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蜀都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古城的文化

    大里古城位于滇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里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里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滇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里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里旅游核心区,设有大里古城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

    2019年10月,还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太和城遗址\t,元世祖平云南碑,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t,杜文秀墓\t,弘圣寺塔,佛图寺塔\t,圣源寺观音阁\t,苍山神祠,羊苴咩城遗址\t,杜文秀府\t,感通寺,西云书院\t,龙首关遗址\t,大里天主教堂,大里文庙大成门\t,大里府考棚等等。可见其历史底蕴。

    古城中还常有大量特色小吃,如诺邓火腿,生皮喜洲粑粑,凉鸡米线,饵块,乳扇等等。

    在两位美女的陪同下,我迈步走进了古城,古城里游客很多,基本都是情侣或者一家三口。

    王嘉玲知道中午我没怎么吃饭,于是就带着我在大里古城的复兴路街逛了起来。这里是大理古城主要商业街道。

    而这时一位老婆婆的摊位前,我看见了一样看起来有些像梅子的食物。

    肖露婷注意到我停了下来,顺着我的眼光看去,发现我看着这样食物,就像我解释道:“这是雕梅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据史书记载,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制作工艺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从瓶坛中取出食用,吃起来口感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开胃提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

    我听后就动心了,于是叫到“去小玲子,给爷买点回来。”

    王嘉玲听了撸起袖子就想收拾我,不过鉴于我刚刚才帮了他大忙,还是不情不愿的给我买了点回来。

    口感确实清香、脆甜。

    之后我又买了两个鸡翅包饭填了填肚子。

    王嘉玲见我吃的差不多了,就带我离开了复兴路,来到了另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就比如大里石工艺品,白族蜡染,白族扎染,邓川乳扇,剑川木雕等。

    并且还有体验馆,我们就去了白族扎染馆,体验了一下。

    大里白族扎染是白族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族扎染在民间素有“疙瘩染”之称,即浸染前先将白布按设计好的花纹图样用针线将“花”的部分驩撮绉缝紧,呈“疙瘩”状。经反复浸染后,拆开色泽未渍印的“疙瘩”即成各种花形,成品为蓝底或青底白花。

    进去后会有专门的人教你应该如何进行扎染。

    在教学之后,就是自行扎染,我扎染的作品,用王嘉玲的话说:“狗见了都摇头。”

    反观肖露婷和王嘉玲虽然都是新手,但是扎染出来的还有模有样的。

    在带我参观完后,她们邀请我来到了杨丽瓶大剧院,他是由著名艺术家杨丽瓶来命名的。

    杨丽瓶艺术馆地处大里市双廊镇玉几岛上,玉几岛是三面环洱海的半岛,远处苍山横列如屏,空间环境极为优美。艺术馆一楼是艺术演艺播放厅、品牌服饰店、丛林咖啡茶室,二楼是陈列展览中心,里面摆放杨丽萍表演艺术生涯照片、个人资料及服饰。

    陈列展览中心里的服饰包含许多杨丽瓶演出时穿过的衣帽、舞鞋及首饰,其中,2012年亮相春晚的孔雀羽毛裙也被收藏于此。当时杨丽瓶身穿纯手工制作的孔雀羽毛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惊艳众人。裙子上的羽毛由数十种蓝、绿、灰过渡渐变,再手工缝制而成,整体非常生动自然。

    她们邀请我一起欣赏白剧。

    白剧是流行在云南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它包括吹吹腔和曲艺大本曲发展而来,同时融进部份白族民歌、舞蹈。1949年建国后,吹吹腔与大本曲剧合流为白剧。白剧剧目丰富,大约有400多个。音乐独特,有“三腔九板十八调”声腔体系。传统戏有《火烧磨房》、《杜朝选》等400余个;新编、整理、改编的近百余。《红色三弦》、《望夫云》、《苍山红梅》曾三上BJ演出;《阿盖公主》、《情暖苍山》、《白洁圣妃》、《洱海花》等20多个大小剧目获国家级奖励。

    而她们邀请我看到是《白子情怀》。

    《白子情怀》演绎的早期白族优秀共产党员施介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

    最后施介的伟大付出与壮烈牺牲,为革命贡献了力量;而他对妻子的温情与记挂,展示了白族男儿的无限柔情。忠诚报国之心与忠贞不渝之情,最终塑造出了施介一生所坚持的白子情怀!

    没有话筒、没有音响,最朴实的唱腔、最传统的乐器,正是这样一出独具云南白族特色的戏剧,吸引我的目光,让我深深的沉醉于演出之中。

    看完白剧,我时间也到了10点,我将王嘉玲和肖露婷送回家后我也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