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海松原
繁体版

第三十章、龙祥光和玉俊在成疆会面(七)下

    有个男同学时不时的欺负丽蓉,丽蓉受了欺负回家也不敢告诉妈,害怕回家再挨打,在学校被人打完头发蓬乱,回家正在用梳子一点点梳头。

    玉俊抱着孩子在外边碰见丽蓉班上的同学,同学告诉玉俊说:“龙丽蓉今天在学校被人打了!”玉俊问:“是谁打的?”同学说:“是范宝成和张英,他俩合起来欺负龙丽蓉。”玉俊回到家,见丽蓉正在梳头,便说:“走,我领你找他们家去。”丽蓉也不敢吭声,站起来跟着玉俊走出去,来到了男孩家,男孩家长说了说自己孩子,丽蓉跟着玉俊回家了。

    其实,丽蓉在家受气受习惯了,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也不敢反抗,形成了懦弱的性格。小学和初中时老挨父母打,受母亲歧视谩骂的语言不断,在家得不到温暖,丽蓉就不愿意在家呆着,到别人家帮人家干活,在别人家寻求温馨和快乐。

    中学期间武斗正酣,家里的生活拮据没煤烧,丽蓉跟着隔壁家人去捡煤渣,捡柴禾。丽蓉跟着隔壁二姐在车站线路内停留的货车上,铁道两旁捡掉在道边的煤,铁道两旁火车上掉下来的煤块不少,丽蓉捡了一袋子和一篮子,尤其到机务段,司炉通下来的火炭,都是煤渣,捡回家还能烧。铁路的司机是很吃香的工作,铁路流传着一句话:“十个司机九个贼,还有一个不是贼,回家也得拿块煤。”司机拉的啥货基本上都心里有数,货车门上的铅封很好弄开,司机的工资是最高的。

    夏天的烈日烤的人没处躲没处藏,走在柏油马路上,柏油路的沥青都烤化了,一群光着脚丫的男孩子追逐着在太阳地儿跑来跑去,脚底实在烫的不行了,时不时抬起一只脚,缓一下再跑两步再抬起另一只脚,换着两只脚跑到树荫下,玩打仗的游戏,只要是玩再热也不怕。

    还不到月底,家里揭不开锅了,不是没粮食,而是没钱买粮食,龙祥光说:“下午学习,我去到互助会借点钱回来买面。”

    晚上回来时说:“我借了三十块钱,在路上看见一个毛馿车拉着一车瓜,挑了几个瓜,一摸兜钱没了,不知道让谁给偷走了。”玉俊见钱没了说:“没钱怎么买面?”龙祥光说:“钱丢了就丢了吧,小偷也缺钱花,就算救济小偷了。”没钱买面,硬是凑合着上顿土豆,下顿土豆,凑合到发工资。

    终于挨到了开支,玉俊见龙祥光把这个月开的工资拿回来了说:“每个月开的这点工资,如果不计划好花,不等花到月底就没钱了。以后,每个月开工资先买粮食,把白面和玉米面买回来,油买回来,剩下的钱买菜,没钱可以不吃菜,但是,没有粮食就得饿肚子。”

    冬天即将来临,各单位分煤了,煤场就在火场南边的一条铁路线,正车的煤卸在专用线,根据人口数量,每人半吨煤,一毛驴车是半吨,由分煤的人领着赶毛驴车的家属,把装好的煤一家一家的往家送,按道理说,龙祥光家的煤是够烧的。可是,龙祥光见自家的煤都是丽蓉和邻家二姐一起出去捡来的,有时间的多,有时候捡的少。

    没煤烧了龙祥光也不管,他跑车回来就跑出去玩了,别人家男人都操心着登记冬煤,他已经忘了登记冬煤的事了。哪还管你家里有没有啥,为此,惹恼了玉俊,和龙祥光打架。后来,他才学乖了,两天后,到煤场弄了两麻袋煤回家,暂时应急。

