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经学霸:专家,你听我解释!
繁体版

第46章: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故事【求追读】

    听到张鸿讲的话,

    方才那名女大学生双臂抱着肩膀,翻白眼儿。

    “你讲这些,他们听得懂吗?

    他们要是能想那么远,就不会为了几十块门票钱在这‘高谈阔论’,还认为自己才是人间清醒了!”

    周围也有一些其他的游客都凑过来,竖着耳朵,满眼八卦的瞧热闹呢。

    这边四个学生,年纪都在十八九岁。

    对面人数比他们多一倍,一个个年纪也都比他们大一倍。

    可此刻,几个学生在气势上却毫不输阵!

    话语更是犀利,把对面那些中年人怼得脸色青红交加,十分难看。

    有些游客觉得,这些中年人欺负几个小孩儿,有点不要脸了,而且观点也实在可笑,活该被怼。

    有些游客则觉得,这几个年轻小丫头太不懂尊重长辈,而且想法太天真了,还是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懂得现实的黑暗……

    这时,对面一个瘦长脸的男人哼了一声,强词夺理道:“要我说,这故宫就是养太多的闲人了,才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国家的很多部门也都是吃闲饭的居多,浪费老百姓的钱!”

    张鸿听了对方的话,不由在心里叹气。

    其实我国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整天抱怨国家,抱怨社会,如果他们过得不如别人好,那都是国家的错,是国家亏欠了他们太多。

    在他们眼里,这个社会什么都不公平,别人优秀那都是黑幕,官方的人全部贪污腐败。

    他们总是指责别人没有担当、不作为,他们看不到这世上的积极与光明,他们的世界充满了负能量。

    他们总是指望别人去付出,但是双标的他们从来不会这样去要求自己。

    他们内心充满了欲望,但能力不足,得不到自己渴求的生活,就把这归咎于国家,归咎于社会。

    这类人往往思维固化,没什么见识,还总觉得自己看得可透彻了,整天阴阳怪气。

    一些毫无根据的话,他们凭着自己的臆想都能说得有鼻子有眼。

    就像眼前这群人,他们这个年纪,正好享受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现在却在大言不惭的抱怨和质疑自己的国家,饭还没吃完呢,就砸着自家的锅!

    张鸿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他就针对这些人的言论反驳道:“我承认我们国家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是祖国一直在追赶,一直在努力,我想但凡有点阅历的人,都能感受到我国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变化!

    还有,这世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存在完全清澈无鱼的官方!

    人都是有欲望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坚守底线。

    而有的人则沦为了贪欲的奴隶而已,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情况。

    不过近些年,我国反腐和打黑等工作不是一直如火如荼吗?

    因为各别现象,就否定整个体系真的好吗?

    你们张口就来的一些恶意揣测与中伤,让那些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的人情何以堪?”

    张鸿的一席话,让周围变得鸦雀无声

    鱼幼薇和两个大学生也都直愣愣的看着张鸿。

    此刻的张鸿严肃认真,话语铿锵有力,跟平时比,仿佛是完全变了一个人!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都惊讶的看着张鸿。

    看不出来,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说话还挺有力道的!

    对面那七八个中年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最后,那个瘦长脸的中年男人干巴巴反驳了一句,“哼!你们就是太年轻了,见识太少,太天真……”

    张鸿却盯着那个中年男人,问道:“叔叔,我是年轻,是没见过哪些部门都是养闲人、吃闲饭,不工作就能拿工资的,您说得这么言之凿凿,那你一定是见识过吧?

    能举例说明一下吗?这种人咱们别姑息,是可以举报的。”

    瘦长脸男人顿时一噎!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中也发出了一片闷笑声。

    其实张鸿也知道某些窗口有一些办事难的现象存在,不过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被曝光被处理的蛀虫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不敢顶风作案了。

    特别是这段时间和苏晨部长走来走去的,

    他亲眼很多基层工作人员越来越不敢怠慢百姓了,生怕被录音,被拍视频,被投诉。

    张鸿看着那个男人,又把话题扯回了故宫上,“你说故宫养的闲人太多,那你知道故宫一天的客流量多少吗?

