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丫鬟后我努力失宠
繁体版

第八章 你的废,无关性别

    热闹了大半天的文会现场现在十分安静,众人一圈圈如涟漪一样把风暴中心的几个人围住。

    “两位请吧,让我们看看两位对粮税不足的高见。”凌照雪伸手比了个请的姿势。

    那蓝衣儒生按捺不住,率先说道:

    “粮税不足,无非是鲁国平原五成土地气候不适宜耕种,却强行种了水稻。这样水稻变旱稻,亩产自然降低。为今之计是改稻为桑、改稻为棉,用桑棉向产粮国南齐和西庆换购粮食,桑棉利润高、赋税高。这样缺粮、缺税银的问题自然两解。”

    蓝衣儒生想到自己的宏伟计划,心里得意坏了,也忘了刚才交卷时的底气不足了,转头问收策论的先生:

    “先生,我这策论,是否可进十甲?”

    教书先生摇了摇头。蓝衣儒生原本还得意洋洋的,看到这个反馈,他面上一僵。一转头,又正对上凌照雪脸上嘲弄的笑容,彻底发起火来:

    “你个低贱的婢女笑什么笑?你也配。”

    “我笑你少谋短智,自作聪明。且先不说西庆多旱、南齐易涝,此二国秋收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在全国粮仓内置储备粮,以应付未来不知道哪年来的天灾,即便有余粮也未必会卖给鲁国;就凭你这个改稻为棉桑,自断鲁国粮食根基的策论,完全可以说你动摇国本、其心可诛。”凌照雪看着这个蓝衣儒生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你!你……”蓝衣儒生仿佛被打中了七寸的蛇,“你”了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

    “看我的!”那灰衣儒生看到同伴彻底被问住了,自己不能落了面子。

    “粮税不足,乃是鲁国计税法以土地为税收单位,若书生中举,全族不纳税。平民为了逃税,将土地记于当地举人名下。为今之计,可以将以土地为单位的计税旧法废弃,原本的土地税全部改为按人丁收税。”

    灰衣儒生说完,声音都忍不住加大了好几个度,然后转头问教书先生:

    “先生,我的策论可否进十甲?”

    先生答道:“确有几分道理,但依旧不是十甲的策论。”

    “这!”灰衣儒生也傻眼了,但随即幸灾乐祸起来:

    “我二人虽然不算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说一声学业勤勉绝不为过。连我们都进不了十甲,你这小小丫鬟还口出狂言?我看你今天到底要怎么收场。”

    凌照雪脸上却丝毫不见慌张的神色,她反唇相讥道:

    “你也说了,举人以上不纳税,因此为了避免平民逃税,就要按人丁收税。这种扬汤止沸的法子如何治本?你还自称饱学之士?你可知你的这套法子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批评过?”

    “谁?”

    “墨兼大儒第一届文会十甲魁首,当今圣上的程皇后,程琳。她二十年前便是文会十甲魁首,当年嫁入鲁国皇宫。次年生下长公主杜成荫、主持开设女子科举,同年阻止了鲁王摊丁入亩的计划,理由是:鲁国地贫、加丁税使民饥。民饥者,人口凋敝,国危。你自称学习勤勉,不可能没看过墨兼文会历年的十甲作品。看过了,居然不知道程琳的大名和她的事?”凌照雪回忆起原著说道。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刚才帮她说话的那个红衣女子目光好像闪了闪,看凌照雪的眼神深邃了不少。哎?难道她是程皇后的粉丝?

    这个程皇后是背景中一笔带过的人物,为的就是引出原著女子科举的事情。因为女子科举是女主杜萱萱非常重要的剧情,女主因为不学无术,还被鲁王要求着必须在科举上拿到名次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当女太子,因此女主一度哭得梨花带雨,消瘦了不少。各路男炮灰就应该“帮女主补习”还是“帮女主作弊”这两大方法吵了十多章,自然也被原著作者添油加醋地撒了很多飞醋和工业糖精。

    “程皇后?一介女流盛宠之时的枕旁风有什么好看?你自称知道程皇后,难道不知道她早已是废后?就连长公主杜成荫都远走鲁国王室,至今不回朝。若不是程皇后当年趁着得宠妄动朝政,她母女二人怎么不敢在鲁国立足?”灰衣儒生不屑坏了。

    “你这么编排程皇后就是因为她是女子?因为她是废后,她没当好一个男人妻子的本分,所以她治国理政的所有成就在你这里都可以不算了?她的十甲魁首是真,她对摊丁入亩的剖析也是真,你觉得你这点本事强得过墨兼和鲁王陛下?”

    “你别看不起人……”

    “你当然可以随便褒贬程皇后,反正她已经是个生死不明的废后了。但一个人的智慧,与他是男是女有何关系?十甲魁首就是十甲魁首,女的也是。你连十甲都上不去还成天夸口洋洋自得,你的废柴,和你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

    “你……”灰衣儒生哑口无言。

    “是不是该到我了?”

    凌照雪打断了灰衣儒生的话,说着大笔一挥,用自己歪歪扭扭的狗趴字体在纸上,开写。

    一群人忍不住凑了上来,想看看凌照雪写了啥,但她的字体实在是不敢恭维,大家忍不住越凑越近辨认这一篇画符一样的文章。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围观人群又被维持秩序的护卫劝退。

    于是收策论的先生连忙组织了还算机灵的几个小书童,抄录起凌照雪的策论。刚才从高楼下走下来的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和策论先生点了点头,也抄录了两份凌照雪的策论。

    凌照雪的策论是现写的,速度甚至比抄策论的的小书童和学生还要慢。于是,她写完一段,抄录人就抄写一段。这段文字也才能被当众朗读。

    ---

    对面楼上。

    轩辕至和墨兼拿着手里的策论。凌照雪刚写完,这两张纸就被迅速抄录完毕送到了楼上。

    隔着窗户,楼下也隐约响起了小书童朗读凌照雪策论的声音。

    墨兼看了纸上的内容一会儿,笑道:

    “轩辕楼主,原本老朽还觉得今天请你来文会,看不到好策论是一大憾事。如今,老朽觉得,轩辕楼主今年来看这文会,当真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