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门咒
繁体版

第三章 特别的道巫文化

    南方两点的太阳火辣到可以把车子直接烤熟,宽敞的马路上连一个人都没有比起凌晨更加安静。

    按照跟郭哥约好的时间,智彦开车到郭哥家附近后拨通郭哥的电话,“郭哥我到你家门口了。”

    “你把车停在祖师爷的山门停车场里。我过去带你。”说完电话立刻挂掉。

    智彦只能照吩咐去做。停好车,郭哥就开着他的哈雷停在了车门口。

    本来就不高的郭哥坐在哈雷上显得更矮了。穿着黑背心,胸口的黑绳上挂着桃木刻的剑上缠着红线,头上绑着一撮头发,口里叼着烟,看起来痞里痞气的。

    “上车。”郭哥轻声的智彦说道。

    “很近吗?不用戴摩托车帽?”于智彦有点尴尬的处在原地。

    “不近,潮阳那边!”郭哥扔掉烟。扔过帽子,自己也戴起来!

    “又不是飙车,怕死啊?!”郭哥嘲笑道。

    “还不上车!”郭哥敦促道。

    “要不开车?”智彦小声的问了一遍。

    “我的祖宗,你以为我愿意拿50万的汗血宝马载你吗?”但凡你开辆宾利我都让你载我。

    “不要废话,快上车!我不变态不揩油。”郭哥拉过智彦示意速度放利落。

    坐在后座,带着帽子感觉不到外界的风声,周围的风景从身边快速的移动,没有强烈的阳光,仿佛墨色才是世界的主色调。

    马路上没有车辆,炎热夏天的风像热浪一样不停的拍打在身上。

    不知道开了多久,郭哥把车停在了一个门楼旁,敲了一下头盔示意到了。

    摘下头盔的那一瞬间,智彦感觉整个人差点中暑。热气袭来加上闷在头盔里,头发已经全部拧成麻花贴在一起。映入眼帘的建筑让她瞬间明白为什么郭哥宁可开摩托都嫌弃她的小白了。

    潮汕厝,皇宫起。此刻于智彦终于深刻理解了形容潮汕建筑气势的这句话。

    “这是百鸟朝凤格局,一般来说潮汕民宅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主。你理解为后面三款的综合加强版就好了。等下要礼貌知道吗?”郭哥小小翼翼的叮嘱道。

    “我们要去见谁?”于智彦拿起手机开始拍建筑里的每个厝角落跟悬梁上的木雕。

    郭哥差点吓死,“叫你礼貌,你直接拍人家住处礼貌吗?”郭哥比起要伦她的姿势。

    “难得有机会看到这么震撼的场面,怎么可以不拍呢?”于智彦无所谓的继续咔嚓卡擦的按着拍摄键。

    “你看,这个太牛逼了吧!”于智彦指着屋顶的嵌瓷,像狗一样狠狠的吸了一口空气。空气里的檀木香真的是沁人心脾。

    “哈哈哈,这是八仙过海,寓意各显神通。正首是双龙护珠,中间的珠子是夜明珠,晚上会有淡淡的绿色。”从旁边传来爽朗的声音。

    “陈叔,好久不见。”郭哥赶紧走过去点了个头。

    陈叔拍了拍郭哥的肩膀搂了过去,顺势往前走“芬达,对象吗?”

    “误会、误会,就朋友。”郭哥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解释道。

    陈叔笑道“30岁了,可以找了!”

    陈叔转头看着智彦,“妹啊,过来坐里!”

    陈叔把智彦从头到脚打量一番,“生座很好,大方善良。走婚运,有钱,富贵!”

    陈叔越看越满意。“妹啊,有对象吗?”

    智彦的脸三秒红的跟猪头一样。“没.....没.....”默默的掏出手机,给郭哥发了一条短信。

    “相亲局?”一脸不置可否。

    郭哥喝了口茶,“陈叔,我爸呢?”

    “去大马了,估计下个月才回来。”陈叔边冲茶边说道。

    “那你带她参观一下,紫薇阁。”郭哥平静的开始说正题了。“然后给她找几本能够补能量和正气的经书给她回去做功课。”

    “她?怎么了?”陈叔觉得白忙活一场,搞半天原来是客户。

    “我还以为你带来见家长呢!”陈叔瞬间暗下了脸。

    “高攀不起,高攀不起。”智彦挖苦陈叔。

    “命理有时终归有,跟他一起就什么都有了。”陈叔又呛了回去。

    按照潮汕人的习惯,喝完茶。陈叔带领我们一起去到紫薇阁。

    推门进去是典型的驷马拖车格局,中间摆放着他们供奉的神明。跨过三尺高的门槛,映入眼前的是隔间摆放着的潮汕笛套乐器,旁边时茶桌。对面时满满当当的一整片经书。

    “这里平时开放教小朋友学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陈叔一边走一边介绍。

    “所以,笛套是潮州音乐吗?”智彦问。

    “哈哈哈,笛套在这边是28套。主奏乐器包括笛、管、笙、箫,并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他弦乐、弹拨乐器。”陈叔说道,“但是我们这里主要教‘笛、管、笙、箫’还有小锣鼓,老爷功夫嘛游神必备。”

