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徐世绩演义
繁体版

第三十章 踏平东突厥

    这颉利可汗在武德年间与大唐关系尚可,李渊常用贿赂手段安抚突厥。颉利可汗还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约以后通婚之好。

    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的消息传到颉利可汗那里,他立即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出兵南下。

    颉利可汗道:“李唐朝廷内部发生内讧,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今他又逼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如果我们趁其根基未稳出兵南下,就能灭了大唐。诸位以为如何?”

    文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帐内吵作一团。

    此时一个雍容华贵、风韵犹存的妇人走到大帐的中间,大家立刻安静下来,来着正是隋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开皇年间和亲突厥,嫁给启民可汗死后,她又嫁给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十年后始毕可汗去世,其弟处罗可汗被立,处罗可汗不久病死,义成公主立其弟颉利可汗。

    义成公主环顾四周,语气坚定地说道:“李渊父子身受大隋两代皇帝厚恩,不思报效朝廷起兵叛隋,是为不忠;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是为不义。此等不忠不义之徒,怎配做天下之主!如今我们兵强马壮,若出兵南下征讨李世民,必将生擒李世民父子!”

    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说道:“可汗和公主所言甚是。我们此时出兵伐唐,百利而无一害。至少可以让李世民分疆裂土,向我们俯首称臣。”

    贞观元年八月二十日,颉利可汗亲率大军二十万,分两路快速南下直扑长安。

    刚刚登基的李世民得知突厥大举南下,立刻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御突厥南下。尉迟敬德立即组织反攻,在泾阳与敌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人。

    但颉利可汗这一路甩开尉迟恭,大军抵达渭水河畔,骑兵队列绵延四十里!

    此时远在两千里之外的并州大都督李绩也得知消息,立刻整军勤王,准备从突厥大军的侧后发动攻击,以解长安之危机。但大军还未动,就有人来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订立渭水之盟,突厥退兵了。

    李绩在并州厉兵秣马,时刻准备彻底消灭东突厥,解除大唐北边之患。

    颉利可汗退兵以后,李世民进宫向李渊禀告了整个渭水之盟的经过。

    李渊道:“自晋阳起兵以来,为父对突厥一直采取贿赂妥协之策,养虎为患尾大不掉,才使我大唐经受今日之辱。”

    李世民道:“太原起兵以来,我们一直经略中原和江南,无暇顾及北边的突厥。父皇您与突厥通好,也是为了免除后顾之忧。”

    李渊起身扶着李世民的肩,一字一顿道:“从今日起我大唐整军备武,两年后你一定要替我灭了东突厥,生擒颉利,以保此仇!”李世民坚定地点了点头。

    自此李世民亲自指导大练兵运动,他的显德殿都变成了练兵场。

    贞观三年正月,李世民对东突厥开战了。

    李世民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绩遥相呼应;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

    十三万大军分六路反击突厥,各路皆受李靖节制。

    这六路大军,尤其以李绩的东路大军最为重要,因为此路直指东突厥的腹地——阴山。

    李绩已得到消息,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快速突进占领定襄,俘获原隋萧皇后和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颉利可汗逃往碛口。

    李绩决定乘胜直捣突厥腹地,踏平阴山。

    此时的阴山一带是一年最冷的时节,大雪漫天滴水成冰。

    李绩指挥大军从云中出发,顶着刺骨北风踏着没过膝的积雪一路北进。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李绩指挥的东路唐军已经向北突进了三百里,来到了白道地界,仍未见突厥骑兵的影子。

    唐军众将士冻饿难耐,几个将领来请求主帅李绩就在大山南避风处安营扎寨。

    李绩道:“现在正是危险的时刻,随时会遭遇突厥骑兵!命士卒饿了就吃随身的炒豆,渴了就吃雪,决不能停止进军!”

    说完他下马徒步而行,并吃豆饮雪,将士们一看主帅如此纷纷效仿。

    忽然前面地平线的雪雾中,出现了突厥人的狼头旗!

    李绩身先士卒,跨马挺枪冲向突厥的骑兵阵,唐军士气大振呼喊着冲向敌军!

