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从1980开始
繁体版

第八十一节 鸡肉自由不远了

    听完丁峰对工厂的一些管理制度后,陈水生很认可:

    “挺好,管的严挺好。”

    丁峰给了陈水生一根烟:“陈局,你对一万吨鸡架与鸡爪有没有概念。”

    “一万吨。”

    丁峰没让陈水生动脑子,继续说道:“不说福省,只说咱鹭港,分发到每家每户都有,不,不,按人头发,放开了吃,也能吃十天吧。”

    陈水生:“啊,对。”

    丁峰看着那边卸货的方向:“这是阿美瑞克那边肉联厂包装好的,我安排人专用验过,应该是整鸡清洗,然后机器分割,切了鸡腿、翅膀、鸡胸肉,其余的全在这里了。然后直接冷冻,装箱,挺干净的。”

    “我盘算着,整点鸡爪给大伙加个餐,你猜怎么着?”

    陈水生拿着烟低头笑了。

    他知道情况的。

    丁峰说:“我们开始从阿美瑞克进口玉米了,因为咱们的淀粉也供应不足,与其等着调拨,不如从阿美瑞克买更快。”

    “一个火腿肠车间,我们一个班是二百名生产线工人,一共五个班,原计划是四个,实在是没办法变成五个,三班倒,二十四小时机器不停。这才是生产线的工人,还有包装的,装卸的,负责卫生的,食堂的,门卫,卫生所……。”

    “我们已经连轴转了。”

    “那边鱼丸的、虾球的……,比我们轻松不了多少。”

    “还没说完,我们有十二个生产火腿肠和午餐肉的车间。”

    陈水生低着头轻声的笑着。

    丁峰:“陈局长、老陈。你想吃鸡爪,很抱歉,没有。现在是原料运到就开始清洗,然后立即送进生产线,是一分钟都不能停。谁也别想在这里偷拿一只鸡爪,这是规矩。”

    陈水生笑个不停:“老丁,我是来告诉你,订单增加了。最多一个月半月之后,每个月增加三千吨外销。还有,这只是我刚接的电话,我不保证明天会不会告诉人,每个月再增加几百吨,或是上千吨。”

    丁峰:“老陈,我问你个事。前几天有几个小倭子拿着通行证来参观,我带他们看了,但没让他们进配料间。他们也没要求看,只看了出货单,还有运输记录。还有,我发现小倭子在海边蹲了几个晚上,他们估计留意到了小蛙子来偷偷买货的事。”

    陈水生:“小蛙子买了多少?”

    丁峰:“平均每天晚上十吨左右,各种加起来,还有鱼丸、虾球什么的。”

    陈水生:“就这样吧,我来就是告诉你,可能要增加订单。不过,看你这边也到极限了,只能等新厂了。走了。”

    陈水生原本是想看一看食品厂还有多少生产潜力可挖。

    现在看来,这个厂子已经满负荷在运转了。

    有些事情,陈水生知道的也不多,他只负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小倭子眼下打算出资两千亿倭币,也就是八亿美刀,要购买三个食品厂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一个现成的,两个已经建好厂房,机器从阿美瑞克正准备采购的。

    因为丹妮丝告诉他们,食品厂除了给倭料连锁店供货,手上有每年两亿美刀来自阿美瑞克五国楼的订单,采购火腿肠和午餐肉。

    一句话,就这价,小倭子你爱要不要。

    你们管我们当年投了多少钱,现在这生意兴隆,加个零卖股份很正常。

    而且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们,我们卖掉股份,还会拿这个钱,再盖四个工厂。

    你们,可以再投钱。

    刘晨回避了,他不想参与和小倭子的谈判。

    刘晨去了南农大学。

    这里第一批从高卢国交换回来的新品种鸡已经生产了四十二天。

    “两千零八十克,一千只鸡的取样,平均重量是两千零八十克。”

    听完农大教授的话,刘晨摇了摇头。

    桂明月看向刘晨:“怎么,不满意,四十二天长到四斤重。”

    刘晨:“我怎么感觉能长到八斤。”

    农大的教授说道:“高卢人可能没把他们最新的技术给我们。不过,技术我们有了,已经开始全国范围内寻找各品种的鸡,依旧高卢人给的技术,我们会把这个技术转化成自己的。创造属于我们的技术。”

    桂明月倒是很满足:“四斤,可以了,而且祖本鸡也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数量。我看羊城这边用不了一年时间就可以一只拿着鸡腿,一手拿着肥宅水。话说,一毛四一瓶肥宅快乐水,我挺喜欢。”

    农大的教授黑着脸:“我不喝,这是腐朽的资本世界的苦水。”

    桂明月:“肥宅快乐水公司只占百分之三十,其余的是羊城饮料厂的股份。”

    农大的教授听到这话:“真的?”

    “真的。”

    “那我明天买一瓶尝尝,自从电视上出现广告之后,我小孙子整天就喊着快乐肥宅水。”

    “是肥宅快乐水。”

    “一个样。大头真的是咱羊城饮料厂的。”

    桂明月:“我亲眼看到他们签的合同,这能有假。”

    刘晨在旁说了一句:“其实我喜欢羊城菠萝啤。”

    桂明月:“羊城哄小孩的那个,说是小孩子专用啤酒,就是酸酸甜甜的饮料。”

    刘晨:“加上冰,我特别喜欢。反正,比肥宅水好喝。”

    桂明月:“说鸡。”

    刘晨:“如果一年能生产一百亿只鸡,我估计人人都开心。”

    桂明月:“这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吃不完。”

    “能吃完!”

    农大的教授背着走开了,心说:年产一百亿只鸡,我每天可以吃一只,今天烤一只,明天红烧,后天白斩,大后天……

    想着想着,就笑了。

    那边,桂明月和刘晨还在聊着呢。

    刘晨:“办个饲料厂,年十万吨这个水准的。羊城官投,别让外人插手。如果咱华国研究自有专利,自有品牌的鸡,那咱们的鸡吃的就应该是最适合的饲料。”

    “没问题。”

    刘晨:“不需要讨论一下?”

    桂明月很少见用严肃的语气说道:“成大功者不谋与众。”

    刘晨却是笑着问:“我有一个坏点子,又可以锻炼工厂,又可以发点小财,就是不怎么光彩。要不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