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堂主好不好
繁体版

第六章 初临孔雀台

    “前情提要:李动记下武功堂用以抵债的货物,立即赶去其余账房查账;东账房缺失一百四十四贯,南账房亏空五百贯。他正盘算着该怎么办,突然来了个壮汉召他去开帮会。”

    ……

    ……

    即便是在这座人口不及五十万的小小秋梁镇上,依旧盘根错节了三个帮派:分别是资历最老的“蓑衣帮”,斗殴最狠的“烛龙帮”和凭借张疏凡的眼光在镇上立足抢滩的“义气帮”。

    往上捣腾十年,三个帮派间的争斗厮杀从来不少,秋梁镇乱成一团,景气分外不好。

    于是在张疏凡的授意下,由宋今朝带领一支精锐以强硬手段杀入敌帮老巢,逼得两位帮主出来谈判磋商。

    彼时,二人一脸惨色,还以为自己的帮派要被吞并。

    可张疏凡有黑道少见的心善,他给每个人都留口饭。

    他与二人定下规矩,往后秋梁镇的生意“义气帮”只做一半,另一半则由他们两帮分摊,且盐、铁、赌、毒的生意一概不掺,给足空间让大家一块发展。

    伊始,二人还讥讽他委实懂得惺惺作态,可在见识到“义气帮”果然按照谈判划下的道道办事,不禁感慨与他的为人比不来。

    没有了动乱后,不但秋梁镇重新恢复生气,三个帮派也都携手发财。

    两位帮主感念其恩情,于是在数年后,合力将昔日谈判的那块地皮盘了下来,在上面建盖了一座四层高的孔雀楼台,随后连同地契,一并赠予张疏凡。

    而作为镇上唯一的四层圆形楼台,非但能把秋梁镇的一切景致窥看,远眺还能望见无际的江海,张疏凡极其喜欢,从此以后,帮会便也安排在了这里。

    往日里,一向受到辱骂、蔑视的李动当然没机会来,这次伴随孔武壮汉同行,立即就被楼下的场景震撼。

    但见楼台之下,光是护卫安全的帮众就站了三百,一个个腰际佩刀,挺若钢枪,狰狞虎目,把闲杂人等吓得退散。

    楼台阶梯旁,还有人站岗。

    李动陡然瞧见这人模样,心头难抑地大叫不妙。

    妈耶,不得了,这不是前天拎着苕帚追打我的“古肝一”么!

    胡千一人虽然抠门,个子或许矮小,身手却是一等一的好,否则也不会被派至重要的关卡上,对领在前面的孔武壮汉毕恭毕敬地弯腰作揖:

    “戚兄。”

    “嗯。”身份地位在其之上的孔武壮汉随便应答,举步跨在台阶上。

    李动有样学样:“嗯——”

    含糊其辞着想要蒙混过关,却立即被粗若树根的胳膊拦抵在了胸膛。

    胡千一紧拧眉毛:“李账房,这是你该来的地儿么?”

    嘿,你以为我想来么!

    李动的嘴巴总是没有脑筋放肆,用手指了指自己和孔武壮汉:“我们一块。”

    可那姓戚的孔武壮汉非但没有回头的迹象,更没有等待,径直上楼去了。

    胡千一双目寒光暴涨,一脚站到条凳上,只高出半截,却也算是居高临下,瞪着李动道:

    “在帮会期间撒谎,李账房莫不是想脖子挨刀。”

    “嘿嘿嘿,误会了,脑子有洞,才想脖子挨刀。”

    李动有洞的不是脑子,而是心眼。

    他心慌得连象征身份的铜符都忘记掏,灰溜溜转去身,就待向好奇围观的人潮跑。

    陡然,后脖颈一凉。

    “不要!不要!”

    李动惊恐得大叫,以为脖子被刀锋架上,不敢挣扎,只敢跪下,眯着眼睛,眼泪都快、抱歉没挤出来。

    “不要——”他尽量让嗓音显得哀戚、沙哑。

    随后,迎来了旁人目光里的异样;有几个刚正不阿的护卫脸上露出了不该存在的笑。

    他颤颤晃晃,摸向后脖颈,跟着发现冰凉的不是刀,而是被风吹冻的手。

    一把将对方的手扯下,扭过脸去,只见胡千一满面都是笑。

    “幽默,果然跟老大说的一样,李堂主你欠缺了一些幽默。”

    幽默你个头啊!

    李动气得头皮发麻,若不是跟对方身手相差悬殊,恨不得立即将他骨头拆掉。

    他闷着脑袋走在阶梯上。

    孔雀楼台作为镇上第一高楼,本是供本州的各种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万贯公子、富贾豪商到此一游的。今天因为“义气帮”的帮会不对外开放,难免有些空落落;整个二三楼都没有烟火味道,直至顶层,才总算有了人影晃荡。

    东南位的主桌画虎雕龙,天高皇帝远,又俱是自家人,不必设防。

    而主桌之下,再隔九步,有五张相对朴素的桌案铺设,显然是对应帮中五个堂口。

    按照文治堂、武功堂、聚宝堂、栋梁堂、奖惩堂的排列,李动的座位竟相对居中。

    刻下,除了左侧空空,其余堂主已然入座,在楼下被耽搁的李动无疑落在最后。

    和周遭几位成熟老练的堂主相比,他当然显得不知所措。

    要不要跟他们扯淡哈啦?

    仅仅一个问题,就足够李动头疼。

    一来,五年都藏在聚宝堂深闺里的他,连诸位堂主的名字都叫不出口;二来,堂主们俱有一派风流,目不斜视,至今没有向他望过;三来,即便扯淡,又能哈啦些什么?

    您贵庚?再婚了没有?长子几岁了?豆腐花吃咸的还是甜的?

    这种问题若是问下去,势必要被他们在脑袋上砸个洞。

    想着那副景象,李动就不禁摇头。

    他连忙正襟危坐,再不敢胡乱思索。

    这时候,右侧那位执掌栋梁堂的文儒中年慢慢向李动侧来头。

    文儒中年五十左右,扬了扬宽袖,作了个文揖,平缓地开口:

    “阁下,就是聚宝堂新晋的堂主李动?”

    “正是我、在下。”李动赶紧还礼,磕磕绊绊地装作儒雅。

    “果然一表人材、少年风流。”

    嘿,他还真会夸人……李动不由觉得亲近许多。

    文儒中年接着说:“李堂主多大了?”

    “二十一。”

    “成亲了没有啊?”

    “尚未婚娶。”

    “孩子几岁了?”

    “未婚生子不好吧,被镇上的老古董知道了,怕是要被浸猪笼。”这方面还是大城市开放许多,李动记得曾听二姨叙说。

    文儒中年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哦,是的,是的,瞧瞧我,惯了城里的生活,倒把这茬儿给忘了。”

    “呵呵。”嘿,才觉得你人不错,就在这里吹海牛!

    “对了,豆腐花你是吃咸的还是甜的?”

    “啊?”李动不禁有些错愕。

    文儒中年遥指被人围拢的角落,笑着道:“祥记豆腐花,最近在凤凰集很跑火,是卖了我的面子才来的,不去尝一碗?”

    忙活了许久,的确需要点吃食垫垫肚皮,李动起身向文儒中年拱手。

    他刚走出两步,立即又回头:“不用给钱吧。”

    文儒中年大手一挥,笑道:“不用。”

    李动很是愉快地往豆腐摊里走,向祥记的老板张了张手:“劳驾给我来碗甜的。”

    猛地,他被人扣住。

    “嫩来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