌?”

    “闭馆之后,姑爷会不会去喝茶?”

    “姑爷没什么相熟的人,是不是还和说书先生、庄捕头来往?”

    “听说有时候姑爷不回府,一个在医馆怕不怕?”

    嘴快的明月说话的技巧明显提升了不少,其实就在旁敲侧击,问是苏瑾否去过青楼。

    苏瑾不觉得这些话惹人烦。

    他一边逗着明月,一边说自己闭馆之后的时间,都在看书学习,整理一些病例。

    明月托着粉腮,颇为喜欢这样的答复。

    夜色落下,马车到了姬府,苏瑾、明月穿阁过栋,到了大厅这边。

    庭院满目黄叶潇潇落,厅内灯光亮堂,姬清河夫妇之外,二房的姬远桥、三房姬松溪及其姬太公旁系一族数名长辈都在。

    姬太公叫姬寒生,小寒的时候出生,就起了这个名字,六十古来稀,但称得上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众人议论的就是掉色问题。

    大厅靠门的位置,坐着几名姬家的二世祖。

    二房的姬青桐、姬秋山,三房的姬定方也在。

    “姐夫,过来坐!”姬青桐看到苏瑾,笑着招呼了一声。

    明月搬了椅子,苏瑾坐在对方身侧,丫鬟站在他身后,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苏瑾侧脸上,“姑爷越来越俊朗了,要是穿了狐皮大氅,肯定神采奕奕,就像书上写的一样,公子世……是什么来着。”明月皱眉思索。

    大厅内众口交谈,二世祖们插不上话,姬太公将二世祖们召集过来,约莫也有让他们感受一下商事竞争,要躬行节俭的心思。

    但很明显,二世祖们的心思都不在这个上面。

    在离京学院求学的二房姬秋山小声说着不久之后莫愁湖上要举办的诗会。

    姬青桐等人则嘀咕,说姬梧桐回来之后,会带浔阳那边的什么特产。

    苏瑾又成了和这一切没关系的人。不过他的注意力在姬家兄弟们的谈话上。

    “大哥,会不会是布缎被人掉包了,这样的事情,之前也不是没发生过。”二房掌管染坊,姬远桥不怎么相信是染色环节出了问题。

    “以前布缎被替换,是有伙计被周家收买,对方要抢凤鸣郡那边的商市,可周家又不做浔阳那边的生意,我觉得还是染色技术的问题。”三房的姬松溪开口。

    “但程家在浔阳做布缎生意呀。”

    “程家在商事上素来光明磊落,不至于如此。”姬清河回了一句。

    几个人说的程家、周家都是姬家在商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姬家和这两家比较,没什么竞争优势。

    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话题又到了从琅琊郡上京的朱家。

    三房的姬松溪说道:“朱家不管是掌柜的经验,运筹商市的能力,或者是技术,都要超出我们,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呀。”

    “远桥,说说染坊的事情!”姬太公说道。

    “茶褐色布缎,就是用靑矾水作媒染剂染,鹅黄色用黄蘖水染色,这都没问题呀,都是我们花大价钱,从南吴那边买过来的方法。”

    苏瑾皱眉。

    感觉就是染色环节出了问题。

    识文断字技能提升,到了“触类旁通,渐有所成”的境界,他很容易去想一些关联性的东西,而且原主的意识里面,也有不少关于染纺的信息。

    原主母亲本是采药女,未婚先孕,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有辱门庭的事情,被驱逐出家门,为母则刚,原主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原主期间,都在琅琊郡的染坊做工,而琅琊郡毗邻纺织业发达的南吴,是越国的织纺中心。

    关于原主母亲染色调剂的一些信息,随着“识文断字”技能的提升,都被苏瑾记忆了起来。

    另外就是很多染色的植株,其实都是药材,苏瑾又有出色辨识药草知识。将这些学识和另外一个辈子做过的医学实验、化学知识关联在一起,在“触类旁通”的这个技能下,苏瑾意识到了掉色的问题出了何处。

    “要不派人到南吴核实一下!”姬清河的说话声响起。

    苏瑾停了一下腰,视线看向姬清河。

    秦红棉就坐在自家老爷身侧。

    关于技术性的事情,秦红棉当然插不上嘴,所以她看似眼观鼻,鼻观心,专心致志的在聆听,实则看的是苏瑾。

    越看他,越是喜欢,内心里面还想着姬梧桐回来之后,怎么想办法圆房的事情。

    看到赘婿视线向自己望了过来,秦红棉下意识的说道:“瑾儿,你回去休息!”

    二房主母黄氏有点不满:“秋山、青桐他们不都在这聆听学习。”

    秦红棉口直不过脑:“都在说一些诗会、梧桐回带什么礼物这样的事情,这叫学习。再说了,瑾儿在医馆,一天看诊下来,劳其心骨,不应该早早去休息。”

    “大嫂你的意思是青桐、定方他们游手好闲。”三房的刘氏说道。

    “本来就……诶,你拉我做什么。”秦红棉瞪着拉了自己衣角的姬清河。

    姬清河老脸通红。

    苏瑾站了起来:“蓝靛水套染,应该能解决鹅黄布缎掉色的问题。”

    姬清河愣了一下。

    三房的二世祖姬定方撇嘴,心道,他可真能装。

    姬青桐小声开口:“姐夫,这不是坐诊。”

    秦红棉看着苏瑾,心道:“瑾儿比我还敢说。难怪当初在苏家,我第一眼看到瑾儿,就喜欢上了他。”

    涉及到技术问题,二房姬远桥是内行,稍微的琢磨,觉得苏瑾说的貌似很在理,他便问道:“瑾儿如何知道这些?”

    “我不能说是酸碱性中和的问题呀!”苏瑾斟酌了说辞,“我没到苏府之前,生活在琅琊郡滁县,那边和南吴只隔了一条河,染坊技术源自南吴,当时母亲在染坊做染人,我也当过帮工。况且很多染剂成分都是药材,触类旁通,所以琢磨出了这个道理。”

    姬远桥点头,自顾自推敲了一下,抬头对姬太公说道:“好像是可以,明日到染坊试验一下!”

    大厅内的二世祖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都在想,不就是赘婿,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明月喜形于色,挺了挺胸脯。

    “父亲,明日让瑾儿跟着我到一趟染坊?”姬远桥向姬太公征询意见。

    “瑾儿,医馆可忙?”

    “回太公,家事为主!”

    “嗯!”姬太公颇满意苏瑾态度。

    原本议论不休的事情因为苏瑾的插足暂且停了下来。

    二世祖们带着不可思议的神情散去,苏瑾、明月回了庭院小楼。

    感觉又回到了入赘的那几日。

    明月绕前绕后,顿茶端饭,铺床扫地。

    然后丫鬟到临湖别院,灯火逐一熄灭,苏瑾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