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良人在古代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张氏王氏

    送走了林舞,林从宇也要告辞:

    “娘,我也回去了,您也早点歇下吧。”

    “等会儿,把你妹妹给你的东西也拿走吧。”

    二人进了暖阁。林舞带进来的三个锦盒,已经被收进来了。

    王氏打开其中的一只盒子,是文房四宝,应该是给林从宇的。

    林从宇翻看着锦盒里的物件,是一刀宣纸、一座砚台、一支湖笔和一只墨锭。是上好的泾县宣纸,雕刻着刘海戏蟾的端砚,散发出浓浓墨香的乌黑的墨锭和羊毫湖笔。

    “娘,小舞妹妹这礼物真是用心了哎。这块端砚,还有这只墨锭,可不是街上铺子随便就能买到的。”

    “是吗?这些东西啊,娘也不大懂,既是用了心的,又是读书用得着的东西,你好生收着就是。”

    打开第二只锦盒,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

    “哎呀,竟然是云裳坊刚出的臻颜牡丹粉和木樨黛,还有繁花脂膏。我让碧莲跑了好多趟都没买到呢,她竟然买到了。”

    王氏高兴地端详了一番,这才打开最后一只锦盒。

    是一块鲜红的鸡血石和一块薄荷色青田石的石料子。

    鸡血石不大,但是雕个印章绰绰有余了;青田石倒不小,能雕个书房的摆件。

    王氏疑惑地看着林从宇:

    “从宇啊,她怎么知道你爹喜欢雕刻,竟然送了这两块石头?”

    林从宇耸了耸肩,摆出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

    王氏笑哼了一声,说到:

    “你这个妹妹,看样子不简单啊。不过,这些事情自有东边那位操心了,咱们啊,只管客客气气地过得去就行了。对了,你整天在外院,可要长个心眼,看看她给从文从武都送了什么东西。”

    “娘,你又来了,至于嘛,不都是一家人嘛。”林从宇嘟着嘴,他最怕王氏摆出这副打擂台的样子了。

    “娘跟他们犯不上,不过是好奇罢了。你也知道,娘不爱搭理你大伯母,可是,也不能让人算计了去。铺子的事情,娘这口气可还没咽下去呢。”

    林从宇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娘,大伯母当家,也不容易,以后儿子出息了,会好好孝敬您的。”

    “哼,你顾好你自己吧,娘跟你说,你跟大少爷二少爷他们走得近,娘不去说你,但是,不可以跟林从宝那个小魔头走近了,娘不喜欢他。”

    林从宇直点头,应到:“知道了,知道了。”

    两人正说着话,碧莲送走了林舞返回来了。

    王氏看见她,吩咐她:

    “你去,取十两银子给少爷。”

    又对着林从宇说到:

    “这银子你收着,你们带小舞出去玩儿,她要是看上什么小玩意儿,你看着给她买了。你大哥二哥可没几个银子,别都让他们出。”

    “好,我知道了。”

    “嗯,去吧,你回去睡吧,虽然已经放了冬假了,先生留的功课可不能耽误了,自己要知道用功,回头你父亲查你的功课,你才能答上来。”

    “嗯,那我走了,娘。”

    “去吧,让碧莲送送你。”

    “不用,让她伺候您早些歇息了吧,我带了青芷过来的,她服侍我回去就好了。”林从宇忙推辞,他带来的大丫鬟还在屋外等候着呢,哪里就要人送了。

    “好,天黑了,那你路上仔细着点。”

    松华院,张氏的内室里,张氏靠在炕头上,正在跟贴身的张嬷嬷闲话。

    “嬷嬷,老爷歇下了吗?”

    张嬷嬷回应她:“刚才我在小厨房的时候,杨姨娘那边的丫头正去打热水呢,这会儿,按说,应该已经歇下了。”

    林竹安除了张氏外,还有陈姨娘和杨姨娘两房妾室。今天是初九,按例,正歇在了杨姨娘处。

    张氏揉了揉太阳穴,微微叹了一口气。

    张嬷嬷就劝她,“夫人,你放宽心,思虑过多,小心伤身。”

    “老爷要纳妾,拦也拦不住,等过年了,大概就会抬进来了。你说说,他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夫人,老夫人劝你的话你忘了吗?你现在当着家呢,又有少爷和小姐在身边,不管老爷抬几个姨娘进来,不过都是些说话解闷儿的玩意儿。再说了,老夫人和你多亲啊,她老人家总是支持你的。”

    “这些我都知道,嬷嬷,你说说,同样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怎么老爷跟二老爷就不一样呢。你看看西边,这么多年,就王氏一个人,儿子也仅有一个,也没见有这些腌臜事儿啊。”

    “夫人,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总有长短,咱们老爷比二老爷官大,手上的权利大,应酬就多,有些事情,也是难免的。说不定,二夫人还羡慕您儿女双全,咱们老爷前程似锦呢。”

    “哼,但愿吧。她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这家啊,迟早分了才好。”

    张嬷嬷忙安慰她,“夫人,这做生意啊,最难的就是合伙儿的买卖,也不是个大事儿。”

    张氏露出恨恨地神情,“当初要不是我手头的银子吃紧,我也不会拉上她。这还没赚几个银子呢,她就要想着往铺子里面塞人,当我不知道她按的什么心呢。”

    张嬷嬷暗自嘀咕,你自己不也塞了人进去了,账房、采买全是你的人,可难怪二夫人着急了。可是这话,却不好明着跟张氏说。

    只能岔开话题,“夫人,我看到杜鹃收了两个锦盒,说是大小姐送过来的。”

    “嗯,早上那丫头过来请安,带过来的,倒算她有心了。”

    “夫人,那两匹缎子,我瞧着怎么像往常没大见过似的。”

    “我也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南边的什么料子,后天不是云裳坊的管事进来送过年的衣服嘛,到时候,拿出来给人家瞧瞧,兴许人家能识得。”

    “好。夫人,咱们这位大小姐,倒是知道些礼数呢。”

    张氏哼哼,

    “进了府,就不由得她不知礼数。我今儿跟她也挑明了,我没兴趣也没工夫管她,她自己好自为之。”

    “夫人,这就对了,她都这么大了,就算在府里,也呆不了几年,就该嫁人了。反正是位姑娘,也不妨碍到咱们什么,不过是您给她添一副嫁妆罢了。她要是个知道感恩的,会知道怎么做的。”张嬷嬷宽慰她。

    张氏说,“就算是个白眼狼,与我,也没什么损失。嫁妆,可多可少,反正是个庶出的丫头。”

    “是啊,相安无事最好,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你拿主意,她那些小事,就随她去吧。”

    “嗯,嬷嬷说的是。我就是这么想的。她那院子,该她们的月例,都按例给她,别的东西,她自己想办法去,我也不耐烦操心这些东西。对了,你得帮我看紧了从宝和仙儿,这两孩子不省心,别闹出什么难看的事情出来,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夫人,小少爷和二小姐哪里就想你说的这样了,都是懂事的孩子,不会有什么事的。您啊,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