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太阴帝君
繁体版

第18章定鼎周天星斗

    女娲得望舒同意,已然知晓此为自己机缘,自然也不愿拖沓,便即刻打算定下日月阴阳。

    望舒道:“你即刻行事,可以功成。”

    但女娲却是不明所以,不知该如何行事,只得询问望舒,道:“道兄,不知此去该如何行事?”

    于是望舒走上前,拉起女娲的右手,咬破自己的指尖,在她的右手上写了一个上古神文“月”字。

    又示意帝俊也如此行事,随后嘱咐女娲道:“到时候你需先念诵‘郁仪’二字九遍,存见真炁,再默诵:唵嚩昍啰喗㕶唎娑诃。

    以后再念诵‘结璘’二字九遍,存见真炁,以及默诵:唵嚩肙啰哱啰娑婆萨诃。”

    接着又嘱咐她:“只是你要记住,日君七杀咒、月君七缚咒,乃是我日月大星之郁仪、结璘之秘,必不可外传,让他人得了去。

    你将此神咒念动之后,先会分其阴阳,然后再伸出左手,用神文招日,伸出右手,用神文招月。

    如此一来,日月之星便可以随你转动,到时候你带它们行一遍你们商谈好的轨迹,那么以后便可以阴阳自分、昼夜成矣。”

    女娲却是又问:“日月既然有定法,那星辰运转该当如何呢?”

    望舒回她:“我只定日月已然是僭越之举,如何能再分星辰?你且去问两位太阳之神吧。”

    帝俊在一旁闻言,却是急忙将话接过来:“星为混沌之石,围绕太阴周而复始,现如今正齐聚天之西北角。”

    伏羲却是接过话来:“只为混沌之石?如何能当星斗之重,该用何法升提,使其身和其位呢?”

    帝俊答道:“星辰散乱,但都有其方位。

    我们可以先在北方升起七重星,将其列为众星之主,诸星有其主,必然拱向之。”

    帝俊既然开口,身边众人又如何不知其意呢。

    只听见那羲和对嫦曦耳语道:

    “我曾听闻: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你看这帝俊道友,还没开始定下日月轮转呢,就先开始争权夺利起来了,不就是经文中的好言大事、高自宜这样的人嘛!

    兄长都说了,我们点明运转日月之法已经是对不起他了,所以才将定星辰的事交给他们。

    可你看看他,他居然还能恬不知耻的故意设计什么七重星,要求原本围着咱们太阴星转的星辰都去围着那七星转。

    我看他不过是想分走咱们太阴在周天星斗中的地位罢了。

    真乃小人也!”

    这边两姐妹还在互相咬舌根,叽叽咕咕的说别人小话,却是不知人家那边已然将周天星斗瓜分的一干二净了。

    只是望舒碍于自己要是出口,多半会影响到原有历史的发展,不敢出口提醒二人。

    索性眼不见心为静,只一个劲的闭目默念起自己知晓的《黄庭经.内篇》来。

    如此一来,几人又商讨了百二十年,终于定下章程。

    只见那女娲道人,舍去人像,化为人首蛇身之道像。

    只见那削肩有细腰,剥皮鸭蛋嫩,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眼波流转间有文采精华,举手投足内有仪态天成。

    双手戴青玉之环,腰间挂豆绿宫绦,体态风骚。

    周身又遍布绚烂造化之气,似喷火蒸霞,又似缤纷花彩,当真是应了那句: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只见那女娲道人飞出太阴星外,在那太阴、太阳之间停住。

    依望舒的指示,念动日月之神咒,只见日、月二星得此神咒之唤,陡然大放毫光。

    太阳星上有赤气柱现、太阴星上有白气柱显,二气冲天而起,恍惚之间,好似天地光明,使得这大罗天景象与之前大不相同。

    女娲见此情景,大喜,随向前,大喝一声:“天地有阴阳、日月衍星辰,赤、白之二气,为日月之华景!当分!”

    说话间,就见那原本要缠在一起的赤、白二气渐渐分开,左赤右白,聚成一团。

    伏羲却是见时机已至,对着女娲大喊道:“快快行事!”

    只见那女娲伸出左手,口呼九遍:“郁仪!”

    然后默念那望舒告诉他的日君七杀咒,只见那女娲左手掌心之中,飞出一团赤气,赤气延伸,连入那太阳星的赤色大柱之上。

    接着女娲又伸出右手,口呼九遍:“结璘!”

    再默念那月君七缚咒,右手掌心也是飞出一团白气与太阴气柱相连。

    然后只听那女娲大喝一声,道:

    “左赤而右白!昼日而夜月,不得相淆!如违法旨,按令施行!”

    然后就见那赤、白二气团双双离掌,直升上天。

    太阴瞬间隐于云内,赤日则光明普照四方。

    众人于太阴星上向下观此奇景,大悦。

    羲和却是又突然开口:“现如今,白昼已然确定,可黑夜该如何划分呢?”

    伏羲回道:“道友且看。那日月之星,自盘古大神神陨之后就不曾分离,现如今太阳在下,太阴在上,二星必然受引力牵引,不愿分离。

    等到那太阳星受引力由东运转至西时,我们便召集云朵掩盖其光芒,然后将太阴星放下,放出皎皎月光,这样黑夜就成了。”

    羲和听闻此言也是大喜。

    没一会,果然见那太阳将要西垂,女娲挥手之间,将九天云气撒下,遮掩日光。

    然后趁此时机,女娲再次念咒,催动太阴降下,月光朦胧,遍照四方,则黑夜至矣。

    接着女娲见日月已分,昼夜生成。

    于是又依照帝俊想法,对着西北方念动真言,升起七颗大星,七星相连,光芒闪灼,列于北方,号曰北斗。

    然后再次念动日月之秘言,引动其余星辰宿大放光明,转动位置,拱向北斗。

    帝俊、太一观此景象,自然欣喜不已。

    然后对着羲和、嫦曦讲起他们是如何分配星辰的来:

    “先升七星于北方,定为众星之主;

    次升五帝之大星;

    三升天乙、太乙、三师、后妃等星;

    四升文昌、玄武、三台、八座等星;

    五升七姑星,列于天河、鹊桥之后;

    六升二十八宿,布列四方;

    七升金、木、水、火、土五星,此为五行;

    八升十二曜;

    九升太子、庶子、御女、左右少微星;

    十升罗喉、计都之星。

    一一升提之后,便命其各居其方,自然不致紊乱,而满天星河、灿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