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汉
繁体版

第十九章 曹营

    王伦躬身告别徐庶,即是回到楼船上,耳边依旧回荡着其人嘱托之言。

    江面笼罩的火把光照下,充斥战鼓声音。

    他之心情,却无冷却。

    孙刘联军与曹军的江上混战,不因他的到来,出现改变。而这一次,他也将如约成为历史之参与者与见证者!

    借一些不用即失的“先见”,转换为破曹之利!

    而这大好的汉家江山,正该由之一道书也!

    “都伯,该吾等跟上行进了!”

    廖淳浑厚的嗓音在耳畔响起,王伦回头,目视面前充满着期待、紧张的一张张脸,复眯眼望向远方依次驶离的船只,朗声道:“开船跟上!”

    “诺!”

    随大队于江面走了有十数里水路,因夜间行驶,各战船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王单等人,望见前方那道高大挺拔的操船身影上,俱显安宁。

    “都伯,今日出战,吾等……吾等可能胜之?”

    开口的是章为,此人带着很强烈的蜀地口音,早年随家人逃出益州,而来襄阳避难,也是这两年加入刘备军中。别看章为长得五大三粗,但性格上,极为胆小。

    王伦没有回头,他主动操纵楼船,视线一直放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且能安定心神的声音,从楼船前侧传来。

    “二三子,勿忧之!今敌军看似数倍于吾军,然之不习水战,吾方占有优势,必能胜之!

    还有,汝等看到前面那只战船乎?

    关将军即于前也!

    有关将军统率,不战则已,战必胜之!”

    于关羽大名,刘备帐下之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建安五年,关羽不幸被曹操所擒,为之厚礼相待,后关羽阵斩颜良,得封汉寿亭侯。于文武双全的美髯公关羽,曹操喜爱不已,即于关羽离开时,也万分不舍。后世衍生出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典故。

    今次荆州之危,若无关羽率水师,及时来救,刘备及后续之残部,亦难顺利登岸夏口。

    历史上,直等到整整十年后,关羽襄樊一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得知前方战船,乃是大将关羽所乘后,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于樊口新训的刘备水师,急驶向樊口,远在江陵,曹军大营内,亦是灯火通明。

    这次曹操来取荆州,可谓是信心十足,精锐全出。

    除夏侯惇留守许都之地,大将如曹仁、曹纯、张辽,乐进、李典、朱灵、许褚等人,悉数相随。心腹谋士,如程昱、贾诩,亦有同行。

    于这次攻取荆州,便是于后方的荀彧,亦有道言: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在前期所夺中,曹操也几乎没有花费太大力气,便有刘琮举荆州投降。刘备反应不及,曹操知之后,更是喜悦不已,亲率五千于后追击,并大笑嘲弄之:刘备小儿,何以逃脱操之手乎?

    双方遭遇,刘备携十万军民,果然大败,狼狈而逃,即是其之妻女,也差点被俘!

    但见荆州如此轻易得取,外加大败袁绍,一统北方大地的踌躇满志,外有投效的荆州州府官吏,如蔡瑁、张允之辈的阿谀奉承,于六月时,刚废三公,而任丞相的曹操,难免有些膨胀。

    其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后,以乐进屯襄阳,徐晃屯樊,满宠屯当阳……

    另则,以大将赵俨,为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昭、冯楷七军,此间主力,从陆路缓慢而下,占领其他郡县,另从后方运输粮草,整顿兵士。

    曹操本人,则携部分精锐之部,于刘琮降之后,得取的大部荆州水师,而到江陵。

    十几日来,除了操练水军,曹操将大部注意力,都放在夏口、樊口的刘备身上。向乌林之所的探寻,也是其人接受幕僚建议,准备兴兵于此,顺水败之。

    今随着军中北方兵士水土不服,瘟疫爆发,曹军内部有些恐慌之际,加上前番战事的顺利,曹操于一举鲸吞江东的雄心下,知晓不能拖延。

    是故,其不打算等江东回信,亦未有等待赵俨所领的陆路人马,得取江夏要地,共同进军。而是决心以水师先行,破了刘备,拿取水路重地,再言其他!

    深夜里的中军帐内,能听到蔡瑁高谈阔论,以迎合曹操之念,而言接下来的战事。

    营帐之内,一些曹军幕僚将领,多是面露不屑,但未言语打断。

    高居上首的曹操,身材虽然矮小,但以一双细长的眼睛微眯,抚摸长须,气度不减,颔首中,带着几分沉思。

    蔡瑁乃名门之后,这次使荆州投之,立下了汗马功劳。短短十几日内,即为曹操多次提拔,现下为长水校尉,督原荆州水师。

    从关系上讲,曹操和蔡瑁也是故交。是以这些年来,便是刘表生前,蔡瑁也多次劝之归附。刘表心知肚明,才有托付刘备荆州事,而刘备不忍趁人之危,再三推却。

    “丞相明鉴之,今刘备势弱,便是有关羽小部,然于江东未动,吾军准备妥当,正是取其之机,断不可再做拖延。

    此外,孙仲谋虽未有确切消息传回,只要丞相能破刘备残余之部,江东众人见之,退无可退,必降也!”

    蔡瑁身长七尺八寸,形貌算是雄伟。他言辞恳切,也是见军中疾疫爆发,希望曹操能趁着水师战力,而以进度。

    即以北方得入曹操之手,明眼人皆能看到天下大势所趋,蔡瑁虽已年迈,但志气不减,遂不在乎脸面,而做投效。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何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但以刘备和孙权,正式结盟消息,处于保密之间,以周瑜、诸葛亮之计,暂做迷惑,是故江东虽有调兵,但于很多人看去,不若防备之意。

    “德珪所言极也!

    前方斥候所探,以水师之行,取乌林为前线之首要,兵做云集,不可拖之!

    刘备于夏口不过万众,即于水师安于乌林,可做先取!”

    曹操目光扫视众人,沉声道之。

    帐内,处于前列之处,一名文士,年有六旬,貌伟而庄,眉宇间有霸气,其面上古井无波,只是在看向对侧的蔡瑁时,双目下意识眯了眯。

    若有熟悉者,自晓有计生。

    其前番有劝曹公言: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可惜啊,明公并未听之!

    今战,以短攻敌之长,可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