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的宝物猎人
繁体版

第七十章 残酷的消耗战

    这天,汉军列队到新蚁桥畔,两侧弓弩手疯狂地射击,让搭载着黄巾弓手的几艘大船无法靠近桥侧,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汉军的后方推上来几十辆木质车辆。

    站在高台上的徐晃看到后面的大车,不禁大吃一惊,

    “炮车!这是汉军新制的炮车,看来他们要大举攻桥了!”

    “炮?什么炮?”

    道一吓了一跳,定睛看去,原来是投石车来了。

    只见几十辆木质的炮架,约有5米来高,下装木轮滑行到颍水北岸,每辆炮车后方有一个竹篮,前方力一根又长又粗的大木,约有十几米长,尖端用绳子绑牢。

    士兵在后方竹篮安放大石头,然后前方的投石手用力一拉绳索,利用杠杆原力,大如磨盘的石头就可以快速射到对岸的环形堡垒上,打得士兵头破血流。

    不过那时的汉军缺乏准头,也没有太强的较准技术,那大石头恐怕只有十之二三能击中土垒或者士兵的身上,并不能完全破坏土垒。

    但是汉军有炮,黄巾没炮啊,这就是最大的差异,由于汉军准备充分,石头非常多,攻击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后,前方的士兵损失惨重。

    这时汉军传来一阵号角,前面的两百盔甲兵抽刀举盾,开始过桥攻击。

    道一连忙举旗命令迎击。

    不得不说训练有素的汉军确实远远胜过这些组队未久的黄巾战士,待到汉军步兵冲到前方时,刚刚从暴雨一样的石弹中缓过劲来的弓箭兵虽然死伤不多,但没有几个还能保持起初那股锐劲。

    汉军前方这一队军士的盔甲坚硬,盾牌又大,如果距离在20米以上,大部分弓箭没有什么威力,等他们冲到破损的土垒旁边,或者穿过被石弹打破的缺口,或者直接组队攀上并不高耸的土墙,就开始拿起军刀和黄巾主动博击。

    此时前方的黄巾虽多,但主要是弓弩手,并没有坚实的盔甲和战斗意志,往往好几人才能挡住一名汉军。

    何况前方的投石车虽然不再向第一层土垒投弹,却增加了力臂和角度,比之前的攻击距离拉远了好几十米,重重落在第二层环形堡垒之上,压制后方的黄巾支援射击和兵力补充。

    前方的黄巾军看到后面援兵不来,自已又抵挡不过如狼似虎的汉军,那心先是胆怯了,不知有谁发一声喊,不少黄巾兵掉头向后退却。

    好在原来道一修建环堡时就留了一些门户,方便兵力进退,这些士兵向后退了,却也有专门的通道,不至于冲击后方的士兵。

    汉军看到黄巾逃了,爆发出一阵猛烈的喝采,此时前队的汉军不再强进,而是在第一圈环垒四周清除还留在阵地上的黄巾军,并等待随后的两三百名弓箭手进入阵地,将第一圈环垒作为自已的桥头堡。

    还好当时建设环形垒时,道一就计划好第二层垒墙比第一层要高出2米左右,居高临下,向前射击,汉军要守住第一道环垒,必须要付出不少的代价。

    在黄巾军更为密集的射击中,不少坚甲汉军也被射倒了,毕竟距离太近,50米之内,又是居高临下,就算普通的弓箭射不透你,还有脚弩,八石床子弩。

    虽然汉军对射,让黄巾也损伤不少,不过道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段时间,他在颍河南面建筑了大量的工事,主要原因就是用空间来限制汉军的速度,用辅兵建筑的工事来消除黄巾军遇到敌人短兵相接的恐惧感。

    目前,道一部署在一线的都是最近从长社撤退黄巾中收编的的部队,一天100钱,在这时也算得不便宜了,所以收买了几千名有一定经验的黄巾兵来维持这三圈环形堡,没想到第一天就被击破了第一圈。

    第二天,汉军继续进击,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汉军的进攻更为有力,而且在占据了第一圈环垒之后,后方的弓箭手也能提供更为稳健的保护,所以他们很快就攻到了环垒之下,开始依靠简易的人梯或木梯向上攀缓。

    第二环垒防守的黄巾军,步兵的数量更多,不少人勇敢地拿起长矛和大刀,把冲上墙的汉军砍钉下去,但越来越多的汉军悍不畏死地冲了上来,战斗趋向白热化。

    徐晃望着阵前的汉军,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这简直就是拼消耗,用我们四五个人,拼汉军一个人!”

    “不然呢,如果没有这些工事,难道我用10个人换汉军一个人!”

    道一沉稳地说道: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要用这连绵的沟垒耗尽汉兵的锐气,然后一鼓失败之!

    “但是主公,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晃问道。

    “请讲!”

    “目前汉军有洛阳的大力支援,且后续有全国之力,而我们黄巾不过只有半个颍川的力量,而主公只有郾县一地支持,此消彼涨,我们打消耗战不是汉军的对手啊!”

    徐晃诚恳地说道,

    “我们消耗不起,目前只有尽快寻求决战,一战击破皇甫嵩的主力,才能有喘息之机,尽快扩展人马,跳出汉军包围。”

    道一低下了头,悄悄说,

    “你的想法不错,可惜还没有到最好的时机。”

    汉军和黄巾在第二道土垒之前反复争夺,待到将近晚间,黄巾军由于营养不良,夜视能力较弱,俗称夜盲,而汉军调上来一队新的强兵,终于抢下了第二道土垒。

    这时在汉军和道一大营只间,只隔着一处环垒,还有一处较高的土兵,约有三十米左右,是这些天黄巾辅兵辛苦建造的,顶端稍平,约有两三百平方米的样子,驻扎着不少黄巾弓箭手,作为屏障。

    道一特别喜欢这处土丘,命名为“伤心岭”,意指汉军攻到此处会止不住伤心难过。

    到了第三天,汉军精兵又来,三道土垒,一圈围着一圈,越往外走,土垒越大,这第三道土垒,绵延围着桥岸,竟然约有一里多长,每过10米,就有一个圆形土堡,驻扎着黄巾的弓箭手和枪兵,刀盾手。

    为了夺取第三道环垒,皇甫嵩投入了两千多精兵,有刀盾手、弓箭手、长矛兵。

    此外,为了应付黄巾的消耗法,他又增加了一千多俘虏改造的辅兵进入第二道环垒,加强那些被击破的防御工事,以便更好地与黄巾对射。

    但是,当前方的两百多汉军靠近第三重环垒时,突然遭遇到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打击,最锋利的箭矢,就象狂风暴雨般将前面的几十汉军割麦子一样射倒在地,后面的汉军只好稍稍退后,用盾牌护住前方。

    原来这次道一将徐晃的神机营派到了一线,神机营本来是黄巾中最强悍的弓箭手,京城来的兵器匠们又量身定作为他们改良了弓弩,制造了上万根新锐利箭,所以他们一出手,就压倒了汉军的攻势,使形势为之一变。

    皇甫嵩也心痛自已的损失,这都是他亲自挑选的精锐啊,他看看第三道环垒离桥头有点远,就举旗示意,让前方的士兵稍退到环垒对射,然后指派了十余台投石车过桥,他准备让投石车占据对岸的阵地后,向先前一样,把对面的环垒打烂,再让士兵突击。

    望着桥头缓缓行来的投石车,高台上的刘道一发出一阵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