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我的辉煌人生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养生局

    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准备了几天,1989年1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是个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吉日。

    大门外鞭炮轰鸣,成为历史的宏远食品厂迎来它新的主人,焕发了新的生机。杨清辉在员工的注视下揭开盖在厂名条牌上的红布,宣布向阳食品厂正式成立。

    等到工人进厂,各司其职,杨清辉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天又是揭牌,又是讲话的,一直在众人的视线中,他一刻也不敢松懈。

    赵长前一早就来到了食品厂,此时就在办公室等着杨清辉说的新产品。

    很快赵立秋进来将生产出来的样品拿给他看。一个纸盒,红色的底色,金色的祥云花纹,艺术字体的“养生”两个字设计成飞龙的样子,这是杨清辉废了老鼻子劲才设计出来的。

    赵长前从杨清辉手里接过纸盒,又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包,小包外边还带着一节棉线。

    “这是?”他知道里面是茶叶,而且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那批,但是做成这样他就看不懂了,一脸问号,等着杨清辉解惑。

    杨清辉没说话,从他手里拿起小茶包转身放进杯子里,棉线放在杯子外,倒上热水。不一会儿,办公室里就飘起阵阵茶香,是龙井的味道。

    赵长前凑过去,用手拎了拎棉线,懂了又没懂。

    “现在市面流通的茶叶产品太过单一,没法满足消费者变化多端的需求,很容易被喜新厌旧的消费者舍弃,甚至限制消费群体的拓宽。而我做得就是打造茶叶产品的多元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甚至拓宽消费群体。”杨清辉解释道

    赵长前更懵了,他没听说过“多元化”这个词,但是根据字面意思差不多能理解,不过…

    “你看这里。”杨清辉指着茶包棉线末端的一张小纸片,纸片是绿色的茶叶造型,上面有几行字。

    “陈皮绿茶:老少皆宜,温胃健脾,清喉润肺”赵长前直接读了出来。

    “这只是养生茶饮的其中一种,我们还会推出其他的饮品包,除了受众较广的养生茶饮,还会有针对女性群体的纤体系列,花果系列,针对儿童的营养果汁,奶制品…”

    赵长前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这对他来说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大门,他有些佩服杨清辉,怎么会有这么新奇的想法?!不用杨清辉再说什么,他自己就已经下了结论,这样的产品绝对是爆品。他无比庆幸自己上了杨清辉的贼船,哦,不,是大船。

    他给自己也泡了一枚茶包,对着杨清辉的杯子轻轻撞了上去,“合作愉快,杨总!”

    赵立秋听到赵长前如此自然地就改了称呼,突然就释怀了,变得是称呼而已,又不是感情。

    就这样,向阳食品厂的养生茶包横空出世,在相市市场上再次掀起热潮,它的出现也颠覆了人们对于茶的传统认知,绿茶的功效不仅仅只是清火败毒,提神清脑,还有许多养生功能是不为人知的。而杨清辉选择从茶包切入市场,也是基于国民对茶叶的饮用习惯和高度认可,养生茶的可信度也会给接下来的饮料包产品带来红利。

    当然茶包能如此快的抢占市场,还要归功于杨清辉的营销策略。

    第一批投入市场的茶包,进行买一送一,限量赠送向阳食品厂的定制双层密封玻璃杯,和茶包同款祥云花色,同款的“养生”艺术字。

    玻璃杯是杨清辉刚准备搞茶包的时候就去玻璃厂定制的,款式也是如今所没有的。

    这个时代的杯子材质和造型都很单一,能随身携带的更少,很多人的杯子就是简陋的罐头瓶罢了。如此环境下,光是杯子就已经让人趋之若鹜了,何况还有精致的茶包,不仅具有养生功效,还便于携带,冲泡方便,虽然价位比散装绿茶要高,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能接受的。

    茶包搭配双层密封玻璃杯,降低了喝茶的条件限制,更是拓宽了消费群体。

    紧接着推出的养生系列茶包:菊花绿茶(清火明目),桂花绿茶(开胃疏肝,生津润喉),金银花绿茶(降压降糖),山楂绿茶(健脾消食,增进食欲)也先后投放,一时之间茶叶市场遍地开花直接开启了养生局。

    赵长前明白,自己这个代理相当于捡了一个大便宜,本身的利润点就已经让利给他,推广的手段也是杨清辉白送,杨清辉是在用实际行动回馈自己在厂房上的帮忙。不过其他的他都理解,但是杨清辉要求必须现款现货这一点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杨清辉不介意在两人的同盟关系上再上一道锁,他跟赵长前摆明了厉害,并且建议他对外也要现款现结,规避风险。

    赵长前到底也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风险意识还是有的,只是不够重视。如今因着杨清辉的着重提醒,他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做法,毕竟上一次茶叶退货的例子还在那放着。本着投桃报李的想法,他对杨清辉的事情更加上心,对这些养生茶也更下功夫去推广铺货,整个团队都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宏远食品厂的市场一直打不开,除了市场和商品的原因,跟国企的运作模式也有一定关系。杨清辉对原有的业务人员考察后很不满意,不得不让张金康继续干起了老本行,杨清辉指哪他打哪,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在临省谈下来六七个市级代理,甚至还有人主动跑来相市谈合作。

    张金康的这种战绩把留守在桃园的杨默嫉妒地眼睛都红了,他空有一颗想飞的心,可是被一只狐狸绊住了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养生茶就开拓了大片市场,向阳的产能已经跟不上订货量了。于是向阳食品厂启动第二批工人安排进厂,这一次又是200个岗位,还是王震东出面协调,他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毕竟相市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向阳食品厂在还没满月就火速地扩张了的事情,成了口口相传的谈资,更让有心关注着它的各路人马惊得瞠目结舌。

    首先是报社的沈曼闻风而动,直接找上了杨清辉。

    那边市政大楼里,李刚也正在跟霍东明等人讨论向阳食品厂的成功案例。

    只是别人怎么想杨清辉不怎么在意,他和赵立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