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为有点强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酒、玉石、词

    “王老太爷!这是在下的一点小意思,请笑纳!”这时蔡左也拿出一个方盒子递给王承海。

    王承海打开一看,是个砚台。

    “这是在下年少时偶然所得一块异石,此石形状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比较发墨,便做成了一块砚台!想来跟了我也有数十载,忆往昔峥嵘岁月,已无少年时啊!”蔡左感慨道。

    “这这!如此贵重之物,老朽可收不得啊!”王承海急忙收起塞了回去。

    “欸!别人的礼您老人家都收了,在下的礼您却不收,这是何意?在下一介文官,也无什么奇珍异宝,只有区区几件文房四宝,老太爷要是不收,就是折了在下的面子!”蔡左忽然行峻言厉,严肃了起来。

    “王老哥!这可是二位大人的一番心意!快快收下吧!”白傅易见状,赶忙打了个圆场。

    “既然如此!那我便收下了。来来!老朽先敬各位一杯!”王承海站起身子,分别为几人斟酒。

    “俞大人!这块美玉我看没那么简单吧,你可去拾宝斋寻个价?”白傅易又问起石头的事。

    “不瞒公公!未曾去过,这东西在俞某眼中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只是第一眼见它甚是独特,并不会在意它价值多少,俞某觉得,一件东西的本身的价值高低,不是它有多珍贵、多稀有,而是所有者用什么样的心对待它!即使是一根普通的木头,也有它独特的价值所在!况且,钱财乃身外之物,俞某身为父母官,百姓过的开心与否才是我最在乎的!”

    “好好!说的好啊!”俞哲圣说的慷慨激昂,其他几人纷纷鼓起掌来。

    “哎呀!俞大人有此觉悟真是百姓之福,南斗之福啊!来来!咱们敬俞大人一杯!”白傅易忍不住流出敬佩之情。

    “不过...”俞哲圣突然说道。

    “哦?不过什么?”白傅易好奇道。

    “一日,在下特地拜访李道长...”

    俞哲圣正要接着说,王承海突然打断道:“李道长?莫非是青鸾山的...”

    “正是,王老太爷您应该也听过此人吧!”俞哲圣问道。

    “听过...听过...”一提到此人,往事便涌上王承海心头。

    “当日为了些私事前去拜访李道长,事后,在下随手把这块玉石递给道长,寻摸着道长乃是世外高人,见多识广,看看这石头可有什么名字!道长刚接过玉石,忽然,一道金光从玉石射出,我躲闪不及,双目被照的白茫茫一片,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俞哲圣说的绘声绘色,其他几人听的出神。

    “哦!!当真!可为何你我几人并未见到有何金光啊!”白傅易盯着玉石,奇怪道。

    “是啊!老朽也未见到啊,到底是为何啊俞大人!”连王承海都极为好奇。

    俞哲圣却自顾端起酒壶,为自己倒了一杯酒,打趣道:“各位想知道原因?待我喝完这杯酒!”

    “欸~俞大人莫要扫兴,说完再喝嘛!”白傅易被他撩的瞬间火急火燎,赶忙阻止他。

    “哈哈!好好,先不喝,白公公您莫要急嘛!待我复明后,我急忙询问道长!”

    “道...道长!刚才...刚才发生了何事,这石头怎么忽然金光闪现?”俞哲圣急忙问道。

    那人低头不语。

    俞哲圣见他不说话,又小声问了句:“道长?”

    “此物并非凡品,不知大人从何处寻得?”

    “这是前些日子在下在渡口浅滩上偶得!道长为何这么说,这石头到底是何物?”

    那人点了点头,回道:“如此!大人请看,此石中间蕴有一个“一”字,便寓意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大道之法,此乃仙人之物,不知为何会落入凡间,此物如若凡人所有,也只是普通的一块石头,但是如遇有道法之人,则会...”那人说了一半却又欲言又止。

    “会什么?道长?”见他没往下说,俞哲圣问道。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大人放心,此物并非什么邪物,只管收好!”

