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生真是不一样啊
繁体版

第50章 回乡一日游

    过了一会,老妇人发现边上有人,抬起头笑着跟两人打招呼:“你们好啊!”。

    窦凡越看越眼熟,他用本地土话问道:“您好,老人家,您怎么称呼啊?”

    老妇人答道:“小伙子,我姓王,叫王婉梅。”

    果然是熟人,难怪窦凡总觉得眼熟。她是窦凡小时候的老师,而且是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窦凡还记得,当年王老师可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窦凡还被她打过手板心。那时候的王老师就有五十多岁,现在应该早就退休啦。

    窦凡连忙热情地上前说道:“王老师,我是您以前的学生,我叫窦凡。没想到今天能碰到您啊。”

    老妇人出了菜地,上下打量了一下窦凡。她歉意地笑道:“不好意思,老了记性不好了。快,进屋里坐!”

    没认出来是很正常的,都说女大十八变,男人从一个蒙龄稚童到成年男子那变化也是很大的。况且一个小学教师,干了一辈子老师,那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没事,没事!”窦凡两人随王老师走进屋子。

    屋内虽不大,而且有点简陋,但布置地很精致。两人在沙发坐下,王老师端了两杯水给他们,他们赶紧起身接住。

    王老师笑着问道:“在外面读书,回母校看看?”

    窦凡回答道:“嗯,现在读大学。”

    “读大学,好啊!有出息啊,哪个学校?”

    “我在水木大学读书,这是我女朋友,她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

    “王老师,您好!”余丽丽也乖巧地叫了声。

    “好、好,都是高材生啊!水木可是华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窦凡,三字经里面的窦燕山那个窦,平凡的凡。”

    “窦凡、窦凡,哦,我记起来了。前两年我们这里出了个高考状元,据说小时候就是在这里读书读出去的。那就是你吧,小伙子不错啊!”

    “多谢您小时候的教导,我才有的今天!您现在退休了吧?”

    “是的,退了,我和老伴都退休了。我老伴刚出去了,他也是你们以前的老师叫许郁,不知道你还记得不?”

    “许老师,记得、记得。他是我们隔壁班的班主任,还教过我们数学和自然。”

    “是的,他还比我大两岁,现在都退休好几年了。小孩也成家了,他们住在城里,我们住不惯,就回来了。我们没事的时候就种种菜,有时候也代代课!”

    ……

    窦凡二人与王老师聊了一会,然后向她告辞。随后他们去了后面的初中,初中的主体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教学楼南边是一个大草坪,当然也是操场。教学楼的东边是一个小篮球场,水泥地面的,窦凡初三的时候就是经常在这里打篮球。篮球场再往东是一排平房,那是老师们的家。

    乡下的学校就是这样,没有门卫,也不是封闭式的。它西边和北边还都是农田,周围也没有围墙。此时是暑假,楼里一个人也没有。窦凡二人信步走进楼里,来到三楼的走廊。窦凡看着教室里略显陈旧的桌椅,不禁感慨万分。就是在这里,窦凡渡过了他重生最开始的日子。只是短短几年没来,在记忆中仿佛过了好久。

    中午两人就在乡里的小饭店里吃了个午饭,下午窦凡决定带余丽丽去四石山玩。那是小时候窦凡他们心中最好玩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双江乡的“旅游景区”。

    四石山位于双江乡的北边,地理位置很特殊。它的东边是罗江,西边是湘江,两江在此地交汇后注入洞庭湖。四石山就像一个巨人一样,分开两江、挡住一湖。此地是周围几十里地方的最高点,有山有水有湖,风景秀丽。

    这片热土形胜天下,人杰地灵,在华国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和典故,与罗江有关的就有这么一个名人。据说历史上的两千多年前,此地有一大国,国中昏君在位,佞臣当道。国中有一大臣屡屡进谏,昏君不仅没有纳谏反而将他贬谪到此。

    当时的罗江属于古云梦泽,属于边远蛮夷之地。他来之后教化民众,心里常怀爱国之情,留下不少诗篇。后来他听闻国都被敌国攻破,他就自沉于罗江,只留下悲壮的情怀和华美的诗文供后世缅怀。

    窦凡二人来到四石山下,往上望去。四石山并不是很高,大概相对高度不到一百米吧。它由三座山峰构成,中间的山峰略高两边的山峰矮些,远远地看去就像一个“山”字。余丽丽感觉有点奇怪,这明明只有三座山峰啊,而且都不大。就算三块大石头嘛,哪来四石?

    窦凡解释道:“四石山确实只有三座山峰,而且都不高,可以说就是三块大石头。它的第四块石头与它们相比就更小了,但它是最有名的。”

    “它在哪呢?”

    “别着急啊,我带你过去!”

    窦凡和余丽丽转过山头,来到山峰东北边的山脚下。这里还有一块石头,它只有两米多高。远远地看去,就像一个人站在湖边,人称“望夫石”。它就是那块有故事的石头,也是它与三座山峰合称“四石”山。

    窦凡两人来到“望夫石”的边上,只见这个石头下面大一些,上面还有一个较小的圆形石头。它们连成一体,仿佛一个人一样,它们不是人工雕砌的,而是自然风化的。石头整体前倾,面向洞庭湖,就像一个人在眺望远处的湖面一样。

    窦凡说:“关于这块石头,还有一个很凄美的故事。丽丽你想不想听?”

    “想听、想听,凡哥你快说!”

    两人就挨着石头坐下,窦凡悠悠地讲起了关于它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四石山还不叫“四石山”,在它的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那户人家靠打鱼为生,丈夫经常去洞庭湖打鱼,而妻子就在岸边开辟一块土地,种些瓜果蔬菜。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美满,两人也很恩爱。

    某天丈夫像往常一样去湖里打鱼,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了。那天在丈夫下湖不久,天气就变得很差。湖面上阴风怒号,波涛翻滚,妻子很是担心但没有办法只能祈祷。待天气好转,妻子就来到湖边等候,但她一直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

    妻子不相信丈夫就这样没了,她发誓一定要等回丈夫。一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丈夫还是没回来。但她不甘心,一直等候在湖边,希望丈夫能回来。最后妻子化成了一块石头等候丈夫的归来,这就是看到的“望夫石”。

    余丽丽听到这里,都快泣不成声了。窦凡连忙把她拥进怀里,轻声地安慰。窦凡经常在网上逛,知道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而且版本繁多。但它都表达了老百姓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平安、踏实地过小日子。

    怀中的余丽丽终于停止了悲声,她抬起头问窦凡:“凡哥,你不会某天也突然不见了吧?”

    窦凡安慰她道:“傻丫头,这是故事,是传说而已。而且我又怎么会突然不见了?”

    余丽丽又说道:“要是你哪天也不见了,我也会像她一样化成一块石头等你。”

    “别说傻话了,人怎么会化成石头了。况且我是不会突然不见了的。”

    “那你答应我,不会突然不见了,我们拉钩,一千年不许变!”

    “好的,拉钩,一千年不许变!”

    ……

    夏日里,两人坐在湖边,吹着风,说着悄悄话。夕阳西下,远处的摩托车在夕阳的映照下,长长的影子落在两人依偎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