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在何方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张福口中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但最后黄大锁还是没有放过他们,硬是拉着贼笑脸拖着他们又干了两天。在之后的两天里,尽是修补着黄大锁挑出来的一些边边角角,对于贾巩来说也没有啥深刻的回忆,他也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在他的心中,整个工期已经在铺院子的那天结束了,这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看也是十分相承的。

    一出一进两个大院子,外加沿院门的一条小径,不仅工量巨大,而且由于院外的小径转了一个大弯,对于大师傅来说是一件特别考验技艺的活儿。当然这在张福的眼里,仍然是手到就来活的小事儿,经过简单的布置,人员已经明确地分开了工。由二润子、贾巩和两个新来的小工给搅拌炉添料,四个料铲同时装填,保证搅拌炉以最快的速度出料。过了一会儿,黄涛也参加到了他们的队伍中来,从他冷淡的脸上,贾巩看出这个孩子忍受了太多,太多来自大人方面的压力。兴许是填料工作的如火如荼,贾巩也没顾上和黄涛聊几句,整整一天,他们五个人也没说过几句话。只是在卸料到下一次装料的短暂间歇里,拼命地擦携着脸上、脖颈上豆大的汗珠。

    负责运料的是二勇,一个热衷于倒腾大型机械的自由工作者。春耕时的翻土机、播种机,夏忙时的锄草机,喷洒农药的无人机等等老一辈贾庄人从未见过的大型机械都在二勇的虔心下一一运进了庄里。刚看到这些古怪的庞然大物时,老百姓并不相信这样看起来十分笨重的机器能有人种的麦苗齐整,能比人锄得草干净。但随着播种机在地里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百姓们似乎慢慢接受了这个曾经被自己说的一无是处的机器,在他们看到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来去横飞时,他们才彻底看清了这个二勇真实的意图,这个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年轻人不是在瞎比划,他是个能干有本事的人。每当谁家有个需要他的机器帮忙的时候,二勇也从不吝啬,总是热心地服务着庄里的乡人们。似乎二勇也成为了张福他们搭档,张福也真不敢想要是没有二勇的装载机,他们又得多忙活多少事儿。

    对这复杂的道路状况,也只有二勇能制服得了这个几人高的机器了。转过两道急弯,再穿过院门,二勇才能将一铲石灰料运送到张福所在的位置。张福一声断喝,料铲应声倒下,由五六个人组成的工匠队伍便开始了灰料的整平,负责干苦力的都是临时工,张福和李四则在他们的初步匀料之后,开始更加细致的二次加工。张福手拿一根长长的塑料铲,来回在石灰路上打磨,直到尖锐的小石子掩盖在了平整地面下,才开始下一小段的重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运转,这个十多个人组成的机器才铺完了一个小院。这时张福让大伙儿休息一下。他则和李四抬进了一个形状怪异的手把式小车,小车的底部是一个大大的圆盘,圆盘上面勾连着螺旋形支架,支架的侧面是长臂的把手。张福让李四一通电,小车下面的飞轮开始旋转起来,张福憋着一股劲儿才驾驭住了想要挣脱开的小车,随着来回的移动,飞轮连接的磨盘与地面噌噌打磨了起来,贾巩发现,小车经过后的地面有如少女白嫩的皮肤,水溜溜的倒映着张福毛乱的黑发。李四这时跟在一旁看热闹的人说:“我当年去过太原,就是干这个活儿。一天五百,可就是呀,这活儿的难度高,要是个新手去干,膀子累断不说,那飞起的石子可是能要人命的。”

    张福抬起累削的脸庞,朝向嘴巴不停的李四,“别卖嘴皮子了,你来干会儿!”李四刚一接过未停下的小车,顿时没回过神儿来,一个踉跄被车把儿甩了开去,撞到了刚刚砌起的西墙上,看着嗡嗡直响的小车,众人合不拢嘴地笑了起来。

    由于外院和小径需要重新整平,这也着实加大了张福们的工作量。张福拎着一个石夯,沿直线重重地敲想地面,在他身后,压实的夯印儿齐齐排列在了土地上。几个来回,张福便没有了力气,几个大喘躺在了路旁的土堆上。接着所有的人员开始了接力,轮到贾巩的时候,他以为这用不了多大的劲儿,但没想到刚走了一小半胳膊便酸胀起来,等他咬着牙、提着步子走了一个来回后,便赶紧将石夯送到了二润子的手中。

    下午结束后,新来的员工们都早早离去。张福他们则被黄大锁叫住修缮一些残化之处,一直到了夕阳收去了最后一缕光芒,贾巩才满意地笑了起来,他的工地之旅就此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