    “既然如此...那便赠予道长吧!反正留在下身边也丝毫无用!”

    “哦不不不!大人误会贫道的意思了,方才那道金光,贫道也被其所照的有如盲目,此物甚妙,贫道法力低微,根本无法破解其中之奥秘!大人还是将他收好,他日赠与有缘人吧!”

    “原来如此!可大人怎就知道老朽便是那有缘人啊!连李道长都无法破解其中奥秘,老朽一介凡夫俗子怎会参透呢?”王承海感到有些奇怪。

    “诶~王老太爷不必谦虚,这南斗上上下下都知道您一心专心求道,您的道缘定是比在下的深啊,与其放在我手中,还是不赠给您,是否是道长所说的有缘人,您试了便知。”

    “呵呵!大人有心了,只是老朽怕...”王承海眉头紧蹙,有没有道缘他心里最清楚,如果真有道缘早就入了玄门了,可惜太叔望给他的经书虽是强身健体一些基本法门,但整整十年还未参悟,更别提真正的无上真法了。

    “俞大人!何不将此物交予白公公,由陛下交予玄门的仙长,他们必定知此石的来历,如若真是玄门的宝物,便可物归原主啊!公公意下如何?”王承海忽然反应过来,回神道。

    “不必不必!既然俞大人赠予王老哥的寿礼,杂家怎敢夺其所好呢?”

    “怎是夺其所好呢?放在老朽这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啊!”

    白傅易哈哈一笑,继续推脱,回道:“好啦好啦!这样吧老哥!东西先放你这,这事杂家会回去禀告圣上,到时候仙人想探个明白,杂家自然会告知老哥!你看,如此可好?”

    王承海一听这话,当真又来了精神,顿时眉飞色舞,如果能再次见到玄门的仙长,又可再次讨教一番,到时要是能求些灵丹妙药那岂不是妙哉!

    “甚好甚好!那就依了公公!来来!各位,把酒满上,老朽再敬各位一杯!”

    堂前几人再次把酒言欢,堂下陆陆续续依然有人上前为王承海贺寿。

    眼见上前的人不多了,邓翠莲连忙推了推姜和,凑到他耳边说道:“姜儿!还不快去,再晚酒席都要散了!”

    姜和握紧手中的包裹,咬了咬牙关,回道:“知...知道了娘!”

    他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把心一横,头也不回直直走了过去。

    叶修见他全身哆嗦哆嗦,双腿还在颤抖,有些好笑,没想到他会如此紧张,只是上去说几句贺词罢了,他连连摇头,为自己倒了一杯酒,等着看场好戏。

    “学礼府姜...姜和!见过王老太爷和各位大人!”姜和走到主桌前,紧张的连话差点都说不顺,颤颤巍巍的小声道,那声音声若蚊蝇,在偌大的堂内恐怕只有他自己听的到。

    “哦!是姜和啊!”蔡左见到他站在桌前,笑道,其他几人纷纷转头望向姜和。

    “这位是?”王承海上下了打量一番,只见此人温文尔雅,似也是个读书人。

    “呵呵!王老太爷,这位年初刚入职学礼府的学士,姓姜名和!也是在下的学生!”蔡左捋了捋胡须,解释道,神情中满是自豪。

    “哦?即也是学礼府之人,怎方才并未与其他同僚一同上前啊?”

    “回...回老太爷!因有紧急的公务要处理所以来晚了些,并未与同僚同坐一桌。”姜和解释道,手心也被汗水浸湿,情不自禁握紧了手中的包裹。

    “原来如此!这位公子年纪轻轻便入了学礼府,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不愧是蔡大人的弟子!”

    “王老太爷过誉了!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请老太爷笑纳!”姜和将手中的包裹递给了他,王承海接过后缓缓打开,是一幅字画。

    只见上有“寿元无量”四字。

    “嗯嗯!好字好字!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结构、布局、留白等方面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相映生辉。寥寥数字笔走游龙,凤翥鸾回,颇有些文人大家的味道。”王承海忍不住夸赞道。

    “哈哈哈!我这学生,书法不在我之下,诗词更是绝妙!姜和!”

