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霓山修真者
繁体版

第三章 紫竹道人

    进入竹屋,端阳很失望,

    屋内除了一席竹榻,一张小竹台,什么都没有。

    “我印象中,这仙人不都最起码点着檀香,烟雾中,坐于云端,面色晶莹,宽袍大袖,再来个鹤发童颜吗?”端阳心里想着,跟着师兄身边行了礼。

    自己师父面色稍微显黄,骨像清奇,更应该说是轻奇,太瘦了一些。满头乌发,手持的拂尘晶莹雪白。

    记忆中是合拍的,师父中年。

    李端阳心里想着,眼睛四下打量,脸上,眼神中都稍露寻思之色来。

    “端阳,吃了为师的丹药,身体如何?”紫竹道人,语速不变,声音中透出有道之人平和之音。不过咬字之时特意强调了,吃,丹药。这几个字。

    李端阳听出了弦外之音,只得恭敬答道:“徒儿已经无恙了。多谢师父,徒儿不孝,昨日贪嘴,惹师父不快。”

    元阳和立阳在一旁嘁嘁嘁的笑。

    “嗯......道家修为要清情寡欲,不可贪嘴,以后切不可以再偷吃师父的酒和花生米了!”紫竹道人,这次特意加强了酒,花生米,四个字的咬音。

    李端阳想起,昨日,自己本体原主人,确实偷吃他师父的酒和花生米。不过自己终归有些冤枉,没喝到没吃到,如今挨批却是自己,小声嘟囔:“不就点花生米嘛,下次还你就是了......”

    旁边元阳师兄赶紧拿手肘轻捅了他一下。

    “端阳,你在说什么?”紫竹道人道法高深,耳聪目明,早已听见。

    “没说什么,师父,弟子下次不敢了。”李端阳自己听着这话都毫无诚意。

    紫竹道人微微摇头,双眼依然微闭:“元阳,你督促师弟们学业不力,该罚。”

    “是,弟子有过,请师父责罚。”元阳拱手躬身。面色诚恳。

    李端阳一看,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师兄确实真心对待自己,如果为己受过,心下过意不去,赶忙立身恭敬道:“此事乃弟子之过,与师兄确无关系。如要责罚,恳请师父,重重责罚弟子。”

    他这一席话,颇出紫竹道人的意料,这个二徒弟,向来蠢笨贪嘴,这咬文嚼字,自己主动承担责任从未有过。微觉诧异,

    “端阳今日态度不错,为师心中甚慰。既如此,那就好好修习课业,把登云台考评上一个台阶,你自六岁跟我学艺,至今年已届七年,登云台也考了六次,一级都未曾上去。为师......”说到这里,感觉措辞有点困难,用轻了,这个蠢徒弟不懂得用功,用重了,又恐伤他的自尊心。

    “都是弟子的不是,作为大师兄,未能善加督导师弟课业,弟子有责,请师父放心,元阳接下来几个月会与师弟一起全力准备登云台考评。争取今年登上一个云台。”听师父如此说,元阳赶紧答话。说完,又轻捅了下师弟。

    李端阳会意,不就是表决心嘛,这我太会了。我们班主任各种口号都贴满整个教室。自己座位旁边就有一条。想到这里马上顺口就来:“师父放心,再苦再累也要刷,高考桂冠我来摘!”

    紫竹道人初听,这个傻徒弟似乎颇为豪气,但仔细想来,不觉眉头微皱:“端阳,再苦再练也要练,至于登云台考核,不是高考,也不必摘取桂冠,只需能上一个台阶,为师就心满意足了。”

    李端阳一听,自己说顺嘴了,马上恭敬回答:“是师父。”

    三人出来,

    李端阳故意装作头有些疼,摸头道:“大师兄。”

    “师弟。”

    “哎......我这头昏脑涨,一时......请教师兄这登云台......”

    少年道人看李端阳愁眉深锁,知道二师弟,已考评六次,破了云霓山中的记录了。加上今年,是第七次,如仍旧一个台阶也上不了,师父的老脸,恐怕会更加挂不住。

    端阳向来浑浑噩噩,只要师父不责罚,能混就混。实在不行,就挨一顿揍。龇牙咧嘴几天也就过去了。但不知何故,这次竟打得如此严重,似有混沌失忆之症状。

    云阳心中有些忧虑。于是安慰他:“师弟,不必如此,你只要尽力就好,若此次还不能登上云台一级,万一师父责罚,师兄定然为你求情,莫要怕。”

    “请师兄给我讲讲,登云台考评究竟有何难处?”

    元阳师兄从怀中,拿出一本书《意境本纪》。

    “师弟,登云台考评,确实是难了些,第一层,要求是背诵。测的是入门弟子的记忆能力,为后面记忆符文,咒语,各种术法。做预备。你因为一直背不出,《意境本纪》前面三章:章前文,起源论,本纪开篇。”元阳看师弟眉头深锁,知道他不喜背诵,又担心他身体有恙,就抱怨道:“师父也真是的,原本只要花三两银子,就可以直接通过了,上回考评院陈监理愿意通融,只要给三两银子就给你.......”

    “嘻嘻,师父哪有多余的银两。”小师弟在旁边,一语中的。

    少年道人也不禁苦笑。

    “我们师父有这么穷吗?”李端阳一边问,一边拿过大师兄的书,翻看起来。心想,看来一定是很拗口的经文,难念的很。

    一翻之下,前面几页就是介绍了,道法入门起源的一些介绍,第三部分本纪开篇,只是一段简单的道法起始的颂文,一共就几百个字。心里嘀咕:这很难吗?我背下来,不用一个小时。

    他挠挠头,问道:“师兄,你说的就是这两页纸吗?”

    师兄元阳郑重点头,叹道:“哎,师弟,你也不用过于勉强,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今年过后,实在不成,你可以学杂务,想我们大宁国民,都崇尚道法,这六大实务:唱,跳,作,画,捉,算。只要能精通一门,足可以安身立命了。温饱肯定不在话下。”

    “大宁?”这个信息很重要,李端阳敏锐的捕捉到了,他揉一揉太阳穴,摇头道:“实在有劳师兄,烦请给我讲讲我们大齐,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元阳和小师弟对视一眼,默默摇头,心想:看来端阳的脑袋,这次确实被师父打得更糟糕了。

    “嗯,二师兄,你坐,”小师弟也开始心疼李端阳,扶着他在路边石头上坐下,“大师哥,你就给二师兄讲一讲嘛。”

    “好。”大师兄,轻轻跃起,已立于旁边大石之上。一阵山风吹来,抚动打了补丁的道袍下摆。

    李端阳看大师兄,默默认可,他虽穿着补丁道衣,然双眼中星眸闪动,加之身材颇长,举止舒展,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