    家家百分之五十的包谷面,后来改成百分之七十五,多半都是粗粮,家里男孩多的粮食不够吃,都是粗粮也不够,还要买十几麻袋土豆,蒸土豆吃,百分之七十五的包谷面,只能蒸窝窝头和发糕,毕竟窝窝头和发糕都是粗粮,吃着不好吃,吃进去胃不舒服,反酸水。为了能让发糕好吃点,丽蓉领着弟妹们和邻居走十几公里以外的沙枣林里去打沙枣,沙枣树是在那里住的维族种的,很多维族在那片土地住着,种了很多桑树和沙枣树,每年春天丽蓉带着弟妹们去打桑葚,秋天打沙枣。

    沙枣树抗旱,可以防风沙。沙枣成熟要到十月、十一月份,打回来蒸在发糕里,吃着有点甜味。家家都是75%的玉米面,难以下咽,把沙枣掺在面里,粗粮里带点甜味,还好吃一点。

    丽蓉带着弟妹们走了十多公里地来到沙井子,爬上沙枣树,他们为了多打点沙枣,从家拿了面袋子,打完了沙枣装到面袋子里,几个人边吃边打,打得很起劲。

    丽蓉来到维族家的房后看见坟地边上有几颗沙枣树,长势很好,树上面满满的都是打个的沙枣。只是,看着院墙里的坟墓有点害怕,不敢进去摘,更不敢上到坟墓顶上去摘。这些坟墓都是前面人家的亲人的墓地。

    维族人家的坟墓都埋在自家的后院里,他们说:“我们不像你们汉族把自家的亲人埋得那么远,我们就把自己的亲人埋到自家的后院,想过来看看就过来看。”一个维族老人看丽蓉不敢摘坟墓边上的沙枣,他走过来说:“丫头,这上的沙枣好得很,拿回去。”

    说完站在自家祖坟上面,使劲摇晃着树上的沙枣,拿一根棍子打着树上的沙枣。沙枣落了一地,丽蓉和妹妹们上去快速的捡着,不一会儿就捡了一面袋子,丽蓉高兴的跟维族老大爷直说谢谢。

    “热和曼提!”是维语“谢谢”的意思,维吾尔老大爷高兴的摆着手笑着说:“不用,沙枣拿回去吃了不浪费,放这里没人吃都浪费了。走到家里喝点水吧,休息一下再回家。”丽蓉和弟妹们都进了老大爷家的院子里,老大爷很好客,拿出了烤的囊,杏干、葡萄干给大家吃。丽蓉向老大爷双手合十的鞠了一躬,坐在桌边的凳子上,拿起一块囊给几个弟妹们一人掰了一块,弟妹们拿着囊吃着,丽蓉也拿了一块吃了起来道:“嗯,亚克西。”

    老大爷高兴的说:“多吃点,好走路。”老大爷把弟弟吃着囊掉到地上的馍馍渣扫起来,放在窗台上。维族人是很爱惜粮食的,他们要求家人都是双手捧着囊吃,掉下的囊渣扫起来放到窗台上,让小鸟吃。他们吃完了的西瓜都把西瓜皮扣着放在地上,要是有人来渴或是饿的不行时,还可以拿起来吃。

    所以,凡是来他们的地里捡掉在地里的粮食的人,他们都让随便捡。有的孩子调皮不让别人捡,搞一些恶作剧,朝捡东西的人扔石头,大人们看见了还训斥小孩子们道:“不要胡闹,让人家捡。”孩子们见大人们都不管,让随便捡,便也跑去玩耍不再管了。

    包谷面发糕和窝窝头都吃饭了,有人发明了钢丝面,钢丝面真是不落虚名,买回来时是干干硬硬的,要用锅蒸十五到二十分钟,才能蒸软,浇上点菜,就可以吃了。粗粮毕竟是粗粮,再怎么精工细做也是粗粮,一样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