    在扯地连天的漫天暴雪中,唐军和突厥撕杀在了一起。

    一时间,到处喷溅的鲜血染红了雪白的大地。

    原来李绩在白道遭遇的正是颉利可汗的主力骑兵,共有三万之众!这场恶战持续了两个时辰,两军纵横交错未分胜负。

    天就要黑了,到时敌我难辨就糟了!

    正在李绩焦急时刻,突厥骑兵军阵侧后突然大乱!

    李绩站在高处,隐约只见一人挺长枪冲击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顾不得多想,李绩大喝一声冲锋在前,唐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争先,战局瞬间逆转。

    天黑之时突厥人溃败,颉利可汗率残部狼狈逃窜,唐军杀敌过万。

    李绩赶忙命人找寻那个助阵之人,可哪里还寻得义士踪影?

    有几个唐军士卒说,那人看着约莫三十来岁,看着是一个青衣道士,手执铁枪。还有人说他在群敌中所向无前,一人杀敌过百!

    李绩听闻心房一颤,暗想:莫非是他?

    他即刻又找了几个看见此人容貌的将士询问,听他们描述的身高脸庞,李绩断定助战的侠士就是瓦岗挚友、兄弟——谢映登!

    想到此处,徐茂公不禁泪流满面,泪水即刻化为冰凝结在双颊之上!

    李绩打起精神,把众将招进大帐,商讨如何追歼突厥。

    此时颉利可汗率领五千多骑兵退守铁山。他寻思着来个缓兵之计,假意归顺大唐,日后积蓄力量再与大唐决一雌雄。

    李世民接到颉利可汗的降书,不断称赞李靖为自己雪了渭水会盟之耻,功劳远超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但他内心深处并不信任突厥,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可汗,并密诏李靖率唐军随时出击。

    李靖把李绩请过来商讨下一步如何彻底消灭突厥,大唐两位顶级战神聚在一起,也是难得一见。

    李绩道:“如今颉利可汗表面称降,实则心怀叵测。如果让他逃往北漠,依附九姓铁勒,就很难追上他们了。如今陛下诏派唐俭前去安抚颉利可汗,突厥必定放松戒备。将军您只需派一万精兵发动袭击,平定贼寇必如探囊取物!”

    李靖听了称赞道:“懋功你的计策,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

    李绩又道:“我断定颉利可汗收到攻击,必定逃往碛口。我率军守住此地,必能生擒颉利可汗!”

    李靖率军进至阴山脚下,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部俘获。

    唐军前锋苏定方率领两百余骑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颉利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四散而逃。

    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并擒获颉利之子叠罗施,杀死隋义成公主。

    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想北过大漠,投奔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在碛口被李绩阻拦,其首领大多投降。前隋萧皇后也被俘获。颉利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李靖与李绩把颉利可汗与前隋萧皇后一并押解京师。

    东突厥从此灭亡。

    太上皇李渊得知突厥被灭、颉利可汗被生擒异常高兴,决定在凌烟阁摆宴为李世民和李靖、李绩等前线立功将士庆功。

    此时的李渊已经渐渐从玄武门之变的痛苦中走出来了,他看见儿子李世民继位以来文治武功都超过自己,确实是一位称职的好皇帝,心中无比欣慰。

    这次庆功宴的规模超过任何前一次。

    太上皇李渊高坐在凌烟阁中间团龙软塌之上,皇帝李世民侍坐在一旁。诸王公、文武大臣在大殿的左侧就座,王妃、公主们在右侧就座。

    黄门官首先宣读封赏将士诰文:

    封李靖为尚书右仆射代国公、李绩为英国公、张公瑾为邹国公,其他前线立功将士各有封赏。

    李渊着实高兴,连着喝了几大杯酒,站起身笑着说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

    围在白登,至死他都没有看见雪耻的那一天。现在我的儿子世民荡平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证明我所托适人,以后我可以高枕无忧安享晚年了!”

    李渊一时兴起,竟然亲自从乐师手里要过琵琶,在大殿之上弹唱起来。李世民一看父亲如此高兴,就起身踏着拍节跳起舞来。

    王公大臣一看太上皇和皇帝如此高兴,都纷纷为李渊祝寿,向李世民贺功。

    李绩看着李渊和李世民父慈子孝,原来对他们父子不睦的担心烟消云散了。三日后辞别太子和太上皇,回到北疆戍边。

    长城巍峨,关河萧索,李绩这一去又是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