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良人在古代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兄弟谈心

    “大哥,我大概能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她,不过就是个庶出的,那个陈姨娘这么多年了都没能翻起什么花样出来,你这么关心她干什么?”

    “从武,咱们两人自从搬到这外院来,内院那边,也不过就初一十五的进去给祖母请个安,偶尔大家一起吃顿饭而已。祖母年纪大了,那位,又是祖母的娘家侄女......咱们,有些事情也该要打算打算了!”林从文望着自己这个粗线条的弟弟,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神情。

    “大哥,这你可想多了,她大约也帮不上咱们什么忙,,她也不容易,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这么些年在外面无依无靠的,好不容易回府了,咱们就别拖累她了。”

    “哎,你说的我也想到了,我心里有数,我就想着,等到咱们两个都成了亲,若是能搬出府去就再好不过了,再也不必在这个家里看着别人的眼色了。虽说父亲尚在,儿子没有分家的说法,可咱们如果找到机会能拿回娘亲的陪嫁,咱们就能求着祖母和父亲让我们搬出去单过了。”

    提到娘亲,林从文的眼眶红了红。

    他的母亲李夫人过世之后,因为外家逐渐没落,再加上自己的父亲权势渐涨,李家那边最终也无法提出打理陪嫁的要求。所以后来,李氏陪嫁的庄子就由林竹安提议交由张氏代管着。一开始两三年,张氏每年末还会请了李家的舅爷上门来理账对账,后来李家舅爷也因病过世了,李家那头,只剩下外祖母、舅妈和两个表妹,这些事情也就渐渐的不好管也没人管了。

    林老夫人和林竹安倒是跟他们两兄弟说过,等到他们成家的时候,就会做主把李夫人的陪嫁分给他们兄弟俩。

    “从武,小舞毕竟在后院,有些消息说不定能够比咱们通透。这样,你回去以后,让常嬷嬷和几个大丫鬟,跟梅院那边走动走动,下人们多走动,也自会有感情的,说不定也是条路子。”林从文语音顿了顿,又联想到昨天林舞让人送过来的礼物,“你也看到小舞给咱们的礼物了,手笔可不小。若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那她,还真的是深藏不漏了。”

    “好,大哥,我明白了。”

    “嗯,就先这样吧。还有,你的功课得上上心,快过年了,万一父亲抽到功课问你,别像去年似的,闹得过年也不安生。这些话,我知道你不爱听,可这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过去的。”

    听哥哥提到“功课”两字,林从武瞬间没了精神。他不像哥哥功课好,他从小就喜欢习武,在这一点上就连父亲也是赞同的,所以祖母就劝父亲给他请个习武师傅在府里教授武艺,免得他自己瞎折腾,几年下来,到如今也算是小有身手了。

    “大哥,等明年,你帮我求了父亲,让我去军中历练历练去吧,翻过年,我就十六了。”

    林从文听到弟弟说要参军,紧锁着眉头,“你可想好了,参军这件事,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不是开玩笑的,你也知道,我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也就那些兵法战事记录什么的我喜欢读,夫子先生教的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我一看到就想睡觉,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好,你若是拿定主意了,我就试着跟父亲提一提,再不济,咱们就去求了祖母去。”

    兄弟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知道司琴敲门进来换茶水。

    林从文看到是司琴进来了,就问她,“你,把大小姐送进院子了?”

    “是的,大少爷。”

    “大小姐刚回府,往后你和司棋她们,得了空就去她院子里玩去,横竖我这边也没多少事情。”林从文低着头,看着茶杯里沉沉浮浮的茶叶。

    司琴的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从前,大少爷都吩咐她们,没事不准往后院里面跑。竹院的下人本来就不复杂,院子里的几个丫头,来往最多的,也不过是经常去二少爷院子里头互相送点吃食,或者传个话罢了。怎么今天,大少爷会吩咐她们往后常去内院里了。

    “好了,司琴,大哥这里没什么事情,你先下去吧。”林从武看了看迟疑的司琴,又看了看低着头沉思的大哥,只好开口让她先退下去了。

    “大哥,大哥?”

    “嗯?”林从文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弟弟。

    林从武就问他,“大哥,你在想什么呢?”

    “没有,没想什么。你,是回去歇会儿,还是在我这儿歇会再回去?我瞧着你中午酒略喝多了一些。”

    林从武眼珠骨碌碌地转了几下,咧着嘴,嗤嗤笑了几声,“大哥,你想成亲了吗?”

    “你别乱说,这话也是能随便说的?”林从文涨红着脸斥责他。

    “大哥,这儿可没有外人,你就别装了。你都已经定了亲了,虽说舅舅不在了,可外祖母和舅母在啊,会替你们做主的,等明年大表姐过了门,我就有嫂嫂了。”

    林从文去年定亲了,定的是他舅舅家的大姑娘李萍娟,比他还要大上一岁。因为父亲早逝,李家的两个姑娘跟着祖母和母亲长大,虽说也算是富裕人家,可到底家里面没有个主事的男子,所以李家姑娘轻易也不出门,性格上就难免有些柔弱谦顺了。这门亲事是林老夫人起的头,她遣了二夫人去试着说亲,没想到一拍即合,那李家老夫人也正有此意。

    双方就此开开心心地请了媒人,顺顺利利地就把亲事定下来了。

    按李家现如今的状况,大姑娘能嫁到尚书府当大少奶奶,那是攀了高枝儿了。可依着林从文的现状,他虽说是尚书府的大少爷,但是亲生母亲早逝,自己还有个亲弟弟。继母又还年轻,而且她的一双儿女又是正得宠的时候。

    说到底,就算将来兄弟们要分家产,到他头上的,也未必就多到哪里去。

    林老夫人也正是存了心思,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边是林家长房嫡子大少爷,一边是娘家侄女生的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龙凤双胎,心里的秤往哪边倾斜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将来避免兄弟反目成仇,还不如早早的找个知根知底的姑娘,让两个大的先成亲了过自己的日子去。

    她看中李家小姐的原因,一是知根知底,二是李家没有后援之力。

    妻子性格软弱,妻族不强,就不会怂恿着丈夫争着争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