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系科学家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再玩大一点?

    两个人关于拉姆齐数(定理)的评论,不可谓不神同步,而在方程评论后没多久,他就收到了π发来的信息。

    “所以大佬证明出来了?”

    “那倒没有,只是今晚恰好看到拉姆齐定理,觉得可以用这个定理试一试,但目前完全没有思路。”

    “那你确实有点慢(手动狗头),我还指望跟大佬交流一下拉姆齐数的学习心得呢。”

    “看样子你早就会证明了?”方程猜测,这位不知性别、不知姓名的π,很可能是一位真的大佬。

    “那当然了(得意),我自己改的条件,要是连我都不会证明,那岂不是成为悬案了,这可不是我改条件的初衷。”

    果不其然,对方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方程内心的猜测。

    方程立马给π回了一个“强”的表情。

    “你要是真的喜欢图论的话,请务必多关注一下拉姆齐数,我可太希望有人能跟我一起交流这方面的知识了。”

    在退出论坛之前,方程还特意去帖子下看了一圈,尽管他跟π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但实际上早就有人想到了这种方法,问题在于,具体如何操作,仍旧是个未解之谜。

    至于说方程,在对拉姆齐定理有着更深一步认识之前,怕也是无能为力。

    “还是先把基础打好再说,不能好高骛远。”虽然心中好奇π所说的拉姆齐数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但方程还是静下心来,将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书上。

    就这样,高三的第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距离数学竞赛的省赛开考时间,只剩下最后七天了。

    包括陈墨弦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方程虽然没什么可学的,但是受李杨的委托,临时充当答疑的角色,所以这几天,他也是跟其他人一起上晚自习的。

    “方神,你好厉害呀,怎么什么题都会。”林梦将胸口托在桌子上,一脸崇拜地说道。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方程的巨物恐惧症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想来,还是要感谢林梦每天给他进行的脱敏测试。

    “那是,也不看看我程哥是谁!”一旁的李翔适时地舔了一句。

    “方神这次是志在省队吧?”

    “省队的难度对于方神来说还是太小了,IMO才是方神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要求不高,能拿个省一就很满足了,为校争光这件事,还是留给方神吧。”

    这些人都是受到过方程帮助的,成绩少说都提升了10分,悟性更高的,更是能提升20多分,所以他们都很感谢方程,每次见面都是方神长方神短的。

    “好了,这是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问题我明天再来解释,今晚就先回去了。”

    方程将写有答案的那张纸递给了林梦,随后便开始收拾东西。

    今天晚上是刘德汉的辅导时间,正好方程也有许多问题想要请教他。

    回到家后,方程便第一时间打开了电脑,并且进入到了刘德汉预约的会议室当中。

    “刘老师,最近我在看关于拉姆齐数方面的资料,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拉姆齐数的计算会那么困难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方程很多天了。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拉姆齐数,也不过才十几个,而保罗·艾狄胥更是以一个故事来描述寻找拉姆齐数的难度:

    “想像有队外星人军队在地球降落,要求取得R(5,5)的值,否则便会毁灭地球。在这个情况,我们应该集中所有电脑和数学家尝试去找这个数值。但是,如果它们要求的是R(6,6)的值,我们要尝试毁灭这班外星人了。”

    明明只是一个小参数,但为什么时至今日,数学界都没有人能够给出R(6,6)的精确数值呢?

    “既然你提到了拉姆齐数,那么拉姆齐定理中的Hales–Jewett定理以及舒尔定理,你应该都知道吧?”刘德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当然知道。”方程点了点头,“这些定理是拉姆齐定理的经典参考。”

    “如果你清楚这些定理,那么拉姆齐数为何难以计算,我就可以给你好好讲讲了。”

    接着,刘德汉便从学术以及现实条件这些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计算拉姆齐数所存在的困难。

    “……实际上,拉姆齐定理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有趣的问题,随便举个例子,连接n维超立方体的每对几何顶点,获得一个有着2^n个顶点的完全图,将该图每条边的颜色填上红色或蓝色。”

    “那么,使所有填法在四个共面顶点上包含至少一个单色完全子图的最小值记为n,这个n值我们把它叫做葛立恒数,你可以去搜一下这个数到底有多大,可以说是大到你无法想象。”

    和刘德汉畅谈的这一个小时,完全刷新了他对于拉姆齐数的认识,也使得方程更有动力去探索这一领域的奥秘了。

    结束了跟刘德汉的探讨后,方程好奇地去搜了一下葛立恒数,结果直接让他惊呆。

    怎么说呢,在他的认知中,林梦已经够大了,但是同葛立恒数相比,林梦估计也就是个质子吧……

    通过这一周的努力研究,再加上今晚刘德汉的点拨,方程现在已经完全有能力证明π改进后的那个强化版交际花定理了。

    只用了十多分钟,方程就成功上传了自己的证明过程,而他的这条回复,也很快在论坛上引起了轰动。

    “卧槽!卧槽!竟然真的有人给出证明过程了!”

    “牛逼呀e神,就这么几天的时间里,竟然把拉姆齐定理运用得这么六!”

    “我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竟然没看懂证明过程……”

    “果然论坛里是藏龙卧虎,我今天刚把拉姆齐定理的几个推论搞明白,没想到这会儿就看到了这么漂亮的一个证明过程,自愧不如呀!”

    在方程成功解决这个问题没多久,“始作俑者”π也上线了,并且还贴出了自己的证明过程。

    相比较方程的思路,π的证明过程要略显复杂,但都是利用拉姆齐定理这个工具展开的。

    “我早就说过e是一个大佬,你们还不信,这恐怖的学习能力,我是自叹不如呀!”

    贴出了自己的证明过程后,π还不忘在方程的证明过程下评论一番。

    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关于交际花定理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π又开始搞事情了:

    “既然提到了拉姆齐数,那我们不妨再玩大一点,拉姆齐数上界的范围,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缩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