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在一起的最后五天
繁体版

第二天(23)徐先生

    当晓莲睁开双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船的顶蓬,她连忙挣扎着起身,并用双手来回呼啦着,找寻小茹,还好小英还在身边,晓莲努力回想,脑海深处翻滚的是除夕夜出逃时的惊心动魄,她最后的记忆是爬出了封锁的码头就晕死了过去,身上隐隐的痛提醒着她,她真的勇气十足的做到了,她真的越过数不清的倒刺,爬出了金家大院。

    她抬头看向船舱外,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到一对夫妇正在生火做饭。她的记忆里没有如何上船的片段,此时小茹可能感觉到了母亲的不安也嘤嘤的啼哭。正做饭的夫妇,两人交流下女的就起身走向船舱。

    “孩子,醒了!“女的挑开帘子说,“可怜的孩子一身的血印子,造孽啊。”

    晓莲看婶子的打扮应该也是穷苦人家,猜测多半是他们夫妇救了自己。于是就尝试着起身道谢,女子见状就说:“姑娘不要动,让伤口长长。”

    “多谢婶子搭救,晓莲伤好些再报答您们。“晓莲颔首表示感谢。

    “你谢错人了,是徐先生救得你,他雇的我们家的船。我是张婶,外面做饭的是我家男人。你再躺会儿,一会儿做完饭再搀扶你起身。“

    “徐先生?“晓莲心中默念,猜想着徐先生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救下的自己。

    船舱里的光线开始变暗,张婶也来搀扶晓莲去夹板上用饭。晓莲出了船舱正逢夕阳西下,她抬首眯眼迎上夕阳的光辉,这是两年来第一次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晓莲不由的颤抖了下身子,内心的欢悦让她激动不已。晓莲低头亲了亲怀中的小茹,内心对小英说,孩子从此后为娘的就是要饭也要把你拉扯大。

    徐婶见晓莲的表情复杂也没多问,只是回身用手指向船尾,说那个也正在望向她们的男子就是搭救晓莲的徐先生。晓莲闻听连忙回身,她看见船尾站立一位身着长马褂的青衣男子。晓莲没有见过这样的男子,她见过的男子要么是鲍世仁那样的中分油头,眼神涣散,身子偏瘦的人,或是庄子里和徐婶夫妇一样的穷苦装扮的人。这位徐先生中等身材,清瘦,脊背挺的笔直,头发乌黑自然分开,眉毛浓密平直略有眉峰,内双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鼻梁笔挺,嘴唇厚薄适中嘴角微仰,微微提起的下巴的在夕阳的光辉中让脖颈和下巴的弧线分明好看。晓莲不好意思的颔首致谢。徐先生也微微点了点头回礼。

    饭后四人攀谈,晓莲这才了解了那日逃出金家大院的情况。原来晓莲翻出倒刺封锁的码头,还是挣扎的逃了一段距离后昏厥在河岸,徐先生夜晚读书,当他们的船经过晓莲趴伏的地方,听见小茹微弱的哭声,就顺着声音找到了她们母女,于是就搭救上船。晓莲听闻也是再次连连感谢。

    ”晓莲,你是本地人吗?“徐先生问道。

    晓莲微微点头。

    ”姑娘,除夕夜,你这一身的伤,还有这一个吃奶的小娃娃,你这是?“张婶问道。

    晓莲看看大家,抿了抿唇想想还是不知从何谈起。

    徐先生看晓莲为难,就说:“若不方便说,晓莲你就告诉张婶你原本要去的地方,让她们老两口送过我后,再捎带将你也送到想去的地方。“

    晓莲再次看向徐先生,他仍旧面带微笑,那笑容让晓莲感到温暖和信任。但她觉得还说不能多言。徐先生始终面带笑容,,并没像庄子里的人一样,会因为自己的不做答就变了脸色,就种种。徐先生是他的救命恩人,按理应该如实相禀,但晓莲在金家大院的经历,让她又不敢说的太多,她太怕再被带回金家大院。

    “没有可以去的地方。“晓莲说到。

    “没有可去的地方啊?“张婶有点犯难。

    晓莲也看出张婶为难的表情,“我不是坏人。”晓莲思量下认为还是要告诉人家自己的一些情况,否则也很难让人家帮助自己。

    于是晓莲接着说到:“我没卖身给任何人,只是我家人和主家签的契约是过继。我在那里待不下去了,就逃了出来。”

