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锦衣卫
繁体版

第100章我才不得不如此

    魏广微微一笑:“非是魏公看中了他,只是魏公如今已经认清了一件事,那就是就算我们掌握了朝中所有的权力,也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冯铨会意,

    太监势力再大,那又怎么样?

    海州大捷,孙承宗在海州大捷之后,就一直在郊外训练,但皇帝还是会让人向他询问一些军事上的问题。

    就拿杨鹤来说,如果没有孙承宗的首肯,杨鹤恐怕连这个位置都坐不稳。

    魏忠贤入内,悄声吩咐王体乾,要在杨鹤的头上,打上

    “阉党”四个字。

    这一次,他要给杨鹤更多的好处,比如粮食,比如权势。

    为此,魏忠贤吩咐王体乾必须在一旁配合他。

    二人先后入了皇宫,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抢先一步到了。

    “大哥,这是我弟弟的奏折!”

    朱由检拿出占无极送来的折子,本来他是打算将这份折子交给占无极的,但是昨晚占无极再三叮嘱,让他绝对不能提起自己。

    “咦!”他轻咦一声。

    朱由校放下手中的事情,转过身来,疑惑道:“奏折?说说看。”

    或许是没有子嗣的缘故,朱由校对朱由检的宠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至于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木工活。

    在这种情况下,占无极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

    朱由校接过奏折,本想亲自过目,但他并不认识什么文字。恰在此时,魏忠贤与王体乾走了过来。魏忠贤见朱由校手中捧着一封折子,心中大是不安。

    如今魏忠贤已成了朝廷大臣,奏章无一不是他的,如今见朱由校手中多了一封未经他过目的折子,自然知道是从何而来。

    现在杨涟等人都已经去世,整个大明朝还能不经他亲自送上折子的,也就是面前这个人。

    魏忠贤向王体乾打了个眼色,王体乾心领神会,走到朱由校身旁,等候朱由校的差遣。

    不料朱由检却先开口了:“大哥,这是我弟弟的折子,不如让我弟弟给你看看吧。”

    “甚好!”他

    朱由检抢先一步,魏忠贤吃了一惊。

    “糟了,出事了……”朱由检一开始宣读奏章,魏忠贤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奏折中,除了一条,就是平定叛乱的事情。

    朱由检说道:“作为朱家的人,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被人欺负呢?”我朱由检既要为兄长分担,又要为国效力,又不是无偿提供军队,而是要起兵平定叛乱。

    最后,朱由检在奏折中说到

    “国家兴衰,人人有责”四个字,几乎让朱由校哭了出来。

    朱由校连声

    “好”,显得十分兴奋。此时他已顾不上兄长选定的孙传庭究竟是谁了。

    而这时候,魏忠贤心中却是暗骂不已,他妈的,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人,怎么就这么难拿到战功呢?

    “不行!”

    魏忠贤却是不管不顾,道:“这孙传庭是什么人?怎么可以领兵出征,岂不是浪费时间?”

    不过朱由校和老朱家人都为他高兴,这还是他第一次不听到魏忠贤的唠叨。

    朱由检洒然一笑,熊有成竹地道:“魏公忧虑非虚,我不用朝廷派兵,孙传庭所部之人,正是来自于新军。”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很高兴。”

    魏忠贤看着这一幕,沉吟片刻,说道:“那王爷要派几个人过去?”

    “两千!”一个声音再次响起。

    魏忠贤略微松了口气,他也听到了,叛乱势力越来越大,现在,军队数量,如野火一般蔓延开来,足足有3万余人,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杨鹤现在已经被任命为督军了,你带着这两千多人,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魏忠贤却仍是谨慎,道:“王爷有心,固然是国之大幸,只是此时,朝廷兵临城下,粮饷匮乏。

    我需要。”

    意思很明显,你们要战可以,但是你们没有足够的资金!

    朱由校有些不悦,说道:“这话说的不对,难道我要让我手下的人白跑一趟吗?我这就派人去国库拨钱。”

    魏忠贤低着头,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朱由检微微一笑,说道:“大哥,你的钱就不必拿了,我只要你下一道命令,孙传庭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好!”

    朱由校一听不用付银子,就很开心地说:“你做得好,让大臣们知道你的厉害!“

    这一回,朱由校是真的很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朱由检愿意为自己分担压力,更是因为他要向群臣展示,老朱家并不是只会收银子,什么都不会做的人,而是会做事的人。

    根据占无极的研究和数据,老朱家族自朱元璋建立王朝后,已经繁衍出了一支又一支的后代,如今,全明朝姓朱的王爷君王,再算上他们的儿女,大概有二十万左右。

    这二十万人,还得靠大明朝养活呢。

    因此,很多人都对此颇有微词,只是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上说出来而已。

    魏忠贤也明白,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一方是无法拒绝的。

    没办法,只能放弃了。

    出了宫,魏忠贤急忙招来一干党羽,商量对策。

    了解了前因后果,宦官们都觉得很是不以为然,就像魏忠贤以前所想的那样,只有二千余人。

    不过,冯铨又一次露出了狗腿子的一面。

    “魏公,在下认为,这件事情,还是要小心为妙!”

    冯铨谄媚地说道:“魏公方才说,新军有自由行动的权力,并非人人都能拥有。”

    魏忠贤点头说道:“我也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只是因为皇上执意如此,我才不得不如此,所以请诸位前来,便是为了商讨这一点。”

    太监们达成了一致,他们之所以站在杨鹤这边,就是想要分一杯羹,他们觉得自己虽然赢不了女真人,但靠着人多势众,打败这些农夫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让杨鹤得逞,到时候,他就有了对付孙承宗的本钱。

    冯铨继续说道:“原本两千人还不成问题,但要他们平定叛乱,却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看情况而定,孙传庭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插手杨鹤的事情,我想,他们应该是想要立下大功,不然怎么会只派这两千人来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