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海松原
繁体版

第十九章、诊所关门(一)上

    (一)、全国解放了,人们扭着秧歌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打了胜仗,解放全中国,老百姓站在街头拿着彩旗,热烈欢迎归来的队伍,军管制没多长时间,国家对旧的经济结构进行改组,实行公私合营化。私营企业一律取消,相举的中医堂关门了,这天他早早回到家中,春花看相举这么早就回家了,便问道:“咋这么早就回来了,有事儿啊?”

    相举说:“私营企业都要改制啦”中医堂让关门了,春花说:“那关门咱吃啥呀?这可咋整。”一家人坐在屋里泛起愁来。第二天相举来到了市政府,相举见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解答前面那个人的问题,等那人问完后,工作人员问相举:“啥事儿?”

    相举道:“我在人民路开了一间诊所,现在不让干关门了,我们咋生活呀?”那位工作人员说:“那好办,现在中医学院正在招人,不过要通过考试才录用,你可以去试试。”

    相举连忙赶到中医学院,走到大厅一看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中医学院医师及药剂师聘用招考报名处。”相举忙排队领取报名表,等排到跟前,领了报名表,拿回家填写,以前看病开处方都是用毛笔写字,这个报名表要求用钢笔填写,相举专门到商店去买了一杆英雄钢笔,回家郑重其事的填写好。

    第二天交了上去,收到报名表工作人员说:“十九号上午九点整考试,在三楼,上午八点半准时到考场,迟到不候,给你考位号。”相举接过考试号,小心奕奕的装进上衣兜里,回家准备考试的东西,他报考的是中医医师。

    为了迎接考试,相举非常重视,把中医学过的知识又系统的看了一遍,把重要的东西在纸上进行默写,把《皇帝内经》、《濒湖脉学》、《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书里的内容都能熟练掌握。

    考试的日子很快到了,相举一早起床洗漱完毕,把自己前些天新买的钢笔吸足了墨水别在上衣兜里,为了防备万一,他带了三支钢笔,做好了充足准备。吃完早饭相举来到中医学院,上三楼找到了自己的考试号玛,坐下气定神闲的等着发卷的时刻,相举向考场四周看了看,这是个大教室,考试的人还真不少,一人一张桌子,整个教室都坐满了人,但是要的人并不多只要五、六个人,相举心里没底,这么多人只要五、六个,这竞争也太激烈了。叹道:“听天由命,富贵在天。不管了,尽人事,听天命。”这时,从外面走进几个人,手里拿着试卷,其中一人宣布考场纪律,之后分发试卷,考卷到了相举手上,相举看了试卷上的考题认真的答了起来,还没答完,已经有人交卷了,相举不急,考试时间还没有到,给的几个病例还得再斟酌一下,直到交卷的铃声响起,相举才把试卷交上去。

    交完试卷走出考场,有人就说:“完了,完了我那个答错了。”相举回头看了他一眼,下楼出门了。回到家中春花着急的问:“考的咋样呀?”相举说:“没把握,考生太多,只要五、六个。”春花安慰说:“别着急,看看再说,实在不行咱回老家去。”相举说:“回老家日子也不好过,地都没了,再说了我又没种过地,能干啥?这正应了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几天相举呆在家中度日如年,不知做啥好,到外面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干的活,每天早晨吃完了饭就出去找活,可是他除了看病,啥也不会干,一次晚上在家看书肚子饿了,春花正忙着做鞋,让他自己舀点面,拨拉点疙瘩汤吃,结果疙瘩汤做好了,春花一看,九个大疙瘩,煮了半天才熟。

    春花也发起愁来,这要是考不上,该怎么办呢?相举啥活也不会干,一大家子人靠谁养活呢?日子都没法过了。春花想找雅卿帮帮家里的日子,再过几天就揭不开锅了,相举也庆幸当初让雅卿考工程专业是对的,老二树卿也不争气,在这干两天不行,上那干两天又嫌累不去了,老三国卿在沈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刚毕业到长宁市医院去上班不长时间,挣不了几个钱,老四季卿还没毕业这学费都没着落呢,下面还有俩闺女玉丽和玉俊都上高小。

    春花就说:“玉丽和玉俊高小毕业就别念了,迟早要嫁人,念那么多书干啥?还养着个孙子,树卿的头个老婆得祸乱死了,扔下个男孩子一直都是春花养着,比玉俊小两岁,也在上初中。”这哪哪都要用钱。

    这天相举一早出门,没有回来,春花以为他出去转转就回来了,可是到了下午才回来,春花看见他的两只手,好几个口子,还流着血,春花问道:“你那手是咋整的?”相举说:“我去帮着人家杀鱼,刮鱼鳞,一天两块钱。”春花看着她的手流下了眼泪,便说:“明天你别去啦,看你这手,以后咋给人家看病。我出去干活。”

    春花也不想给相举太大压力,她也知道这些天相举瘦了一大圈,很是心疼。看着相举从外面回来低头不语,春花就知道相举在外面不好找活,有的活他干不了,能干的活又找不着。一家人发愁的看着盛上桌子的苞米茬子粥,玉丽说:“我不吃这个”春花呵斥道:“不吃吃啥!过几天连这个也吃不上了!”看相举低着头抹了眼泪,春花忙劝相举道:“别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路到桥头自来直。总会有办法的,总不至于饿死吧?吃饭吧。”春花把饭碗端到相举面前。

    相举接过碗,又放在桌上叹了口气道:“哎!真就走投无路了吗?”第三天雅卿回来背了一袋高粱米说:“这一袋高粱米够家里吃一阵子了。”雅卿看了看爹在炕上躺着,脸色苍白,知道可能是这些天没睡好觉,发愁自己将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