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神是怎样炼成的
繁体版

第一章 陈家小馆

    2018年,益州,夏。

    “叮铃铃,叮铃铃。”

    陈艺洋迷迷糊糊的还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缓慢的从被窝中伸出一只手,摸索到手机,接起了电话。

    刚一接通,一阵温和的声音就从话筒中传来:“洋洋啊,你是不是还在睡觉啊,忘记妈妈昨天晚上交待你去做的事情了吗?”

    夏卫萍女士的声音虽然听起来轻声细语的,但是陈艺洋还是马上就清醒过来了,老妈可是笑面虎来着。

    “没有啊,老妈你交待的事情我肯定记得啊。”陈艺洋瞬间从床上蹦起来。

    “我这边都准备出门了。”

    夏卫萍早已预料到陈艺洋可能会忘记的情况,再次叮嘱道:“我还不知道你啊,你记得抓紧起床,然后赶紧去你爷爷那边好好说说,你爸已经通过气了,但你爷爷还没答应下来。”

    “知道知道,老妈你不用说了,我肯定把事情办好。”陈艺洋一边说着一边匆忙的穿衣,拉开窗帘,太阳已经悬挂在半空,外面车水马龙的也预示着已经不早了。

    陈艺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泄洪,洗漱,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冲出了家门。

    六月是告别青春的月份,陈艺洋作为一名毕业即失业的三无青年(无能力、无追求、无女友),本来是准备找个轻松的工作,一路躺平到退休的,但是这一天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金手指,虽然这让他距离梦想中平淡悠闲的生活更加遥远了,但是也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了。

    街上已经喧嚣起来,太阳努力的散发着它的热情,也不管人们是否接受的了,商场促销的喇叭声,车辆刹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使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燥意。

    陈艺洋在路边的早餐店买了个手抓饼,边走边吃,在赶到公交车站的时候正好吃完,本来平时是不吃早餐的,今天起得早就买来吃吃。将包装扔进垃圾桶之后,就坐在车站的椅子上等公交车的到来。

    益州今年的夏天显得格外的炎热,才刚9:30,气温就有30度左右了,刚坐了一会儿陈艺洋就觉得身上变得黏糊糊的,异常难受。

    在等了几分钟之后,公交车终于来了,陈艺洋立马上车,因为不是早高峰,还有不少的空位,他找了个窗边的位置坐着,打开窗户吹着风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陈艺洋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要回的信息,再刷刷朋友圈看看朋友们的动向。之后就打开小说软件,追起了更新,十几分钟就把追的几本书看完了,不禁感叹一声“一群狗作者怎么都这么短小。”

    在终于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有时间思考老妈交待的任务应该怎么完成。

    陈艺洋家里一直都是厨子,传了也有十几代了,最巅峰的时候,第三代传人还做过御膳房的总厨。

    爸爸陈建军虽然被老爷子逼着学厨,但是天赋并不高,把老爷子的手艺也就学了三四层左右,虽然陈建军同志手艺没学到多少,但是心气很高,想要去一线城市打拼,不喜欢益州的慢节奏,靠着两手绝活,在沪市也站稳了脚,开了一家“陈家菜”餐馆。

    而陈艺洋小时候自然被老爷子寄予厚望,在初中之前都是跟着陈钟国生活的。

    那几年陈钟国每天都督促他学习基本功,切菜,配菜,炒沙子。因为实在是太辛苦,陈艺洋暗暗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重点。

    之后就是一系列腥风血雨,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斗智斗勇,不足与外人道也的大场面,老爷子才没有让陈艺洋继续每天繁重的练厨艺,但是毕竟一脉单传,老爷子隔一天就会做一道美食,诱惑陈艺洋练习,之后就保持着隔三差五的节奏练习,陈艺洋的厨艺基础才没有怎么落下。

    家传的餐馆每天还靠着老爷子营业着,陈钟国的年纪大了,但手艺还在。这次陈建军遇到个重要的客人点了一道鸡豆花,没把握做好,就想着把爷爷请过去帮忙。

    下公交车之后,陈艺洋步行几分钟,拐进陈家巷子,小巷很窄,两边是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的楼房和平房,小时候觉得小巷很长,铺一路的碎石或石板,巷里的每一块青砖乌瓦上,那些长满苔藓的老墙都充满了岁月的味道,小巷里很寂静,给人一股轻悠、舒适的感觉。

    走到陈家小馆的门口,餐馆很是古朴,里面的座椅更是充满了年代感。餐馆旁边是一栋六层的小楼,招牌挂的是森钰公寓,是老爷子当年修建的,里面一部分房子是长租,另一部分用来做日租房。长租的很多都租了快10年了,到益州打拼,老爷子看着不容易,房租都收的很低。

    陈艺洋在里面也有个房间,但是这边玩的太少了,所以他一般都住在新房那边。

    正在门口犹豫着,不知道进去之后应该怎么劝说老爷子。

    还没站多久,就听到里面传来陈钟国的声音:“小兔崽子,你站在门口不进来,在做什么?”

    一转眼爷爷就走到了门口,一身白大褂,加青黑色的短裤,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这不是毕业了吗,还没想好做什么工作,想来您这问问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找一个轻松安逸的工作。”陈艺洋张嘴就来,脸上的表情也迅速从惊愕转变为讨好。

    陈钟国布满皱纹的脸上好像一瞬间又增加了一条皱纹,“哼,轻松的工作,一整天躺床上就挺轻松的。”

    “爷爷,就没有正经一点的吗?”陈艺洋带着一些犹豫还有一点点为难的说道。

    眼看着老爷子隐隐已青筋暴起,慢慢的握起了拳头,陈艺洋立马说道:“爷爷,我开玩笑的,我就是过来看看您,顺便接你去我爸那。”不经意间就图穷匕见。

    “我去他那儿干什么?”老爷子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而且,过去了我们家的馆子你来做饭吗?”

