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绿衣之殇
繁体版

一 黎春莼、全砡(12)

    十二

    再有一个礼拜就要去大学报到了,姬远峰兴奋不已,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新装备,一只棕红色的皮箱,姬远峰感觉漂亮极了,他第一次有了和军工厂子弟一样的皮箱了,他再也不用带着木头箱子去上学了。还有崭新的夹克衫、皮鞋、新式的不锈钢饭盒。但书包还是妈妈用碎布头做的,姬远峰决定了到校后自己去买一个书包,他不会把这个碎布头拼接成的书包拿出来了。

    马上要出发了,却没有人送姬远峰去学校,也没有同伴同行怎么办?爸爸身体不好送不了,出过远门上中专的二姐虽然毕业了,但今年刚参加工作,爸爸不让请假,怕给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者二姐也是女的,送完姬远峰后也是一个人返家爸爸也不放心。哥哥的技校比姬远峰开学还要早,怎么办?最终决定哥哥向学校请假晚几天返校,哥哥送姬远峰到西安后再返校。在J分区工作的堂哥联系到了邻县泾川县一个考上滨工大的学生,他和姬远峰结伴同行。堂哥也联系到了一辆顺风车,姬远峰和哥哥搭乘这辆顺风车到泾川县的武装部和那个学生会合。第二天早晨就要出发了,吃过晚饭后,爸爸妈妈,哥哥和姬远峰坐在一起,姬远峰和哥哥听爸爸叮嘱上学的注意事项。

    “小峰,这次去学校比较远,你哥哥只能把你送到西安,从西安出发就没人送你了,你和泾川县那个学生路上多长个心眼,注意安全。”爸爸对姬远峰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爸爸。”姬远峰回应道。

    “到学校了给我单位打个电话,说一声你到学校了,好让你妈妈放心。”

    “哦,好的。”

    “到学校了和同学要搞好关系,尤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要搞好关系,虽然你住校三年了,但都是当地农村学生,生活习惯差不多,爸爸在XJ当兵的时间战友不仅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也有少数民族的士兵,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你大学的同学也来自天南海北,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也容易产生矛盾,爸爸有经验知道这些事。和同学相处要宽容一些,只要没人欺负你不要太强硬,更不能打架,你年龄也不小了,下手不知道轻重,别把同学打伤了,受到处分会带到档案里的,对以后分配工作都不好,甚至会被退学的,你哥哥就是因为打架差点背了个处分,考个大学不容易。”爸爸说道。“你犟脾气上来了有股二愣子劲,小时候拿个钳子连你哥哥都敢追着打,我让你放下钳子你连我的话都敢不听,被我打了两巴掌还记得不?但也不能被人欺负,忍气吞声一副熊包样。”爸爸接着笑着说道。

    “爸爸,只要同学不欺负我,我不会打架的,熊包样我肯定不会。”姬远峰回答道。上了高中三年了,姬远峰觉得自己越来越听话了,初中还和同学打过几次架,现在都很少和同学争吵了,三年高中也只和同学打过一次架。高中三年了爸爸从来没有叮嘱过自己不要打架,不知道这次爸爸怎么突然叮嘱自己不要打架了,可能就像他说的大学同学来自不同省区,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吧,而且打架后果更严重吧。

    “你去上学除了学杂费以外,我每个月按四百元的生活费给你,来回路费另给,因为远也不知道当地东西贵不贵,你自己看着办,如果不够你打电话给我说,我再给你汇过去,你二姐中专已经毕业不花钱了,你哥哥明年技校也就毕业了,家里经济负担不那么重了,钱不够了就打电话向我要,不要像其他农村孩子那样申请助学贷款,也不要去勤工俭学,钱给你宽裕一点,但不要乱花钱。”爸爸说道。

    “哦,我知道了。”姬远峰回应道。姬远峰明白爸爸为什么不让自己申请助学贷款,也不让自己勤工俭学的原因,一是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的确如爸爸说的那样,并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还有一点,那就是思想守旧的爸爸不让申请贷款和勤工俭学是怕同学以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差,被同学瞧不起而已,而且爸爸觉得农村出身的姬远峰从小干农活,并不需要勤工俭学去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爸爸和姬远峰的谈话结束了,姬远峰原来以为爸爸会像高中开学前那样叮嘱自己好好学习呢,但爸爸只字未提认真学习的话,这让姬远峰有点纳闷,可能自己学习一直很自律,爸爸对他的学习很放心的原因吧。

    前一天晚上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第二天早晨姬远峰和哥哥吃了早饭准备步行过河去公路边坐公交车到城里去,然后坐顺风车到泾川县去。姬远峰兴奋不已,但他发现爸爸和妈妈一点也不高兴,爸爸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妈妈更是明显的不高兴。爸爸把姬远峰和哥哥送到了大门外面就不再送了,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而妈妈则跟着姬远峰说再送一段路,姬远峰回头给爸爸说,“爸爸,您回去吧!”爸爸没有吭声,只是摆了摆手,意思姬远峰走就行了。妈妈则跟着姬远峰,不停地叮嘱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米饭吃不习惯到学校了看食堂有没有馒头,没有的话到外面买些吃。”“平常衣服要穿干净点,洗自己的衣服要勤快点,以前都是你姐姐和我替你洗的,洗衣服的时间把洗衣粉放到领口和袖口用手搓搓。”“听说东北很冷,冬天洗衣服的时间打点开水把水掺热洗,别渗着骨头。”“学校发的褥子和被子薄的话再买一床厚一点的。”“不要喝凉水[1],以前在家里夏天喝凉水习惯了等等。”姬远峰心想这些话昨天晚上怎么不说呢,他不停的以“哦”作为回答。

