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间的宝物猎人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董卓要来了

    郭嘉和相视一笑,知道这事谈得差不多了,道一起身面向张让站立,拱手说道

    “常侍明了,我太平教之所以以黄巾起兵,实际上尊敬天子,是节制士族的一支力量,如蒙常侍恩准,我愿意投靠天子,听取朝廷命令,上可为天子镇压四方,下可为常侍引为外援,对于常侍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让微微沉吟,郭嘉的话深入他的心里,作为大汉的权臣,他知道黄巾起义看似浩浩荡荡,但是因为缺乏士族的参与,又一味地掠人抢地,为天下豪强不喜,很难占据重要的根据地。

    与黄巾比起来,或许根深蒂固的士族,更将成为他的敌人。

    张让的权势目前虽然看起来权倾朝野,但是有两个致命伤,一来他在地方没有根基,被士族纠集的读书人到处打击,根本没法在地方上占据利益。

    另一方面他太依赖于皇帝了,今上虽然对他宠幸异常,但如果天子有疾,换了个皇帝,说不定马上就会换一批大太监,自已身首异处都有可能。

    所以,如果有机会能结交一个象刘道一这样强力的武力外援,确实是非常有用的,他们能成为自已的刀子,为自已干一下需要武力的事项,还能帮自已打压士族。

    但转念又想,虽然自已想的不错,但这个刘道一自已第一次见,而且目前也被皇甫压着打,他的能力真得值得自已投资吗。

    想到这一层,他的面色又冷了起来,不咸不淡地说道,

    “你们的主意不错,我也是希望能够尽快谈定和平协议,但如今皇甫将军大胜,满朝士族欣喜异常,都要杀尽黄巾,杜绝造反的源头才肯罢兵,此时收留你们反正,还为时过早啊!

    道一见张让的态度忽冷忽热,知道他还在考验自已的实力,却不着急,轻轻说道,

    “既然帮不了我们反正,那是时候未到,但是皇甫将军本来与内官极为不合,如果他再获得大胜,只怕立刻就要对公公不利吧。

    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个将领,把这个功劳让给对内官更为友善的人。

    对啊,张让一想,换个将领也好,这个皇甫嵩确实和内官太不对付了,朝廷让他领军,他还提条件,让我们先解除党禁,放出士族的读书人代表来和常侍抗衡,必然有削弱我们权势的想法。

    如果让他再次获得战功,成为了大将军,我可能就更难制衡他了,不过换了皇甫嵩,应该让谁上比较好呢,他不由自主地小声念叨起来,看看哪个将军比较容易控制,

    “朱俊新败、公孙瓒喜欢杀人、卢植原是党人一伙、董卓...”

    刘道一听到董卓这个名字,心里一喜,董卓是东汉的名将,控制中枢由他开始,但据说他并没有大的将才,对付黄巾的时候也屡有败绩,就连就刘备都看不上他,于是果断推荐,

    “就董卓吧,这人据说是西北边人出身,与士族并无勾结,为人朴实,就算败到这样的将军手里,他也不会趁机扩大自已的势力,与内官为敌,我觉得董卓可用!”

    “好,那就是董卓了,我明天就去上告天子,皇甫嵩劳民伤财,屡战无功,不如换将前往,早破黄巾,还我一个清明的颍川!”

    张让点点头,他也没有明说为什么选择董卓,真实的原因是因为董卓也在他那里花了不少钱。

    董卓出自西疆,穷山僻野,论打点肯定不如刘道一这么给力,但是人家胜在朴实啊,生得浓眉大眼,拜访勤,说话甜,别人可不知道这个看似粗旷的西北大汉多么梗直地往张让家里塞土特产,装孙子,跪着哭着喊着请张让给他一个肥缺,多赚点花销来孝敬常侍。

    就董卓了,不管他是输是赢,董卓懂人际,会办事,自已是内官不方便亲自出手过问军事,到时通过董卓收编刘道一应该会更加方便。

    再说张让做生意也讲究个信用,董卓花了这么多回的钱也该给他个回报了。

    于是双方计较以定,张让想办法用董卓替了皇甫嵩的官位,刘道一想办法通过董卓达成收编,同时也多“收购”一些文物过来。

    这次花了这么多,已经算是VIP客户了,下次如果刘道一再过来,就不必通过封谞引见,直接和管家沟通,只要提前一天都可以安排张让接见。

    双方计较已定,可能是郭嘉觉得这一千多万花得有点冤,提出了一个小要求,希望能够在洛阳带几个工匠回去。

    他说的工匠肯定不是普通工匠,而是兵器匠,此时黄巾大乱,天下震荡,而兵器作坊集中于两京,朝廷规定所有的武器匠人不许出京,以避免被黄巾所趁。

    所以郭嘉想要一道手令,在洛阳收几个工人满足黄巾打造特种兵器的需要。

    这都是小事,目前的将作坊都是军机要地,都是由太监们控制的,所以对张让来说没有难度。

    他下了一道手令,命令镇守军器坊的大太监以前方需要为由,任由郭嘉挑选20名匠人,即刻离京,不得有误。

    收了一千万钱,还有无价之宝的玉杯,总应该有点表示吧。

    作为一个生意人,张让懂,生意只有双赢才能持久,希望下次郭嘉再来能多带几个文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