    “你是自由人,没谁可以当你的主家。一张纸不能限制你的自由。“徐先生温和的说。

    张婶也用力的点点头,还说,“咱们要斗争,当家做主人,做自己的主。推翻……推翻……”

    ”推翻剥削阶级,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徐先生笑得更深。

    张婶不好意思得笑着说,“对!推翻剥削阶级,推翻三座大山,咱们就当家做自己的主。“

    “自由?“晓莲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辞,“自由是什么?”她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词语。

    “恩。“徐先生稍作思考就再次对张婶说,“既然这样,您们老两口就把晓莲带到大码头吧。看她能做点什么,给她找个养家糊口的活计。”

    “大码头!”晓莲脱口而出,她心想会不会是郝哥说的那个大码头呢?

    “是的,是咱们这一带货船交易运输的地方呢,你若年前来很热闹呢!“张婶的男人憨实的说到。

    晓莲感激的怀抱小茹连连拜谢,感激她人生中又一个恩主。

    船行驶到大码头,徐先生就和几个与他样貌相似的人离开了,晓莲就和张婶来到了她们生活的大杂院,这里住着和张婶一样的人。都很热情,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们脸上洋溢的光彩是晓莲从前从没感受到的。货郎叔叔也爱笑,也浑身有干劲,但他没有张婶她们这样浑身散发着热彤彤的感觉。晓莲感觉张婶她们应该是很开心的吧,虽然天寒地冻,但却觉得张婶她们周身的热力可以驱走所有的严寒。晓莲感觉自己也好似有了热度。

    张婶问询晓莲都会做什么活计后,就安排她调养好身子去灶台上帮助码头上的人做饭,自此晓莲和女儿小茹就在大码头安顿了下来。

    晓莲辛勤的在大码头做工,努力的融入大伙的生活。天气渐渐变暖,张婶也开始邀着晓莲一起下河洗衣服,张婶还说一直怕晓莲月子里亏了身子,不敢让她碰凉水,现在天气好了,这才开始给她也安排洗衣服的活计。张婶每次和晓莲一起都会说很多她听不太懂的话,虽然几乎完全听不懂,但晓莲爱听,每次听后都感觉和张婶她们一样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尤其爱听张婶谈和徐先生相关的事情,只是自从上次见过徐先生后,一直再没碰到过。听张婶说,徐先生只有采办货物才会来码头的,估计初夏时节徐先生就该来了。

    天气越来越好,晓莲熟悉了大码头的环境,渐渐的也会自己想点活计帮助大家。虽然她不懂大家都在忙什么的,但她知道这是一群真正的好人,有别于以往她脑海里曾经认定的恩主们,也体会到了自由的含义。她会在大家聚集开会的时候端着针线抱着小茹去院门外做活儿,有陌生人接近,就让小茹跑会院子找张婶子。也会在他们夜归时打开灶台煮些热粥。这里的厨房没有金家大院里的吃用物品,但这里的灶台人人都可以使用,都可做饭。晓莲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渐渐爱说话了,也会哼唱着张婶教她的歌曲哄小茹入睡。

    某日,晓莲和大杂院里的婶子大娘小姑娘一起去洗衣服,一群女子叽叽喳喳有说有笑好不快乐。其中一位婶子还感慨晓莲刚来时如何让人看着可怜,如今是越发的好了起来。大家撸起袖子裤腿锤洗衣物,阳光里晓莲的皮肤白的发亮,乌黑的头发长长的垂直腰际。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想起了货郎叔叔讲过的雒河往事,不就是此情此景的样子吗?不不,还是不一样。这里缺少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娃,傻傻的用水去泼湿晓莲的脸颊。她想着不由得轻笑了出来,开心于现在得生活,也笑自己脑海里一瞬间的想象。

    “徐先生!看徐先生来了!“

    随着一个声音,晓莲也抬头找寻。只见由远至近行驶来的船头,徐先生笔挺得身影在暖阳中发着七彩的光芒。依旧是那张始终微笑的面孔,嘴在笑,眼也在笑。而且那微笑的大眼睛似乎正好也在望向晓莲。晓莲的眼神跟随着由远及近的船从船头看到船尾,知道徐先生转过身躯。晓莲感觉自己脸有点热,不由的连忙用手捧起河水给脸颊降温,她刚才看的出神了,心也跳的很快。原来不一定有情窦初开的娃泼水,这景象也这样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