    “学生在!王老太爷,小人特意作词一首,稍助雅兴!不知可容小人...”

    “好好!有劳姜公子了!”四人端坐桌前,静等姜和的表演。

    此时的姜和,微闭双目,深吸一口气,他为了此时此刻准备了太久太久。

    “姜和!加油!扬名立万就在此时。”

    他知道,无论多贵重的字画这种东西王承海早已司空见惯了,唯一他有把握的,是自己一身的文采,自己无权无势,唯有此法,再加上蔡左的关系,如果再能替他美言几句,博得王家人的关注便能再多几分。

    姜和缓缓睁开双目,环顾四周,忽然并未见到王思若的身影,这让他有些失落,正要开口作诗,一股暗香袭来,他转身望去,一袭红衣,一双明眸,与他擦身而过,两人四目相视,姜和看的醉了。

    “爷爷!思若给各位大人请安!”王思若缓缓走近主桌,向几人做了个万福。

    “恩!你爹娘呢!”王承海问道。

    “我娘喝的有些醉了,爹先送她回房,等会就过来!”

    王承海点了点头,说道:“恩!你先坐下吧!那位公子是蔡大人的学生,今日特意赋词一首为老朽做寿,你也一块听听吧!”

    王思若微微点头,也一并入了座。

    “王小姐...”姜和此刻心乱如麻,这是他第一次与王思若靠的这么近过,她身上的香味,在姜和四周久久不散,姜和每呼吸一次,那沁人的味道便不断刺激他的大脑,此时此刻,他甚至都忘了要做些什么。

    “恩哼!”蔡左见他呆立在那,没有动静,咳嗽了一声。

    “姜和!”

    “在...学生在!”

    “开始吧!”

    “是...是!”

    蔡左忍不住提醒他,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已经尽得他的真传,他一生无儿无女,已经把姜和当作自己儿子,平日对他也甚是照顾,待姜和取得功名后,特地招他来学礼府,他日等自己休致后,便会像朝廷举荐姜和接替自己的职位。

    几个月前,灵州城举行庆典,姜和第一次见到王思若,虽然二人相隔甚远,但姜和对王思若一见钟情,身旁的蔡左见到他那炽热的眼神,一下子懂了他的心思。

    姜和这人性子唯唯诺诺的,定然不会主动告知蔡左,更不会去主动追求王思若了,换做别人,蔡左根本无心理睬,既然是姜和,便能帮就帮,此次在寿宴上赋诗,也是蔡左给他想的办法,他也只是接着与王承海的关系,做个顺水人情罢了,成与不成,还得靠他自己。

    “庆生辰...”姜和刚一张口,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庆生辰是百千春”

    “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

    “苦修经营创置,金玉成堆积”

    “况有孙枝争挺秀,次第飞齐鹏翼”

    “玉帛殊方至,勋功天下闻,感皇恩”

    ”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

    “斟美酒,醉心如对月中人”

    “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祷仙真”

    “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

    “寿烛荣煌,手把金炉爇寿香”

    “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

    “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好!!”当姜和念完时,满堂喝彩,堂内皆是掌声!

    王承海几人更是赞不绝口,“好啊!这词作的真好!意境非凡,不仅有寿词,还凸显了王家的功成名就,蔡大人!你这弟子果然得你真传啊,文采了得!”白傅易笑道。

    “公公过誉了!我这学生从小天资聪慧,将来在文坛必定有一番作为!还望各位在官场上多多提携他啊!”蔡左此时容光满面,犹如沐浴春风,日后姜和如果真能得到朝廷重用,他这做老师的,脸上也算有光。

    “恩!有此栋梁,也算是南斗有幸,杂家必然会圣上提起此事!”

    “好好!那蔡某替我这学生先谢过公公!来!公公敬您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