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合纵连横

    小侄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

    老夫人开口了,你都读过些什么呢,诗词歌赋,还是圣贤名著,还是话本什么的。

    读过一点兵书、研究过战策,原本也是想出仕的,但苦于没有门路。

    贤侄,你居然还读过兵书战策,真的是难得啊。

    边吃边聊吧,都动筷子吧,也都饿半天了。

    姜璃溪进来了,对这父母说,姐姐坐马车出去了,我没有拦住。

    嗯,知道了,先吃饭。

    无奈,在一种比较尴尬的气氛中,吃完了饭,这相姑爷相的真尴尬啊。

    身为兵部尚书的姜云霆在饭桌上和李林探讨起了兵法战策,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考校一下李林兵书战策的基本功。

    贤侄,这两天兵部有件很棘手的事。你也帮我参谋参谋。

    我们楚国在大陆最难南端靠海,东边也靠海,北边有很多个小国家的国土跟我们的国土是接壤的。

    相对于跟我们挨着的国家,他们都算小国了,这些小国都是所风倒的货,我们楚国是这个大陆上三大国之一,还有两个超级大国就是秦国和晋国。秦国在大陆的西边,土地比较贫瘠,但是国土面积比楚国庞大的多。晋国在我们的正北方,他们的国土面积跟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他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不管农业还是工商业,都比我们两国要强大。

    在我们三大超级国家的周围是一些小一点的国家,大家都相对的比较和平。

    但是最近这些小国家开始有预谋的都针对我们楚国在做一些事情,比如我们老百姓的大米没办法贩卖到其他国家,一些其他国家生产的日用品也都很难流进楚国来。

    还有就是与楚国国土接壤的几个小国家都是频繁的调兵,感觉像是准备集体在与楚国开战。

    我们这两天也都在做着应对之策,先以不变应万变,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老夫人和姜璃溪都便夹菜边看着李林,看看他有什么高招能帮自己的父亲。

    姜璃渊则开口了,那就调兵跟他们打呗,反正他们也打不过我们,我们国家的国力这么强大。

    李林听了,呵呵的冷笑了几声。你是怎么看出楚国现在国力很强盛呢,现在的楚国是大厦将倾,如果皇帝还是这么放纵百官享乐,不赶紧改革,那楚国覆灭是迟早的事了。

    呃......贤侄,你休要放肆,如果这话要是传到皇帝的耳中,你绝对是会没有命的。

    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您可以当我没有说过,顺手抄起筷子,加了一只大螃蟹放在自己面前大快朵颐起来。

    姜云霆一看李林转移了话题,也就不再多说了,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一直在想李林刚刚的话,细思极恐,也有几分道理。

    他只是说了国家现在的弊病,但是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实施办法,几个小国准备对楚国的用兵,李林貌似也有自己的想法,看来我这个贤侄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啊。

    他这么低调,为什么现在露出自己的才能呢,是想让我们不要小看他吗,真是个有意思的小家伙。

    看来这婚事要等到这场劫难过去了,才能给他们小两口办了。

    如果他能在这中间立功,有个一官半职的话,或许语儿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大了。

    这顿饭的后半场很沉闷,谁都没有怎么说,都吃完了,姜云霆叫李林到书房来。

    进了书房,姜云霆让管家把书房周围都让人给守住,不能让任何人接近书房,偷听谈话。

    两人刚刚坐下,就开始问李林的应对办法。

    李林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对这局势的看法说出来了,和楚国接壤的几个小国家在频繁向南方调兵,这都不用猜,肯定是要准备和楚国开战了,这几个小国一起和楚国开战叫做“合纵连横”,再加上这些国家集体限制楚国的农、工、商,打压楚国的经济,这是准备在军事和经济两方面把楚国灭了,双管齐下,这招真是厉害。

    姜云霆一听,李林完全说在点子上,贤侄你刚刚说的“合纵连横”是什么意思呢。

    哦,“合纵连横”的意思要分开说,“合纵”就是一群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强大的国家,“连横”就是联合强国制衡第三国。

    贤侄这是你在那本兵书上学到的,现在的情况跟你说的“合纵连横”策略一样。

    额,兵书没有名字,是我在一个无名的山洞里躲雨,无意中看到的,我学会了上边所有的兵法战策之后就把兵书烧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我还是懂得。

    那经济又是指的什么东西呢,我也不是很明白这个词。

    李林解释到,经济就是指农业、工业、渔业等之间的买卖,就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