    在限流的情况下,一天还有数万人的游客!

    要保持这么大一座宫殿群的整洁、安全,要维持秩序,你知道需要多少保洁员和安保人员吗?

    还有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对这里面文物的修复等!

    你知道需要多少研究人员和修复师工作者吗?

    就比如这御花园,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些争奇斗艳的奇花异卉。

    你知道是多少园丁辛苦打理与养护的结果吗?

    请问你觉得这故宫里哪个岗位是闲人岗位?

    是可以被剔除掉的?”

    男人说不出话来了。

    最先开始说话的男生也忽然发现,好像没有自己发言的机会了……

    鱼幼薇则是抱着肩膀,抬着下巴,一脸骄傲。

    而张鸿此刻好像是进入了那种说上头的状态了。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把自己勤学文科三年,所学到的东西一口气全部用了出来。

    “你们看不起默默付出的故宫人,那你们可知道,如今世人能看到的故宫里的很多文物,都是怎么保存至今的?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一个发生在抗战时期文物南迁的故事……”

    张鸿将自己在苦读文科三年中无意间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说了出来!

    “抗战时期,樱花国一直对我们故宫里的宝藏垂涎三尺,试图占为己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故宫博物院接到指令,将共计13427箱文物装箱南迁!

    这些文物几乎都是由故宫里的文物专家、老职工,包括当时的领导亲自动手打包的。

    非常严密,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有时候外面还套上个大铁箱。

    故宫人经过反复地空中落地试验、确认无误后,才在箱子外面打上当时政府和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封条,封条上记载着封存的年月。

    就这样,从挑选“南迁品”到如此耗时地包装完成,故宫人共花了近一年时间!

    1933年2月的一天夜里,故宫大门悄悄打开,在夜色的掩护下,这数万箱文物被分成了五批,迁往南京和上海。

    那些故宫人立下了与文物共存亡的誓言,匆匆告别了家人,开始了华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惊心动魄的文物大迁移行动!

    部分文物抵达南京后,故宫人在朝天宫开始筹备南京博物院,可是很快七七事变爆发了,南京城告急。

    1937年年末,这些文物再次被装箱,向西边转移,在故宫人带着文物离开南京的四天后,南京沦陷……”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鸿挺顿了一下深呼吸了一口气,稳了稳情绪,继续说道:“那些被及时迁移出南京的文物,躲过了炮火,躲过了掠夺。

    一路迁移到了长沙岳麓书院的山洞里,可文物刚刚藏好

    日国军队就要轰炸长沙,故宫人又把那些文物装车继续迁移,在他们离开不久,岳麓书院就被敌军炸,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故宫人带着那些文物,一路躲着日国军队的穷追不舍,不断改变迁移路线,他们经历了十多年的逃亡与躲藏!

    在迁移途中,有无数的故宫人壮烈牺牲了!剩下的故宫人没有放弃,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为那些文物寻找着生机!

    1945年8月,日国宣布投降!

    收到消息的故宫人们热泪盈眶!他们带着那些文物,行程上万里路,穿越大半个中国,熬了十几年的光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日国军队的投降仪式就在这故宫的太和殿前举行的!

    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故宫人,终于能够带着那些文物,启程回家了……

    当年被故宫人们带出去的一万多箱、上百万件文物,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创造了人类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

    当张鸿的最后一个字讲完,

    周围安静了片刻。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忽然就有人鼓起掌来了!

    然后掌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啪啪啪啪——!”

    张鸿仿佛被掌声惊醒了,一下子就从那种很上头的慷慨激昂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了。

    他听着这雷鸣般的掌声,还有周围齐聚在他身上的热切视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