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使用手册
繁体版

第三维度 六

    一方需要,一方在给予。一方索取,一方在付出。公平吗?稳定吗?什么在支撑着这个简单的非公平体系?

    情感不可能向着单向发展。挖掘到情感感知的前半段反馈后,不光是我们,生命也在不断的演化中,补足完善着情感驱动下,之后的部分。

    就像开头的那句话。如果一味的付出,会积累出什么?如果只是哺育,那完成生命的本能也应该就足够了。就像大多数,没有很强情感的动物。

    但在大脑同理心和记忆的作用下,让索取者意识到,付出能够维持关系结构的认识。回应以付出,来维持这样的关系。那在付出者这里,也会获得满足感和关系维持。

    对于付出者,以付出—获得回应—被认同,的方式,为一条反馈链,来获得一种被认同的满足感。

    对于索取者,以获取—满足—回应,的方式,为一条反馈链,来获得一种满足感。

    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在情感驱动下,依靠满足感和付出的彼此交换,筑起壁垒,达成关系的缔约模型。

    或者再拿掉特定的关系和利益,大概就是,情感驱动下,认同和回应,一种精炼后关系模型。

    当然,也可以再去掉情感,那可能只剩下一种维持联系下的关系。但这里又反应出一个对于关系缔约的强度和高度的条件构建。情感有着边界和高度。

    这里把“交换”换为“回应”,是去除特定情感下,对于广义下的关系维系。但“回应”的方式,其实还是会以交换的方式为主,才会得到等价的关系缔约。否则,单方面的倾斜,必定需要额外其他的内容的支持。而对于情感,其实情感在逐渐的褪去情感的驱动力后,这种关系的倾斜,也就必然的会有所缺失,而容易颠覆。

    不论是出发于记忆上的情感,对于关系依赖,还是对于缔约的守护,去除掉情感的动力后,还依然能够维持关系运作的,是对于行为上的一种记忆和依赖。但这种依赖,很明显的,在等价关系上会容易有所缺失。这就会出现一个自我的束缚,道德。(但道德又会有多强的支撑呢?有时候自我束缚可以强到去支撑生存信念,但有时候又脆弱到一触即碎)

    其实真的去看情感的后半段反馈,有点失望。情感作为驱动力,可以引发无限的可能。但情感却有熄灭的时候。在情感不再成为行为主导,剩下的,更像是一种惯性。最后变成一种习惯和心理记忆,或者等待着去打破缔结的约定。

    不过还是挖掘出来,回应(交换)的概念。这并不是情绪化的一种本能行为。其实在付出和索取的假设下,本身就已经到达了交互,一种意识层下的智能。而在剥除掉利益后,在回应的反馈中,也有目的性和动机,只不过会弱化为关系缔约高度不高的一种认同和容纳。

    如果说情感反馈的前半段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和认知。那后半段,则升级为一种,带有预期的交互。不论是出于潜藏于善意和同理心中的彼此容纳和认同,还是来自狭隘的占有渴望的强烈情感。

    再简单一些说的话,这个反馈就是,对应的交互方式,会获得对应预期的结果和情绪(获得认同,或者获得满足)。

    而这个逻辑反馈中,当由被动的接受结果,改为主动用行为去影响结果和预期,其实也只需要更多一步逻辑,换一个角度而已。(就是脑袋多聪明一点。以接受者索取者的角度,会更容易理解这一层逻辑)

    现在就已经能看到,一种交互的形式。这里其实就已经出现语言的雏形,只不过更多的会投射在行为上,而不是话语,词汇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