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使用手册
繁体版

给意识开后门 路径 正面

    抉择

    人的意识,或者说思想

    人的成长,伴随着人的大脑的成熟,和思维的成型。

    人最开始,额叶并不发达的时期,相反,神经系统的自主调节很强。这个时期,人刚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且两列的依赖人的本能,和情绪方面的影响。并且,还伴随有身体发育所带来的多种变量上的因素。

    但不断的,开始成熟。随着前额的功能开始增强,人的行为再有了基本的模式框架下,开始意识主导大脑的工作模式。这时,虽然仍然有身体变化所带来的调节影响,但人,开始会以自己的意识为主导。

    当然,意识为主导,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于基本生存条件和需求的满足,以及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意识。额叶才会在更强的意识活动下,开始主导人的神经中枢。

    这样,在客观生理的变化下,多数人,其实在成年后,才会开始以自己的意识和思想,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杠杆,开始撬动自己的趋向,影响自己的人生

    迷茫,欲望,目标

    看看动物,吃饱就睡,睡好了再吃。根本不会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明天该怎么办。

    其实人的本能,并没有形成足够强的功能,让人在成年后,利用自己的大脑,改变自己的生物路径。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个社会推动你,你现在,还处在一个状态。“迷茫”状态,无目的,无想法的状态。

    当然,生物发育下,我们会有一些欲望,一些特别的想要和想法。但,在这些个特定的调节物失去作用后,你应该又进入了,“迷茫”状态。

    直到,额叶强大的意识的复合功能下,人才会不停的思考。但这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抑郁,焦虑,不安,恐惧,等等。恰巧,这些不安,又是意识功能所需要的必要神经物质所带来的情绪作用。这时,成年的大脑,由额叶的意识主导,人的诸多行为,带有了自己的意识。

    其实,在人的本能时期,在没有足够的成熟意意识,认知和思想的时期,还没有意识主导的时期。大多数时间,人其实是缺少目的的,处于一种“迷茫”时期。

    什么时候,你有了想法,有了目的,有了人生目标?如果不是你的家人和老师,来自于这个社会,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才会有自己的目标。

    但人脑有足够的智力,目标很快成为了大脑所追求的东西。就像是来自于毒品的成瘾,人的大脑,马上会形成一个,以目标为成瘾物的反馈机制。

    所以,慢慢的才会有,从每天挣一块,到想要一年一个小目标。但,这样的反馈,需要达成,才会这样一步一步继续,并放大。

    外在客观的现实规律

    人脑,虽然有着本能在发挥着作用。但是,人的一些基础功能外,大多数,其实都是后天习得的。包括人一部分的喜怒哀乐。

    这里,就有着一个非常必要的,行为“锚”因素。上面说了,人在开始生长的时候,并非以自我意识为主导。在获得了必要的基础功能下,会开始适应自己的躯体和环境。这里,在初始,习得或者创造自己的“锚”行为,并附带获得了相应的情绪反馈。

    锚行为的形成,一方面,其实也在影响着客观的躯体,而这个时期,又是躯体容易受影响的生长发育时期,进而,行为,其实反作用着身体的生长和变化。而身体条件,又直接影响着由身体具体参与的行为,这样的相互作用,在时间上,会逐渐明显和放大。

    另一方面,锚行为,其实也是人的基础和底层的行为和情绪。人的很多行为习得,复杂行为,到后期的意识主导时期,学习到的行为等等。都会以此为开始。但,人脑其实并没有那么发达,相当多的行为,虽然有着复杂的提升和变化,但仍然不会和你最开始的“锚”行为相反。

    当然,这都不是不可以改变,在强烈的意志力,专注力,和强烈思想的影响下,这些都可以改变。但,这里,由出现一个“锚”因素。不论你怎么改变,你都是以你基础的反馈,这些“锚”反馈为基础,包括行为,情绪,思维,等等多方面的“锚”为基础,发展获得的。从单独的自我角度出发,很难达到一种跳脱。而从时间和因果发展来说,也不太可能重塑。

