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再临
繁体版

第217章 团结

    七天之后。

    徐玉终于等到了卡尔·弗雷森的主动联系。

    卡尔·弗雷森的脸色非常不好看,他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说道:“徐主任,你的论文我已经通读过了,而且还组建了两个研究所,一个是天文研究所,他们已经按照你所说的方位立刻观测毁灭之星并计算它的运行轨迹;另一个就是返卵研究所。”

    “经过超级计算机的推演,你所提供的胚胎返卵应用技术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返卵研究所正在加紧进行临床试验。”

    “至于……”说到这里,卡尔·弗雷森露出了一副要哭的表情。

    五天前。

    卡尔·弗雷森接到了徐玉的论文之后。

    他一开始就不相信论文的真实性。

    只是怀着姑且一看的心情,阅读徐玉的论文。

    首先看到论文的序言。

    论文的序言根本就没有提及胚胎转卵应用技术。

    论文的序言完全是讲述有一颗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行星,5年之后就会切入地球的轨道和地球来一场天体大对撞,届时不仅人类完蛋了,地球也要完蛋。

    卡尔·弗雷森看到这里嗤笑一声,徐玉也是堕落了,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欺骗自己。

    不过……

    在序言当中徐玉精确的给出了毁灭之星的观察方法,这让卡尔·弗雷森略有一丝忐忑。

    不过就算观察到了,也不一定就会撞上地球,还必须要计算它的运行轨迹,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

    卡尔·弗雷森随口让几个赋闲的老科学家主持毁灭之星的观察。

    随后卡尔·弗雷森仔细阅读,论文的正文部分,论文的正文部分,通篇讲述的便是胚胎转卵应用技术,其中提到了一些关于胎盘的理论,以及生命进化的理论,都让人耳目一新。

    卡尔·弗雷森隐隐觉得这是真的。

    于是卵生研究所成立了。

    第二天。

    两名老科学家回报说根本就没有找到这颗行星。

    没找到!?

    虽然疑惑徐玉为什么会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欺骗自己,但是卡尔·弗雷森也没往心里去。

    第二天晚上。

    卵生研究所传来好消息,经过超级计算机的推演,论文中提及的胚胎转卵技术完全是可能实现的。

    卡尔·弗雷森立刻下令他们抓紧实验,制造出真正的哺乳动物蛋壳。

    当天晚上。

    卡尔·弗雷森没睡好觉,他思来想去总觉得哪里有不妥。

    第三天早上。

    卡尔·弗雷森命令玛丽从大学挑选了两名天文学爱好者,让他们加入了毁灭之星的观察。

    当天晚上。

    一名叫做刘建丛的年轻人,通过临时打印的天文望远镜清晰的找到了毁灭之星。

    这一下卡尔·弗雷森有些坐不住了,他立刻成立了天文观测所。

    经过天文观测所的测算,以及超级计算机的分析。

    观测所的负责人一脸兴奋的告诉卡尔·弗雷森。

    这颗毁灭行星虽然存在,但是却绝不会和地球相撞,它会和地球擦身而过。

    卡尔·弗雷森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又过了两天。

    那名叫做刘建丛的天文学爱好者,被发现在家里自杀。

    这孩子……

    卡尔·弗雷森印象非常好,活泼开朗,健康上进。

    卡尔·弗雷森来到了他的家中,看见墙壁上写满了公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死定了。

    人类死定了,于是干脆自杀。

    见到墙壁上的计算过程,和一具血淋淋的尸体。

    卡尔·弗雷森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手底下都是一帮搞生物科学技术的,让这帮家伙分析DNA还行,你让他们去研究天体物理学,当然没啥用。

    揣测不安的卡尔·弗雷森主动联系了徐玉。

    “徐主任,董云山先生的科研手稿我昨天找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了,至于金属密码球真找不到,那玩意儿我以为没啥用,早扔垃圾桶了,一年多前,就在垃圾熔化炉里化成了灰飞。”

    “NMP!”听到了这句话,徐玉直接爆粗口。

    卡尔·弗雷森的脸色也不好看,早知道那玩意儿那么重要,它才不会扔垃圾桶。

    董云山先生的科研手稿被传送了过来。

    有这个也好过什么都没有。

    看着复杂的公式,徐玉的眉头皱了皱。

    这不像是一个正确的公式。

    纵观历史,所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公式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比如质能转换公式;

    麦克斯韦方程式;

    德布罗意方程组。

    而眼前这个公式实在是太复杂了,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未完成。

    根据董云山先生在科学界的地位,显然这个公式是未完成的,他还在研究推断当中。

    难怪董云山先生不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高等科学院和最高联合政府也不认可,这根本就是一个半成品。

    徐玉看了半晌也仅仅只是一知半解,这还是事先了解了毁灭之星会给地球再来天体灾难的前提之下,做出的判断。

    良久之后。

    徐玉重新振作了起来。

    距离最终的灾难还有5年的时间,集合全世界所有科学家的力量,一定能够推演完善这个公式,并且计算出最终的逃逸时间节点,以及所需要的动能。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徐玉开始联系那些与她相熟的地下避难中心主任,并提出和他们进行涉密通话。

    每一次都是促膝长谈,两名研究主任甚至还会争论不休。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全世界所有的地下避难中心,包括那些被绝望者占领的地下避难中心,全都知道了毁灭之星的来临,最终的末日浩劫,未完成的公式以及董云山先生尚未被完全推断出来的天文现象。

    人类再一次空前的团结。

    随着毁灭之星和最终末日浩劫的传播。

    一些大科研区的重要科研项目也被披露了出来。

    比如说明显用不到的太空植物学,离心状态下的生态研究……

    一个专门研究水泥材料的科研团队下达的任务是增强水泥的导热性,下达的研究要求非常变态。

    这帮研究人员原本以为研究这个东西是为了解决地下熔岩的问题,把地下熔岩的热量导到整个地下避难中心,让其挥发掉……

    此时却明白了他们要解决的是防止太阳直射导致水泥开裂的太空问题。

    遍布全球的科研区再一次组建了起来。

    许多对人类进入太空之后有帮助的科研项目依旧继续研究。

    一些无所事事的科研院所,也开始自发的研究一些对他们逃离有帮助的科研项目。

    比如一家科研院所想要通过火山喷发的力量,把地下避难中心喷出去,因此在研究向地壳板块扔核弹的可行性。

    当然绝大多数的科研院所都在进行董云山先生未完成的研究,数学和天文学几乎是最热门的两个专业,火爆程度一时间直接超过了生物学和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