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到底咋回事
繁体版

第46章 骆驼的威力

    在柴荣一征淮南撤军的时候,后周手里握着至少七八个州的地盘,却唯独没有拿下寿州;

    到了他二征淮南撤军之时,后周手里虽然只有寿州一处地方,但局势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拿下了寿州这个稳固的桥头堡,并且在此期间先后团灭了数波南唐的有生力量,现在的局势对柴荣来说,已经完全是予取予求。

    等到柴荣下回再来,那就是一把拿下江北之地,不可能再有任何反复和波折。

    957年冬十月,在休养了半年之后,柴荣再次趁着冬天水浅,领兵来到了淮南,开启了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南征。

    此次柴荣为了尽取江北之地,采取的战役步骤也非常简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沿淮河一路向东,拿下沿线所有的州郡;

    第二阶段:从淮河一线将兵力向南平推,拿下剩余州郡后,陈兵于长江北岸,逼迫南唐签订条约。

    柴荣从开封出发,还是由水路先到达镇淮军,然后向东开始了第一个攻击目标:濠州。

    第一次南征的时候,濠州的守军在涂山建起了水陆两栖立体防御,欺负没有水军的后周。

    结果没想到遇上了四肢发达且脑瓜子更加好使的赵匡胤,在兵力少的情况下靠着“好舌头”诱敌伏击,一举击溃守军主力,没有费力气的就拿下了濠州城。

    然而这次就没那么简单了,南唐早就不敢在野外作战,把全部将精力都放在了固守城池上。

    濠州的守军主将叫做郭廷谓,这个人还算是有些能力。之前柴荣带主力撤军,将留守兵力布防的重点放在了濠州以西的镇淮军。

    按理说此时寿州已经失守、无需增援,作为濠州主将的郭廷谓只要固守住自己的责任地域就好。但他比较有进取心,硬是尝试了几次偷袭镇淮军,意图扭转局势。

    没想到面对着两城夹淮水而立、又有水军辅助拱卫的镇淮军防御,郭廷谓还真打出了名堂。

    他不仅毁掉了涡水浮桥,还在定远打的后周大将、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仅以身免。

    直接让柴荣气的削掉武行德节度使头衔的同时,又想起了此前在寿州城外被刘仁赡成功偷袭的李继勋。(刘仁赡毁掉周军攻城器械,当只负责的正是李继勋)

    柴荣当时只是免掉了李继勋侍卫司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这次因为武行德勾起了回忆,索性连带着把李继勋的节度使职务也给一起撸掉了…

    听闻柴荣再次引大军前来,郭廷谓也不敢怠慢,他在全力做好濠州防御的同时,又在城外设置了一处营寨,与本城互为犄角。

    这处营寨设置的极为风骚:

    它位于濠州东北200里,建在了一处滩涂之上。

    以前南唐欺负后周没有水军,大胆的设置水军营寨。现在后周有了水战能力,郭廷谓也与时俱进转变思路。

    滩头阵地,四周水势较浅,战船吃水深无法接近。可若是陆军进攻,又必须要涉水跨过、速度变慢,而这一慢,就会成为守军攻击的活靶子。

    正当郭廷谓自鸣得意之时,柴荣亲自来到这处滩涂阵地观察,谁料不多一会儿,柴荣就眼角挂笑的转身离去。

    随着柴荣大手一挥,周军鼓声齐鸣,向滩涂阵地发起了攻击。

    南唐守军闻鼓而喜,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弓弩准备进行“庞大缓慢目标”专项射击练习,却发现映入眼帘的周军丝毫未受滩涂的影响,以极快的速度直冲自家营寨而来。

    再定睛一看,这些周军胯下骑乘的竟是一种从未见到过的物种,这东西比马高、腿也长、虽不如马的速度快,但跑起来别有一番欢快的滋味,更诧异的是,它的身子上还长着两股高高的耸峰,人骑在上面被前后一卡刚刚好!

    对,周军这回骑的是骆驼,数量足有数百匹之多。

    南唐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惊慌失措之下来不及反应,就被骆驼骑兵冲破了军阵。

    而后柴荣命领赵匡胤率领骑兵紧随其后,彻底将这个营寨的南唐击败。

    此前的战斗中,唐军见识过周军的骑兵,因此在布置这个滩涂阵地的时候必然是考虑了阻挡骑兵,但骆驼骑兵之所以不受此约束,主要是如下原因:

    骆驼不仅比马高并且腿长,还因为它的蹄子扁平肥厚有肉垫,因此原本能够阻滞住骑兵的滩涂,当面对骆驼的冲锋时,就不一定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这就导致了唐军精心构筑的阵地完全能没有发挥出预期作用。

    至于周军是怎么装备上的骆驼骑兵,又是为何能在这次战役中偏偏把这支部队带到了淮南,这就只能去问柴荣了。

    兴许,是因为战前的侦察工作做得好,柴荣在出征之前就为南唐准备了这份厚礼。

    拿下滩涂阵地后,周军随即猛攻濠州城。

    这次进攻,柴荣亲自指挥,帐下猛将尽锐出战。

    濠州城北紧邻淮河,守军的水军营寨也设置在此,不仅屯驻了数百艘战船,并且将巨木立在河道之中,用以阻碍后周水师的行进。

    在李重进率先攻破濠州的南城关城后,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后来的杯酒释兵权的重要角色,时任虔州团练使的王审琦,继先前于紫金山先登攻寨、身中数箭仍力战不退终获大捷后,再次被柴荣指派担任先锋敢死。

    他带领数千人猛攻濠州水寨,杀敌2000余人,击毁战船70余艘。而后王审琦又一鼓作气,拿下了濠州的羊马城。

    所谓羊马城,是在城墙之外、壕沟之内建造的一个小型城周,其城墙的规格一般是厚6尺、高5尺,城上仍有女墙、垛口等防御设施,平日的主要作用是在战时将来不及迁入城内的羊、马等圈集于此处,也可部署兵力用做外围防御。

    周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连破数道外围防御后,驻守濠州的郭廷谓心感恐惧。

    他向柴荣传话:愿意投降,但因为家人都在金陵,担心此时投降会涉及家人。因此想要先向金陵派遣使者沟通,待完成后再献城投降。

    柴荣接到信后十分自信,不再对濠州存有任何怀疑和防备,马上加速沿淮河以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