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在何方
繁体版

第十四章

    第二天一早,我便又匆匆离去,因为贾巩还要继续上工,而我继续呆着也有些不妥。昨晚聊了很多,贾巩变了,可贾巩又好像没变。二十多天来的劳累使得他的皮肤略显棕黑,然而从他的言谈中,我知道贾巩还是那个与世界保持着距离的年轻人。记得谈话的最后,他向问我道:“推荐给你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完了没?”

    我一放暑假便迫不及待地买下了贾巩推荐给我的这本书,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外加贾巩的热情推荐,我开始了阅读。然而读到中间片段的时候,我总觉得晦涩难堪,主人公怎么可以与这个世界那么的格格不入?全书都是在流水般记录他的悲情生活,仅有的一处亮点便是点了题的主人公的梦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于这个部分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我向贾巩做出肯定回答之后,忍不住地背诵出了那一段漂亮的话来——“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暗含了一个隐喻,那一群往悬崖边跑的迷路的孩子象征着对生活充满迷茫之感的现代人,而作者明显也是这一类人的一份子,而那个守望者只是作者的希望,他希望有一个人来拯救他们。这是深刻反映人们陷入迷惘的一部力作,有力地控诉了为了金钱、私利而不顾一切的国家机器,作者身为被国家抛弃的人群当中的一份子,他对生活已经陷入了一种无解状态。”

    “我当时没想得这么深刻,这么说,我就彻底理解主人公的行为了。那你呢,你想不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不想当,因为我知道我做不到。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国民明显步入了那个作者所在国家的后尘,但我们不大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当时打断了他,“为什么我们要比他们晚,如果晚了,是不是我们国家的面子就丢了?可能我说的生活化些,不过意思倒是准确。”

    “生活化好些,生活化更容易听进去。他们的国家由当初的自由、平等之风,变成了堕化的现状,因此像作者这样的年轻人自然会感到失落,对一个国家产生的失落是要超过所有的生活中的失落,前者是一种对信仰、对未来的疑惑。我们国家其实比他们早,早在封建专制覆灭之后,我们的迷惘就产生了,并且延续到今天。我们国家的文人预感到了这一点,但他们毫无办法。以前的封建社会人们恪守儒家的那一套,而自从这一套被打破推翻之后,我们像是失去了依靠,西方人有宗教,但我们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可怜之处。”

    “你说我们步入迷惘的脚步快,但为何我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呢?”

    “这就是西方人的进步之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那个想当守望者的作者。而我们似乎不愿看清我们的生活状态,不愿意接受也陷入迷惘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得彻底像西方人学习,抛弃所有的禁锢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西方人一样尝试着走出这个迷惘。”

    “那他们走出来了吗?”

    “没有,但他们已经走出了很大一段距离。我们的脸太薄,不愿意接受思想落后的事实,就像看不到西方人的坚船利炮,就看不到科技落后的清帝国一样。我不想当一个守望者,比如说就像我刚才提到的的那半只耳猪仔,我对他的迫害无能为力。我也曾想过去建一个疗养一切被迫害者的地方,我想象它在天边,而我就叫天边的疗养者,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罢了。直到那只猪仔出现,它活生生地被剥夺了生命,我也有去解救它的冲动,但我发现我做不到,继而来之的便是我对这个幻想的彻底湮灭。”

    “跟我讲讲你的大学吧,你对它的向往来自何处呢?记得我们可都是充满无比期待的心情备战高考的啊。”

    “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大学应该是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地方,其实真正的社会什么样我们已经很了解了。大学不是我们了解社会的起点,而是殷熟了社会运行规则之后的再次立足点。大学应该教给我们什么是自由、平等,用理想主义指引我们完善自身,允许更激愤的热血青年大胆阐述心中所想,我把它当作青年的舞台,青年再次走向社会前最自我的地方。”

    听着贾巩的细细讲述,我也对大学又再次充满了向往之情,也不知四年后,我们又能否如贾巩所说,变得无比开放和自信。

    十五

    那天早上我俩早早地就醒了,送走我之后贾巩便又来到了黄大锁家。一进门,和往日一样,黄大锁养的大狼狗转一圈吼一声,在它的圆形领地兴奋着。看到初具规模的西墙,贾巩预想着工期即将结束,霎时间,他又对这里的一切有些伤感起来。然而,这一天发生的各种事情,让他终究下定了逃离这里的决心。

    几辆摩托车在晨起的乡间小路上扬起漫天的尘土,在土黄色的空气中,贾巩隐约地看到了张福笑着的脸庞。那是没有任何隔阂,充满真诚的黄土人标志性的特征。在他们上工开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从角落里慢慢飘了出来。

    第一个发现它的张福惊叹地叫了起来:“迫害成那样还能活下来,这畜生就是耐咧!”贾巩看到半只耳猪仔晃晃悠悠在墙根处移动,他以为猪仔在昨天就被那个黄毛小子戳死了,他想得知猪仔活下来的原因:“怎么活下来的呢这是?”

    张福大胆地猜测起来:“概是那些人以为猪仔死了,就顺路扔了下来,没想到还没断气。”

    “那可咋办呢?”贾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

    这时他看到那个满嘴黄牙,双眼突溜溜转的主家出现了。他也注意了在墙根处的半只耳,贾巩想起昨天黄大锁对它的鄙夷态度,又觉得不安了起来。

    “这猪也能养,我一会儿就放进猪棚里,好好的一只生命哩!”黄大锁笑了起来。“这不要钱的猪咋能不要咧,你们说不是?”

    李四挑衅起来:“你昨天可不是这样的,咋就和换了个人一样咧?”

    “这也是好端端地一个生命,我也不是没良心的人,靠人家吃饭,就得仁至义尽点麽!畜牲和人一样!”说着,黄大锁径直朝颤颤巍巍的半只耳猪仔走去。距离越近,黄大锁越觉得半只耳猪仔活不太久,脖子上硕大的孔洞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想。贾巩发现他似乎改变了把猪仔抱回猪场的打算,而是驱赶着它走向门口。

    令贾巩再次胆寒的事情发生了,虽然黄大锁放弃了继续养半只耳猪仔的打算,但他不愿意到手的东西白白溜走。是的,他想让他的狗饱餐一顿。随着黄大锁的拳脚相向,贾巩才想到了他的真实目的。看着猪仔毫无精神气地被踢嚷着,黄大锁咧着牙用力着,门口肥大的狗面露贼光剧烈奔撞着,贾巩告诉自己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在央求黄大锁留猪仔一条性命之后,贾巩答应会养好这只猪仔的。看到张福也站在了贾巩的一方,黄大锁做了个顺水人情,放过了颤抖着的半只耳猪仔。正当众人为贾巩的想法感到欣慰时,半只耳猪仔做出了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举动。

    只见它浑身似乎又恢复了力气,向着离它不远的大狗走动了起来,再也没有一丝的胆怯,而是像一位镇定的勇士一样迈着步子。当它进入狼狗的范围之内时,那只狼狗似乎也没有反应过来,但经过短暂的等待之后,便一个扑伏将半只耳猪仔压倒,死死地咬住了它的脖子。贾巩见猪仔一声尖叫,身子颤抖了几下,便再没了生气。

    “这是想死了,救不了呀。”张福感叹道。

    贾巩觉得遭受了那么多的折磨,半只耳猪仔也许想尽快摆脱这个世界。它没有再朝人们走来,是因为狼狗虽狠,却也不会给自己遭受更多的痛苦,而人们虽没有狼狗锋利的爪牙,却有着更加锋利的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