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锦衣卫
繁体版

第106章推崇备至

    可是你总不能就这么坑吧?

    占无极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我们在国外也不需要什么资金,只要将水军的军饷和军饷都交出来就行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的努力……”

    占无极不清楚安南的情况,但他却知道,国外的土著有很多,而且成本也不高,只要自己出手就行了。

    大明的海军,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了,连会飞的荷兰海军都被打趴下了,区区几个土著又有何难?

    占无极有一句话没有说,也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笔钱,将来是不会还的。

    占无极得了银子,便从那二千特勤部里挑出五百来,和魏忠贤手下的人一道,在王启年的带领下,前往登州

    “做生意”。

    至于他自己,在将魏忠贤安顿好后,便亲自召集了一名千夫长,以及两名特殊的锦衣卫百户。

    “吴冰!”

    “卑职在!”

    “你派人,在京中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粮铺。”

    这还是信王朱由检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或者说这么多流民。

    京城外,无数人正在墙头上搭建茅草屋,有的甚至没有茅草屋。

    大批的难民会将外面的草坪、树林…等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全部吃光。

    看到这一幕,朱由检的眼睛都红了。

    “无极,这些都是我大明朝的子民么?”

    朱由检一把抓住占无极的手臂,身体因为害怕而微微发抖:“这么多人饿着肚子,再这样下去,京城都这样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情况会不会更糟糕?”

    占无极叹息一声,

    “唉!

    你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明的江山会被毁了。

    未来,你不断地发动战争,不断地投入金钱,一方面是因为局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之前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

    占无极只能一步一步的往里走。而且,也要让朱由检尽快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王爷!”

    占无极安慰了朱由检一句:“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们还是继续工作,将这里的难民都救出来,等以后有了足够的食物,我们再去救援。”

    “而那些难民们,有了食物,有了生存的空间,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多少人追随了。”

    朱由检微微点头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分发食物。我看到一些大户人家在开粥铺。”

    流民这么多,京师里的一些有钱人家,敢开个小作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京城里也有锦衣卫监视,没几个人敢于炫耀自己的财富,难民们没几个能填饱肚子的。

    占无极定了定神,否决了朱由检的建议:“王爷,开设粥坊绝非长远之策,须得好好谋划才行。”

    朱由检呆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孙承宗带着几辆马车和几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孙承宗翻身上马,这么大岁数的人,居然要自己出马,肯定是大事。

    看到老孙,占无极咧着嘴,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督师,可有发现?”

    孙承宗在远处对着他

    “很好,大明的子民,有了这东西,就能得救。”

    说话间,占无极已经跑到了一架马车旁,将那两个圆滚滚的物体拿了出来。

    “无极!”

    孙承宗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才沉声说道:“你让我这么大费周章的寻找,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荷兰土豆吗?哈哈,督师,其实我更喜欢称之为——马铃薯!”

    占无极自从到了大明,就想过一件事,为什么大明会发生这么多的饥荒?

    他想起了一些科学家们所说的关于小冰河期的事情…

    不过,在他看来,大明和秦朝、大唐都不一样。

    这个时代,海上交通便利,商业往来频繁,按理说,这些高产的粮食,早就被运到了这里。

    占无极之前也调查过马铃薯的来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马铃薯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原的,只是推测应该是明代,或者是明代。

    马铃薯还有很多名称,荷兰马铃薯就是其中之一。占无极寻找了很久,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得到了孙家的帮助。

    承宗的关系,让他找到了这种奇异的植物。

    “多谢督师!”

    占无极大喜,道:“等会我跟你详细说,我们的时间很紧迫,能不能赶得上,就看这一次的春季了。”

    占无极丢下孙承宗,又和朱由检说了几句话,确认了一下情况,便将自己的人派了出去。

    在一群流民之中。一群人三三两两地走在人群之中,身上都是穿着锦衣卫的飞鱼袍。

    “昭告天下,信王拥有大量的土地,但因人力不足,急需一位擅长耕种的人,负责耕种,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东门登记!”

    这一刻,所有人都慌了。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

    占无极他们三个,看到一个个兴奋的平民们都来登记,一个个都抢着要。

    “各位稍安勿躁!”

    “他家来了一位,力气最大的那位,王爷府上有的是……”

    这些人大多都是有家室的人,能在这里生存的,大多都是身体素质好,幸运的,都是农民。

    平民之中,也有人不明事理,在那里嘀咕着。

    “那信王为何不干脆开个粥铺?还让我们种田?”

    “就是,我们家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份…”

    小的什么都不懂,老的却是通情达理,跟着起哄。

    “你们就只会吃,不会思考……”

    “种出来的话,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只要有工作,就不会有人挨饿。就你一个人?要是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你,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没听到老爷说过,给你吃的,还要给你钱么?一天一次,不管是免费的,还是免费的,足够我们几千人吃饱喝足了。”

    老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众人也是议论纷纷,对朱由检更是推崇备至。

    占无极的用意,朱由检也看得很清楚。可是……

    朱由检担忧道:“这可是数万人,咱们留下的那十万两,够不够?”

    “顶不住也要顶着!”

    占无极叹息一声:“这一万两银子,我要照顾数万人,还要准备粮食和种子,等播种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幸好,每个月都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