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咸鱼女配躺赢了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专业的活儿交给专业的人

    切菜,宋娟不是很喜欢,就跟不喜欢洗碗一样。

    毕竟,她是一个喜欢自己捣鼓美食的业余厨师。

    专业厨师,一般都不需要自己切菜,除非是准备开小饭馆的。当然,不管你是啥样的厨师,正常的都是需要练刀工,要切很多菜。

    而对于业余厨师来讲,不管啥时候,都少不了自己切菜。

    宋娟通常能偷懒就偷懒。

    后世的时候,各种的切菜工具,她没少往家里倒腾。

    最终却是把这些工具都给废了。

    就如同样是面条,手擀面的味道就是正,机器做出来的面,就是差点意思。

    真正的美食,还得纯手工。

    这些天,亲妈是感冒康复期,宋娟也就勉为其难,把切菜的活儿接了过来。

    只是,也不知道亲妈咋想的,居然因为她切的快,切的好,竟是把这活儿都派给她了,自己把那下厨的差事抢了去。

    “妈,……”

    “赶紧切菜!”

    不等宋娟把话说出来,李桂兰就打断了她的话,再次喊她切菜。

    “哦!”

    宋娟无奈,只能拿起菜刀,开始切菜。

    “切细点儿,今天鸡蛋炒白菜,白菜切细了好吃。”

    “……”

    宋娟很无语。

    因为这些话,都是她以前跟亲妈讲的。

    这算是风水轮流转么?

    宋娟很郁闷,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切菜。

    结果,等她切完菜,感觉的自己的活儿做完了,准备闪人时,又被李桂兰拦下,让她把菜也给炒了。

    “你炒的好吃!”

    李桂兰说这话的时候,那声音隐约带着点怨气。

    宋娟眨眨眼,感觉这里面有故事啊。

    难道说,自己上午不在的时候,有人在亲妈跟前给自己上眼药了?

    别让我知道是谁!

    不然的话,一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宋娟心里一阵腹诽,却还是得赶紧炒菜。

    等宋来福回来的时候,菜也刚好出锅。

    两合面的馒头,白菜炒鸡蛋,再加上自家腌制的咸菜,还有早上剩下的玉米渣子粥,看着还是很丰盛。

    干了一天活的人,这肚子饿了,是吃嘛嘛香。

    而宋娟在公社的时候,嗑瓜子老半天,肚子倒也不是很饿。

    只是,在亲妈的眼神威慑下,宋娟还是努力吃了半个馒头、一小碗玉米渣子粥。

    若是吃太少,指定要被念叨。

    吃过了午饭,宋来福就说起了今天下地的事情。那些从市里刚分配来的知青,一个个是真很拼,脏活、累活,凡是不需要技术的活儿,他们都争着抢着干。

    “看到这些娃娃,我就想起了以前那些知青刚来的时候。”

    “咋了,你还觉得他们可怜了?”

    李桂兰直接白了宋来福一眼,“你可别忘了,这些人之前跑到公社,差点儿就翻了天!”

    “真要让他们翻了天,咱们家娟儿能得个好?”

    “我可告诉你,别犯糊涂!”

    李桂兰对这后来的知青,可没什么好感。

    你说他们不懂事吧?

    他们也不是不懂事!

    你要说他们懂事吧,他们干的有些事情,又很没脑子。

    若这些人干的事儿牵扯不到宋娟,李桂兰都不带正眼瞧他们的。可是他们脑的事情,差点儿影响到宋娟,李桂兰对他们就没有好感了。

    护犊子!

    宋来福听了李桂兰的话,忙道:“我哪儿是可怜他们?我就是随口一说!”

    “哼!”

    李桂兰一声冷哼,以示不满。

    宋娟没说话。

    自家爹妈之间的纷争,还真轮不到她来多嘴多舌。这两位几十年的夫妻,感情可是深得很。

    “爹,咱们村,今年打算种多少冬小麦啊?”

    “两百来亩吧!”

    宋来福想了下,给出了一个数字,“具体的,我也没数。按照之前的说法,好像是弄了那新式堆肥的地,都要种上!”

    “种这么多啊!”

    李桂兰听到宋来福的话,也是愣了下。

    半坡村的田地并不多,看着一座座山头,但其实适合种麦子的田地数量很有限。

    因为,必须考虑来年干旱的可能。

    也就只有那些附近有水源的田地才会种上冬小麦。

    两百亩,差不多把村里临近水源好地都给种上了。

    “爸,那开春了,咱们村就不种春玉米了吗?”

    “说是不种了!”

    “你不是生产队重组了吗?咱们这个大队,有几个村的好地不多,水也少,就把原本用来种小麦的地留了出来,等开春都种春玉米!”

    “闺女,这不是你们那啥规划里安排的吗?”

    宋来福看向宋娟,“你不会是忘了吧?”

    “爸,我那规划里,没有这个安排!”

    宋娟很无语。

    但这事儿吧,她不能跳出来反对。毕竟,各个生产队的具体生产任务安排,不是她决定的,而是由生产队各自安排,只要大方向没出岔子,那么,就跟她没啥关系。

    “闺女,这,不会出事儿吧?”

    宋来福一听这不是闺女的安排,瞬间不淡定了。

    宋娟想了想,道:“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毕竟,论起种地,八斤叔和大山叔他们都是行家,比我可经验丰富多了!”

    “我就是担心,没种麦子的几个村子的人,会不会有什么意见?会不会闹起来?”

    “哦,这个啊,你放心,没人闹!”

    宋来福听宋娟如此说,稍稍松了口气。

    “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

    “就说咱们村北边的柳木村,全村就一个水库,还是个小水库,这要是风调雨顺的,他们的小麦收成还行。”

    “但只要下雨少点儿,那一个水库里存的那点水,浇不了几亩地,就见底了。”

    “他们村全都种玉米,我觉得挺好!”

    专业的活儿,交给专业的人。

    论实际种地的经验,随便一个老农都比宋娟经验丰富。

    “照着你那规划,等到后来,柳木村会搞养殖,他们那地,主要种些耐寒的庄稼,玉米、地瓜什么的。”

    “对了,闺女,你说的那个牛羊啊,啥时候能来啊?”

    宋来福随口问了一句。

    宋娟遗憾地摊了摊手,道:“这个,是县农业局的领导在协调,具体啥时候能到,我也不知道啊!”

    这个,是真不知道。

    毕竟,她都不知道刘伟忠联系到他老战友没有?

    想来应该是联系上了。

    若是连联系都没有,那么,刘伟忠这冷不丁地找人帮忙,这不是马不知脸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