    “那其他的呢?”智彦饶有兴趣的问道。

    “我们这里有一套编钟,老人组里面年轻的富人竞投。锣、鼓队也是竞投。”如果郭哥没有阻止估计陈叔就要开始从老人组科普到民俗文化演变史了。

    “陈叔,不要跟她说那么多。她不懂的,赶快找两部适合的给她。”郭哥无奈的笑着,感觉这老头是太久没有跟人说话了。

    陈叔带他俩穿过天井。智彦闭上眼感觉能够感受到宗亲文化的亲切,仲夏夜里,老人周围围着一群小朋友发出各种不齐音律的时候溢满屋子的欢声笑语。这种氛围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不曾拥有的。

    来到二进堂的侧房,陈叔打开屏风门,示意走进去。然后把屏风轻轻的关上,安静的空气里听到木头跟石头碰撞的声音。

    关闭后的房间非常阴凉,智彦抬头望了一下屋顶,五米高的瓦片跟侧边通风口确保了整个房间的舒适度。

    郭哥主动的坐到靠墙的酸枝木椅上看着潮商会的内部刊册。

    陈叔拿出一小捆的柳枝,从木龛里拿出了一碗水,缓缓放在智彦的面前。陈叔递过一张红帖跟写字笔,“妹啊,写一下你的名字,生辰八字,家庭住址。”

    智彦乖巧听话的写完递给陈叔。

    陈叔用火机点燃火之后,在水上旋了三圈之后,用手点了一下水在智彦额头画了一个手势之后,拿起柳条沾了水从头开始往全身走,“转身”陈叔等智彦转完身又刷了一次。

    “好的,请坐。”陈叔示意智彦坐下。

    拿着碗里的水跟柳条,开门之后陈叔走出紫薇阁,不一会拿着空碗回来。陈叔擦好手,跟智彦面对面坐下。此刻郭哥也走过来坐在中间的位置。

    “刚刚帮你洗垢去邪了。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要去想,人要往前走。只有执念才会让人想不开,如果都至于事外,你说还有什么事情真的是可怕的呢?”陈叔这么安慰道。

    “等下叫芬达带你去拿本《雷部》,有空就抄抄就好了。然后做好事也可以积福德,你回去多给人做心理疏导也算是好事。”陈叔交代道。“再过三个月,潮汕地区也要被疫情波及了,不过孩子真的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都是该经历的。”

    “芬达,你好好看紧她。不要让她出事了,接下来半年她会很难很难过。”陈叔认真的交代郭哥。

    “另外,明年应该是个好年。过年买多点烟火,放个兴。”

    陈叔站起来,示意大家一起出去喝茶。

    “你什么都不用问,我都看见了。”陈叔跟郭哥说,等你爸回来我们老人组自己安排就好。你管好你们自己就好了。

    “妹啊,有空可以跟芬达过来坐坐,听听古。”陈叔笑笑的跟智彦说。

    虽然不知道陈叔看见了什么,但是智彦再一次被这种神秘的文化给震慑到。

    敬畏神明,感恩万物。这是智彦一直谨遵家里教诲铭记于心的,不过第一次感受到神明原来离自己那么近,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潮汕地区,自古相信神明存在同时也尊重其他各教的教义。德教起源于此,兴于东南亚。比起一味的修仙修道,被老人组带领的他们更加相信修身养性、文德兼修。这也是智彦第一次接触到民俗文化传承的方式,而也是智彦开始慢慢修补自己失误造成苦境的第一步。

    “下次,戏台做戏带我再来一次吧!”智彦站在进门处空荡荡的戏台前,微笑对郭哥说到。

    “戏,做给神明看的!你是我对象还是神明?”郭哥低下头坏笑的看着智彦。

    “你不是做美陈设计的吗?怎么还有心理咨询!”郭哥嘀咕道。

    “做公关的时候顺便考了个心理师从业资格证,网上当个赤脚功夫赚零花钱!”智彦坦白道。

    “靠,这都能够看到。那你要好好的履行刚刚的承诺。不然会遭报复的。”郭哥认真的对智彦说到。

    “好了,打道回府。晚上请我吃牛肉火锅。”郭哥朝哈雷走过去。

    “不是不能吃牛肉吗?”智彦问道。

    “拜托,我又不是皈依弟子。我!是!俗!人!”郭哥很认真的说到。

    在好看、震撼的建筑里坐了一个下午,晚餐就在附近的无名牛肉店解决了。

    吃饭的时候,郭哥认真的叮嘱了抄、颂经的注意事项:

    准备好桌子、纸镇,抄经前需要净手,换上干净的素衣,关掉手机,最后做回向。切记不可以在床上进行,不可把经书放置低于胯下的位置。

    抄好的经书卷成一卷,有空的时候送回阁楼交给陈叔处理即可。

    “要抄多久?”智彦问道。

    “不知道。”空气突然宁静。

    “对了,你什么时候换好办公室,我过去喝茶。记得备好小红包。”

    “不是送礼物给我开业吗?”智彦呛到。

    “小道可是一般不主动上门。”

    “别来!”

    “老板,给瓶芬达。”智彦盯着郭哥笑。

    “等下,你自己走回去。”郭哥冷静的说完开始吃牛肉。

    “我错了,过几天我告诉你!请载我回去开车!”智彦求饶状。

    回到家,已经十一点。

    安置好经书,智彦感觉今天过得特别特别累!

    手机微信随手发了一条朋友圈“万能的圈友,求办公室出租!”

    立刻昏睡过去。

    手机里传来回复“彦彦,我的办公室可以租给你!好巧,我要出门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