    妈妈一直把姬远峰送到了村口停下了,妈妈这时候不说话了,姬远峰发现妈妈竟然哭了,他以前只见到妈妈和爸爸吵架的时间哭着控诉爸爸的各种不是,姬远峰长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妈妈不是和爸爸吵架哭了。在姬远峰的印象中妈妈更偏爱哥哥,经常鞭子和笤帚“伺候”自己,妈妈好像并不怎么喜欢自己,原来妈妈也喜欢自己,舍不得自己出远门。姬远峰和哥哥往前走了十多米,他回头看妈妈还站在那儿抹眼泪,姬远峰返身走回到了妈妈跟前,“妈,别哭了,回去吧!”姬远峰说道。“你走就行,我看不见了就回去了。”妈妈说道。姬远峰和哥哥继续往前走,姬远峰不停地回头,他看到妈妈一直站在那儿看着他和哥哥,手不停地抹眼泪,直到转过弯,被树遮挡看不见了。

    姬远峰和哥哥搭便车到了泾川县武装部,泾川县的那个学生还没有到,他明天才到。姬远峰看到武装部院子里的两棵树,上面结着像柿子一样的东西,但姬远峰不敢确认,因为自己家附近没有柿子树。姬远峰问武装部的工作人员,确认那的确是柿子树,姬远峰心想自己家离这儿只有七八十公里,却已经有不同的物产了。

    第二天等待的学生也到了,姬远峰一问,竟然是一个系的同学,他觉得以后来回学校同行有伴了。姬远峰和哥哥还有这个同学一起坐长途车去西安,金秋九月,一路上景色漂亮极了,西兰公路边上的泾河在欢快地歌唱,天上的白云在轻快地舞蹈,连路边的树木小草也冲着姬远峰在点头微笑,姬远峰的眼睛甚至没有从车窗外回到车内来过,他一路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色,心情好极了,他的心也早已飞到了自己的大学里。

    车到彬县城郊停下来休息吃饭,路旁有大片的枣树林,这里的枣树真高大,比姬远峰家的枣树高大多了,起码有上百年树龄了吧。农民正在收获枣子,打落的枣子铺满了地面,好客豪爽的农民让过往的旅客随便吃,只要不带走就行。姬远峰也吃了十多颗,这里的枣和自己家的比起来又大又甜,真好吃。

    到校后姬远峰发现自己虽然来自农村,但他的衣着、用品虽然没有城里的同学那么好,但已经差不多了,他的箱子和室友一样是皮箱,被褥是学校统一发放的颜色淡雅的蓝色格子床褥。他和室友吃一样的食堂饭菜了,不会出现室友吃罐头蛋糕而自己吃冰冷的馒头的景象了。而且自己经济宽裕多了,晚上饿了的时间自己会去楼下小卖部买袋方便面和一个火腿肠吃宵夜。而且同学们都很友好,没有了高中一个宿舍农村学生和军工厂学生那样明显的经济差异和泾渭分明的关系鸿沟了,姬远峰在自己的宿舍和班里再也没有压抑的感觉了。

    姬远峰也发现物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另外还有学校给的每个月四十元六角的补助,六角被扣出来当做班费,四十元会发到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姬远峰每个月就有了四百四十元的费用了。伙食费每个月三百元就够了,而且吃得很不错,食堂饭菜很好,比起高中食堂来简直是云壤之别。食堂里也有面食和馒头,他可以换着吃米饭面条水饺和馒头,这很合姬远峰的胃口,每个月姬远峰都有一百多元的剩余,他感觉宽裕多了。有了高中把自己经济搞得那么紧张的教训,姬远峰没有给爸爸说生活费可以少给一点。他也有了一个私心,他想用多余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书了。从小姬远峰就喜欢看课外书,但上中学后老师不让看小说等课外书,姬远峰也怕爸爸知道了说自己不认真学习,而且他也没有钱,所以他几乎没有买过课外书。现在上大学了,课业不会像高中那么重,买了课外书放在学校里爸爸也看不到,他可以有自己的私人藏书了,也可以尽情地读课外书了。

    到校后没几天姬远峰心中的疑团就解开了,自己被调剂到的滨工大的确是和西安交通大学旗鼓相当全国排名前十的好大学。而且姬远峰也大概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调剂到滨工大了,自己报考的第一志愿BJ广播学院由于前几年没有在甘肃招生,没有前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作参考,今年自己省报考那个学校的考生可能太多了,自己的分数不够线。而自己的第二志愿兰州铁道学院可能在第一志愿就录满了,第三第四志愿BJ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确是开玩笑的了,自己幸运地被调剂到了滨工大。姬远峰真是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虽然滨工大和自己的理想BJ大学相比还有差距,但已经足够好了。

    [1]当地方言,生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