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何故卖国
繁体版

第54章 风波起

    正阳街。

    苏府。

    苏文拿着一方锦帕,脸上带着笑容。

    他的眼里尽是温柔,仿佛就像是看着心爱之人一般。

    “咳咳……”

    忽然,他猛烈的咳嗽起来。

    一旁的侍女为他端来参茶,喝了之后才缓和了一些。

    “主人,刚刚收到消息,王全似乎买通了七皇子的宫女,将欣儿和厨娘全都虏劫出宫了。”

    侍女轻拍着苏文的后背,脸上满是担忧。

    她担心的不是欣儿和阿古娜,而是苏文的身体,为了用最好的状态参加李明远的宴会他吃了一些强行让身体恢复健康的药物。

    现在药效过去了,他的脸上苍白无比,佝偻着背如同八旬老人一般。

    苏文顺了顺气,小声道:“嗯,知道了,吩咐下去,不到最后不要出手。”

    “是,主人。”

    侍女应声退下。

    脸色红润一些的苏文,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已是日落黄昏,今晚注定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人有逆鳞触之必死。

    李明远身边最亲近的人只剩下欣儿,王全掳走欣儿分明就是在作死,只是不知道李明远会如何应对。

    将锦帕收入怀中,苏文捧起参茶暖手,嘴角上扬一脸期待地神情。

    “你们听说了吗?钱大学士又写文讽刺七皇子了!”

    “对,我也听说了,好像是七皇子借康复宴为名大肆敛财!”

    “何止这些,我听我家小舅子的表姐的姨丈说,满香楼的花魁都去了,酒池肉林好不快活,说的我很是心动……”

    京城内,各大酒楼的食客议论纷纷,李明远的光荣事迹成了众人的谈资。

    以钱大学士为首的诸多文人,对李明远的此番举动异常愤慨,对其口诛笔伐抨击的一无是处。

    国子监的学生以及翰林院的学士联名上书,声讨七皇子聚众敛财,以酒池肉林荼毒朝中大臣。

    御书房内。

    武宣帝看着手里的联名状书一阵头大。

    今日之事,即便他想帮李明远压着也是压不住的,你说你偷偷地敛财就行了,非得整这么大的动静。

    还广发康复宴的请帖,你就不能要点脸?

    怎么说也是快要成太子的人了,争点气好不好?

    “忆往昔,高宗太祖开疆辟土,此经多年国泰民安。”

    “先帝武昭,开拓运河福泽北方,兢兢业业方为人称颂。”

    “武宣二十年,天子厚德,然太子无德,贪淫好乐,酒池肉林,其身不正,邀百官同乐荼毒身心,此乃动摇武朝根本之恶行……”

    这是以钱大学士为首的一众文人,对李明远的沉痛抨击。

    武朝开国两百余年历经十代皇帝,每一位皇帝都有为人称颂的功绩,哪怕是无功无过的第十一代皇帝武宣帝,在维稳这一块也是功绩卓越。

    可如今出了李明远这样一位太子,哪怕无才也无所谓,偏偏这么能折腾让人很不舒服,他有哪一点比得上五皇子或三公主。

    “这都写的什么……”

    猛地一拍桌子,武宣帝气不打一处来。

    单单只是开篇,便已将李明远说的一无是处,之后的例举更是没眼看,若不是钱大学士写出来,武宣帝这个做爹的甚至没想过自己的儿子居然做了那么多傻事。

    尽管他知道李明远不干正事,可武宣帝也不可能一件件都记着啊!

    “陛下,刘丞相求见。”

    贴身服侍武宣帝的太监总管走了进来。

    闻言,武宣帝长叹了一口气,今日的事恐怕必须得有个结果。

    武宣帝揉着眉心,有气无力道:“宣吧!”

    太监总管应声退下,去御书房外领刘丞相进来。

    其实,此次前来的人何止刘丞相,相对正直的官员都来了,刘丞相不过是他们选举的代表。

    等刘丞相到来的间隙,武宣帝拿起户部尚书送来的折子,上面写着的正是勘探矿藏的事,户部尚书对刘逸那是不吝言辞的赞赏。

    “明远,你到底是聪明呢?还是傻?”

    武宣帝搞不懂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行事天马行空很难琢磨。

    可仔细想想,这些年来自己对他不管不问,如今被五皇子和三公主推选为太子,他想趁此机会发展势力也能理解。

    想着想着,武宣帝竟是感觉有些愧疚。

    “臣刘彰,参见皇上!”

    刘彰的到来,让武宣帝收起了愧疚。

    正了正神色,武宣帝问道:“刘爱卿这般匆忙,所为何事啊?”

    “回陛下,臣是为了太子殿下的事而来。”

    刘彰很清楚,这事很让人头疼,但没办法回避。

    若只是百官有些怨言也就罢了,在钱大学士的推波助澜之下,如今李明远大肆敛财且带着朝廷官员共享酒池肉林的事,已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处理不好的话,可就不止是七皇子的事了,还会给人可乘之机。

    一旦想要武朝大乱的人趁此机会乱来,武朝恐怕会很动荡,所以朝廷必须有明确的态度。

    “但说无妨。”

    武宣帝知道此事拖不得,也做好了准备。

    眼下李明远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条则是被废,而这个结果恐怕不是五皇子和三公主想看到的。

    “陛下,太子殿下此次宴请百官惹得怨声载道,若是放任不管于武朝危害极大,臣以为当进行监国八考来考核殿下。”

    刘彰经历了上次李明远遇刺的事情,在如何处理李明远相关事情上,明显已经偏向保护李明远。

    监国八考,乃是对皇子的考验,唯有通过才能成为太子。

    放眼武朝,至今还未实行过,李明远若是被考验,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武宣帝眉头一皱,笑道:“恐怕你们早就准备多时了吧!只不过是恰好碰到今日的事,才顺势而为提了出来。”

    “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太子殿下不被猜忌,否则……”

    刘彰并未把话说全,因为他也不确定李明远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造成现在的局面,对李明远而言已没有退路,监国八考可不容易过,哪怕他已经有所准备,但做的太明显难以服众。

    “好了好了,就这么办吧!朕也想看看,这个好儿子是真聪明还是傻的可爱。”武宣帝倒也不是在乎李明远能否通过考验。

    若是不能通过考验,那德妃的事就永不再提了。

    若是能通过考验,他反而会有所期待,期待着水落石出。

    十年前的那场混乱,到底是谁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