    当然,这里,都不是绝对。有不大的概率,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角度,而改变了一系列的反馈。但反过来,从一个优势通道,也会有概率,跳脱到一个劣势通道。改变,从坏变好,从好变坏,都是带有不确定的。

    结构下的环境因素

    想要改变“锚”的存在,有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通过他人的介入。

    人不是一个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正好,人的智力,也有着足够的能力,通过外部,习得新的技能,能力。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锚”。到每个群体,到一个国家,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锚”。或许,来自于基因,或许,来自于天然的地理环境,或许,来自于记忆和传承。

    你会发现,这里,好像是一张“网”。一个结构体系。你会发现,人口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资源结构,等等。现实世界,将他们拼合在一起。但,也就像是网那样,这种多重复合的结构,牢固的,紧锁着每个人的位置。而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又扔下了自己的锚。

    你要跳脱的,将不只是一个“锚”。不是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简单。而是,在这整个的结构中,自己的位置。

    但,这个社会,以资源为主的社会,资源的稀缺和不均,和有意向的分配。让这个结构,不是排列的分布问题。而是,有限空间下,紧密的挤压,这就造成了冲突和竞争为主的空间结构。那么,如果你想要到另一个位置,尤其是有着资源分配优势的位置,那你一定要挤开周围很多人,或者借助很多人的帮助。当然,这里也会有小概率的事件出现。

    因果,概率和机会机遇,正确的抉择

    是什么把内在的目的,和外在的目的相连?

    你有没有想过买彩票?就像是抛硬币,你需要,抛出,正确的那一面。

    硬币分两面。彩票有着百万的组合。那人类,无序的行为方式呢?会有多少条路给你选择?似乎又无路选择。因为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下,人生,不是选择题。更像是,拿着自己的“锚”,在无边的海域中,钓大鱼。你只有自己的“锚”。

    幸好,人类有着一些智慧。有时候,伴随客观世界形成的感知和基础认知。对于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人类,有了因果的联系认识。

    不管,这些因果联系,是否真的客观成立,但它反映着某些逻辑和联系。大鱼和你,似乎只差一根合适的鱼竿,就能连起来。虽然,这时,我想起来了那句话,风浪越大,鱼越贵。

    人类社会,有了文字的承载,让这些记忆思维想法,变成了可传承的文字。成为了,一系列的字符和语言。

    语言是抽象。就像是初中的语文题目,不说出雨字,去形容一场大雨。大脑,同样,把相当多的内容,通过语言系统,就可以描述出来,并通过复合的逻辑,联系和组织起来,新的内容。发现了吗,语言,思想,变成了抽象认知。变成了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一定是需要不断的和实际数据相互反应的。就像是大脑,学习内容,需要配合不断的点亮相关反馈。

    看到了吗,大脑的意识,反馈,知识,实践的正确性,联系起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社会,如此推崇知识和教育。

    当然,知识在社会的复杂演化后,也有了自己的变化和堆叠。很多,脱离实践内容的知识体系,更多的贴合社会结构的知识体系产生。但,只要,能影响社会的主要导向,资源分配,这部分知识内容,就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概率是自然的选择,那么来自于这个社会的选择是什么?这里,会被统称为,人生机遇。那就是,你如何用拿着自己的“锚”,钓大鱼的方式。当然,因果,在里面会是一部分。而有时候,更多的,你会看到,是这个社会,在“抛硬币”。

    那么,你现在再综合起来看人生。

    来自于内在的意识因素,来自于外部的结构因素,通过因果和偶然的交织相连。在时间维度上的叠加和变化。

    其实叠加自身,因果,时间,和机遇,往往你能发现一个折回的曲线,更符合自然的联系。像是正弦曲线,像是太极的阴阳八卦。或许,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你能钓到大鱼的概率有多少?这个钓鱼的概率,大概就是,就是人生正确的概率。

    上帝在掷骰子,你在钓鱼。

    再回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