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年代:我真没想纯真
繁体版

第93章:这就是命啊!

    解决完第一次摇号的事,陈敬打了个电话给家里,约好清明节会回家一趟。

    又让爸妈告诉老标叔,他在外头找到了点路子,村里子愿意出来闯闯的人,可以开始准备,大概只要半年的时间,他就能帮帮忙。

    这话让爸妈很惊讶,他们一边让陈敬量力而行,一边又害怕是陈敬说的大话。

    陈敬只能告诉他们,自己的同学中就有开厂的,提供个落脚的地方一点问题都没有。

    爸妈将信将疑,点头应下,答应同老标叔商量一下。

    这也算是陈敬回报同宗的第一件事,虽然很小,不过却能帮着他们尽早走出来。

    六天后,周一,盛海92股票认购证第一次摇号。

    由于在盛海已经引发巨大的社会关注,这次摇号备受瞩目,不仅电视直播,各个电台也同步。

    按照比较权威的统计,中签率在百分之十左右。

    陈敬没有运气爆棚,四百张认购证只中了46张。

    通过于孝果这个中人,他以每个中签号1000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炒增发原始股的大佬。

    用于孝果的话来说,这个大佬很早就开始炒期货和外汇,盛海几个地下钱庄都是他的。

    地下钱庄!这四个字陈敬很熟悉。

    这是特定外汇政策下的产物,因为咱们国家从一开始,个人兑换外币的数量每年都是有限的。

    大多时候做外贸的厂家,抑或是从国外寄回来的钱,都得走地下钱庄换成人民币。

    有些奇葩,不过却说明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一美元进入国内,意味着国内市场对等发行等价值的人民币。

    地下钱庄的存在,就是让一部分的外汇,走灰色路线进入国内,省去了不少麻烦。

    能干这种买卖的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背景,是很大的那种背景。二是在瑞士或者某个国家,有个非常安全的公司账户,以投资公司的名义,来进行他们的操作。

    这买卖多赚钱呢?陈敬想象不到,反正是一笔很大很大的财富。

    这位大佬明显看不上这区区几套的认购证,他手里捏着的认购证,只怕是会很多。

    他只让自己聘请的精算师露了个面,办理相关手续后就把钱给了陈敬,一共四万六。

    拿在手里有些沉甸甸的感觉,用手一撮,哗啦啦作响。

    陈敬小心翼翼的把钱放进胸兜,放好后还用手捂了捂。

    他的财富终于在短时间内,狠狠的增长了一波,四万块能干的事,比一万块能干的事多的多!

    ……

    出了交易所,陈敬稍稍跟在于孝果后头。

    于雨果嫌麻烦没过来,只让于孝果带了张写着“大混蛋”的纸条给他。

    一直走到皇冠车前,于孝果止步说:“第二次摇号是在6月,你来盛海前通知一声,到时候再见!”

    陈敬点头说:“大恩不言谢!到时候一定来叨扰。”

    于孝果干脆的拉开车门,又回过头问:“你现在手里有四万六,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打算?我准备在这等着,如果认购证行情因为第一次摇号而下滑,我就再收进来一套,我想三万块肯定够了吧?”

    于孝果脸上目无表情,眼神里满是意外:“出人意料,我还以为你会拿着这钱,去把运营第二次摇号的钱给赚出来。”

    “有过这种打算,不过第二次摇号后,我应该就离场了!”陈敬交了底。

    “哦?”于孝果又关上车门:“不准备再赌第三次、第四次,也不准备玩上一手原始股?这么说你这次赌的,完全就是认购证的价值。”

    陈敬回答说:“新股不一定就是最赚钱的东西,每年分红再高,可股市的规则就摆在那里。所以钱的话,还是换个地方放着吧!”

    于孝果没说话,他在陈敬身上又看到一种品质,那就是他有见好就收的冷静,一直在说赌性大的陈敬,在认购证汲取暴利后,居然能对股市无动于衷。

    他思索一会后才开门上车:“6月再见!”

    说完就发动车子走了,留给陈敬一个后尾灯。

    陈敬笑着摇了摇头,心想于孝果还是年轻,看着他的所作所为,他觉得这人啥都好,就是有些傲娇。

    再度走进交易所,他找到李民钟,让他作为担保,替他收一套认购证。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人再打听出售认购证,行情下跌到了三万一。

    陈敬讨价还价,最终用三万块的价格,收购了一套白板。

    他身上的认购证也达到了五套!

    李民钟也被他的操作惊讶到了,他这个内部人员,掌握的消息很少,甚至都还没好好的算过,第一次摇号后,认购证到底会贬值还是升值。

    不过有了买四套认购证的交情,他大方的免去了中人费,事情了结还说今天就请陈敬吃个饭。

    ……

    李民钟挑的酒店叫做京华,档次比陈敬上次吃的宝燕要高上许多。

    看来李民钟在认购证上捞了不少,而且90年代初的交易所内部人员,肯定也在股市大热的情况下,有一些“专属”操作。

    陈敬既来之,则安之。知道李民钟请他这顿饭,交情除却一段认购证以外,还有“同是天涯发财人”的缘分在里边。

    李民钟作为幸运儿之一,同其他人吃饭,是满足不了他内心的那点认可需求。

    “龙虾、鲍鱼各一份,再点个莼菜汤,葱爆牛肉……东星斑有没有?”

    “抱歉先生,东星斑我们店里没有。”

    “呵,连东星斑的没有还说什么是大酒店?”

    “实在是不好意思!”

    “算了算了,就再来一份乌鱼籽。”

    说完后,李民钟笑着对陈敬说:“陈兄弟,今天这顿就吃我点的,包你满意!”

    陈敬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他的做派,想到一句话:钱能壮人心!

    李民钟很享受这种财大气粗的感觉,对服务员的恭敬,更是有种作威作福的味道。

    所以他没有把菜单给陈敬,这是在心里觉得,陈敬肯定没有来过这种高档的酒店,肯定不会点菜。

    陈敬想到了于孝果,那次点菜的时候,他会出于礼节把菜单递给自己。

    两相对比之下,李民钟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乍富之下,其实并不知道该如何支配财富,反倒是像被财富支配。

    就像是晋省的煤老板,这些人有钱后就是挥霍。

    有个笑话就是某煤老板喜欢明星,每次看到电视剧里顺眼的明星,就借着投资的名义弄上床。

    据说XX的时候,还会让这女明星说着戏里的台词,然后他乐呵呵的发出“这不是戏文里的人物嘛?今儿个怎么爬上我的床了”。

    陈敬看着压抑不住得意的李民钟,脸上带着笑,心里觉得可笑。

    酒拿上来后,李民钟让服务员给陈敬满上,笑着说:“陈兄弟,这世道还真是看不懂了哈!年前你和我,可都是一点儿也不扎眼的人物,结果认购证这么滚一滚,嘿,一个月就胜过人家几辈子…………”

    “李哥说的是,要不怎么说,咱们两有这么运气呢!说到底,这就是命啊!”陈敬很会见人下菜碟。

    “哈哈哈……对,就是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