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蜀都开始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紫禁城

    赖云舟选择了左边。

    走几步后就来到了文华殿,这里是明清家具展厅,前年才正式对外开发,六千多件精品中百里挑一的重器。

    赖云舟大开眼界,小到a4纸大小的鱼缸插屏,每件背后都是一段皇家故事,上面都可能留下帝王指纹。

    全部家具不是黄花梨就是紫檀,甚至木插屏鱼缸造景不用沙不摆石,撒得是货真价实的珍珠,气派十足。

    足足三层货架一字排开,隔着巨大玻璃幕墙,桌、椅、条、案、凳、座墩……中式家具应有尽有。来到一面紫檀雕云龙图屏风,八字三屏式。

    屏心以紫檀雕云纹地,雕龙戏珠纹,双勾万字方格锦纹边,每支龙都梳着乾隆时期流行的大背头。紫檀木嵌玉大椅,后背正面是云纹地,嵌青白玉正龙一条,周围点缀火珠及五只蝙蝠……宝座两侧是两张紫檀木雕花纹香几,各拜一只剔红狮子。

    柱子上悬着剔红挂对,上书雨润湘廉苑外青峦秀,风披锦莫阶前红药翻香。

    豆豆把赖云舟带到一个展柜前,介绍道:“这是鹿角椅和两把金漆雕龙纹交椅,三把椅子并排展示,分别是乾隆、雍正和康熙祖孙三代。”

    “鹿角椅路分极高,椅背用整只鹿角制成,上面刻有乾隆御制诗,故宫目前只有四把,其中两把是康熙亲猎之鹿制成。”

    “它们都不是实用器,主要是乾隆为纪念自己的爷爷制作而成。连他自己都说:不敢坐兮恒敬仰。同时提醒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疏忽齐射技艺。”

    “另一把龙纹交椅是康熙最爱,每次去承德避暑山庄时,这把体型硕大的交椅必须带着。每逢接见蒙古王公大臣,这把椅子也绝不缺席。”

    “因为交椅是由胡床演变而来,而胡床改变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所以咱们才说:坐第一把交椅。”赖云舟凑到跟前,仔细观察,扶手上厚实光洁的包浆,甚至一些细微划痕,说明都是皇帝亲手盘过的证明。随便一个拿出去都是几千万的重器,看着眼晕,赶紧离开。

    从文华殿出来后,再往前走穿过乾清门就进入了内廷。

    到达内廷后乾清宫就进入了赖云舟的眼里,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豆豆尽职尽责的干坐着。

    “旁边就是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中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

    最右边是坤宁宫,但因位置原因赖云舟看得不是很真切。

    离开后在往前走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故宫院长李文儒在《说故宫》里谈到:“伟大的建筑来自伟大的规划,伟大的规划源于伟大的文化。”故宫是历史文化的结晶。

    游览参观结束后赖云舟表示不虚此行,不只用眼睛,更是用心体会故宫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中华民族的伟大!

    此行不仅扩展了赖云舟的知识面,更提高了思想深度和民族自豪感。

    让赖云舟迫切想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离开故宫,随便对付两口后,回到钓鱼台。

    赖云舟与豆豆促膝长谈,并且谈成了一个价值10亿的大项目。

    在谈完后,豆豆还以项目资金不够为由,以口舌之力,在谈成一个价值10亿的大项目。

    项目谈成后,赖云舟抱着豆豆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