    陈艺洋解释道:“爷爷,我爸不是都跟您说了吗?他的朋友王桓,宴请老领导吃饭,那个领导点了一道鸡豆花,王叔之前帮了我爸挺多忙的,欠了不少人请,这次老爸硬着头皮也要上。”

    陈钟国面带嘲讽的说道:“就你爸那半桶水晃悠的手艺,做得好鸡豆花?”

    “是啊,这不就来请您这位如来佛出手了吗?”陈艺洋顺着杆就往上爬。“而且我爸挂的可是陈家菜的招牌啊,您也不能让他毁了咱家的名声不是。”

    陈艺洋的小心眼一下就被看穿了。

    “你小子跟我这儿耍心眼。”陈钟国说道。

    “你先去做一碗蛋炒饭,我看看你现在的手艺。”

    高中之后课业比较多了,而考上大学之后陈艺洋更是完全的放飞自我,沉迷游戏,小说。已经有几年都没有认真地练习厨艺了。陈钟国想看看他的手艺现在怎么样了。

    陈钟国说完转身就走进陈家小馆,里面就摆放了六张桌子,面积不大,但是也不显拥挤。

    陈艺洋在后面跟着陈钟国一路来到厨房,厨房很干净,灶台是内嵌式,旁边的台面摆放的是一整排的小盒子,里面是各种调味料。

    锅碗瓢盆整齐的摆放在头顶伸手可及的地方,瓷色细腻白润,角落有一个棕色粗瓷的大水缸,厨房的面积都已经跟外面的用餐区域差不多大了。

    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后院,院里有一个石磨,一棵橘子树,一口井,这井里一直有水,水质还很好,祖祖辈辈都用井水来炒菜做饭,味道比用自来水的要好上不少。

    陈艺洋心里还是比较放松的,知道爷爷是面冷心热,只要表现的好一点,这件事也就稳了。而入门的蛋炒饭他还是有信心做好的。

    陈艺洋走到灶台边上,先舀了一小盆隔夜的米饭,然后拿了两个小碗,再拿三个鸡蛋,蛋清和蛋黄分别打入小碗中,将蛋黄搅拌之后倒入盆里的米饭里,然后搅拌均匀米饭跟蛋黄。起锅生火,锅热之后,加油,在油表面有轻烟的时候,倒入蛋白液,将蛋白炒碎之后,倒入刚刚的米饭,将米饭炒散之后,放盐,关火,切一把小葱放入,再用铲子翻几下,让小葱混和其中。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三分钟左右就完成了。

    盛出两小碗端到陈钟国的面前,陈艺洋先吃了一口赞叹道:“恩,真是美味!”很浮夸的夸奖了自己一句,“我给自己打十一分,多一分是鼓励。”

    陈钟国看完整个过程,冷峻的面庞也变得柔和了一些,但是看着陈艺洋得意的表情,还是不禁皱起了眉头,在尝了一口之后说道:“油多了,炒的时间长了,盐也放多了。”

    “我只能给你打8分。”其实陈钟国品尝之后还是有一丝满意的,这份蛋炒饭也有个6分左右的水平。

    “那也不错了啊,差两分就满分了。”

    陈艺洋还没有来得及高兴,陈钟国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剩下还有92分值得努力,你还差得远呢。”

    说完就直接离开,转身之后嘴角微微翘起。

    陈艺洋留在厨房把剩下的蛋炒饭两口扒拉完,边吃边懊恼:“大业未成,怎么能翘辫子呢?”他知道肯定是刚刚太骄傲自满了,让爷爷看不过眼才忍不住出手打压。

    吃完把厨房收拾了一下,还没出去,就听到陈钟国的喊声:“陈艺洋出来提菜!”他赶忙出去,就看到老爷子站在门口,旁边有一堆大袋子,那些是刚送来的食材,老爷子做菜喜欢用新鲜的,找了一个供货商,每天中午跟晚上都会来送一趟菜。

    “送到厨房之后,给我分门别类的处理好。”陈建国背着手说道。

    陈艺洋只能老实的把菜拿进去,该洗的洗好,该处理的进行处理,忙了能有半个小时。

    在11点左右,老爷子走了进来,对陈艺洋的处理还算是满意,问了一句,“想吃什么?”

    快中午了,一般厨师都是提前吃饭的,在午高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空闲可以吃饭。

    陈艺洋立马说道:“回锅肉,麻婆豆腐,再炒个青菜。”

    陈艺洋一脸期待,有一段时间没吃到老爷子做的菜了,一想到爷爷的手艺,口水就不争气的流淌起来。

    老爷子让陈艺洋帮忙,大概15分钟,就做好了。

    陈艺洋先打好米饭,等陈钟国过来之后,一脸迫不及待,闻着饭菜的香味,想着爷爷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有点后悔早上吃的手抓饼跟刚刚吃的蛋炒饭了。

    嫩白的豆腐,苍翠的葱花和通红的汤汁交相辉映。棕色的肉末混合着白色的豆腐在红汤中一点一点地向下滑去,先用勺子舀一勺豆腐,放进嘴里,麻,辣加上豆腐的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回锅肉肉片油亮红润,搭配着蒜苗,一口吃下去,上好的二刀肉切得不薄不厚,肉片被炸炒到微卷,肉中剩余的油脂不多,外酥里嫩。最后搭配着炝炒凤尾,一顿饭吃的不知道松了多少次腰带。

    过了一会儿,客人就陆续上门了,陈钟国的精力早就大不如前,规定了每天中午跟晚上只招待10桌的客人,过来吃饭都是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