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背后的男人:锦衣话事人
繁体版

第八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求收藏,推荐】

    庆历三年春一月末,风雪锐减。

    预告着从年末开始本就该早到的春光的到来。

    半月未休息一个完整的夜晚得崔生看着初阳,内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春来了,百姓的活路也要多上不少了。

    “崔府丞,有些日子没见了。”

    崔生刚打算回去休息,身后就传出了爽朗的声音。

    从下面刚刚巡视完的荀或回大都了。

    “荀侍郎,下面的情况不知如何了?”

    “大体上都处于平稳。”

    本次巡视过后,荀或作为朝廷特使一共罢免了七位知府,三十多位知县。

    “这倒春寒终于过去了啊!”

    屋檐滴答滴答的往下面滴着水珠,天气暖和了,屋檐上的坚冰终于有了融化的迹象。

    “今日我来就是告知崔府丞你一声,二十八日朝廷要举行朝会,崔府丞被尚书令亲自点名参加朝会。今日,崔府丞好好休息才是。”

    荀或将消息带到,笑眯眯的离开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

    崔生一甩衣袖,回家。

    “子孚,这里还要麻烦你了。”

    即使天气回暖,施粥点现在还需要继续维持着,不少百姓依然需要依其为生计。

    “这里交给我放心吧,审言兄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小心什么,不言而喻。

    “放心吧。”

    宋江到时候会给自己传递消息的。

    自己也算多活了几日,自己币下可是在第十日就没了。

    姜时酒在等,现在朝廷目光都集中在大都府衙。

    自然是不可能行动。

    …

    …

    到家的崔生,交代童付谁也不见后。

    也不上床,就这么坐在木椅上,静悄悄的喝茶。

    身体的疲惫在其次,主要是精神上的。

    这次倒春寒大都城和宛平、大兴二县不完全统计一共冻死、冻伤了五千余人。

    真实的数据肯定是在一万人以上了。

    自己当初简简单单的一句月余时间的倒春寒,竟会如此。

    “老爷,门外有一位自称是公明的差人,说要见老爷您。”

    “让他进来吧。”

    崔生疲惫的站起身,准备迎接这位编制派执著人物。

    拿起铫子倒了两杯热茶,静静等着。

    “大人,属下来迟。”

    “快坐,中饭可曾吃过?”崔生邀着宋江一起。

    “谢大人,属下已经食过了。”

    宋江前些日子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来见崔生。

    站错队了,就是拿自己前途来开玩笑。

    但是从崔生开仓放粮之后,朝廷对崔生行动的默许。

    对时局本就十分敏感宋江,我们的宋公明就立即来向崔生表忠诚了。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崔生拿起筷子,让宋江讲着。

    向自己表忠诚,那肯定要看看实力才行啊。

    “属下在大都城内也认识不少朋友,整个大都城内的风吹草动,大人随时都能清楚。”

    宋江及时雨的称号可不是白得的,在这大都城内,九流人物就没有不认识宋江的。

    “我也听闻这大都城内,有一黑面相公号称及时雨,总会及时出手帮助,这及时雨说的看来就是公明你啊。”

    “大人谬赞了,只是弟兄们给小的几分薄面罢了。”

    看着宋江几分得意的面容,崔生笑着喝茶。

    “好好,这些事情,你比我知道该怎么做。”

    身为官方人物,对于大都城内的黑道,崔生也确实需要一人来掌握。

    宋江是一个合适的人物。

    …

    …

    送回宋江,崔生觉得看来自己这场朝会不一定是怀事了,宋江这只老狐狸,是不见鱼饵不咬钩的。

    …

    …

    “老爷,官服都准备好了。”

    “好。”

    在童付服侍下,崔生换好了官服。

    在天蒙蒙亮的时分,就往皇宫赶去。

    在太阳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朝会大殿时。

    崔生站在殿外和数百官员等候着。

    殿内站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像崔生这种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只能在殿外候着。

    不过殿外的现在有阳光,比殿内应该要舒服几分。

    殿内,作为全权处理户部侍郎荀或正对朝廷百官陈述此次受灾之事。

    除了荀或外,所有人都跪坐着面前还都有一小案桌,上面放着臣子的小物件和文房四宝。

    “荀或,宣大都府丞崔生进殿。”

    皇帝司马景明看了眼身边自己的皇后。

    “宣大都府崔生进殿。”

    “宣”

    “大都府”

    “崔生”

    “进殿”

    太监的声音尖锐而又绵长,起初是一人,随而是十人,百人。

    在殿外广场候着的崔生连忙提起自己的衣摆,小碎步的走到了在外候着的官员前面。

    “大都府丞崔生。”

    向站在台阶上面的太监表明了身份。

    “跟着咱家来吧。”

    崔生低着头紧急的跟在太监身后。

    “进殿后,切勿大声喧哗。”

    “切勿举止不雅。”

    …

    …

    崔生是第一次进殿,这些都需要交代一遍。

    “谢公公。”

    “见过陛下。”崔生对着庆历皇帝司马道明三拜。

    “见过皇后娘娘。”对着一旁的宫如蕙又是三拜。

    “荀或说今年春寒之事,你率先开仓放粮,并第一个向朝廷上报,可有此事?”

    温润的声音,可惜崔生知道司马道明的喜好。

    “还请陛下责罚。”

    “是非功过,朝廷自由定论。崔生,朕问你,为何大都府知府未向朝廷上书,而是你这位副职?”

    坐在殿内靠后的姜时酒双手不由的抓紧了膝盖。

    身边已经有几位官员看向了姜时酒。

    崔生沉默了一下。

    “姜知府刚刚上任,手头之事尚未交接完成,臣对大都府之事更为熟悉,理应由臣来上书。”

    司马道明带着深意看了眼身边的宫如蕙,让尚书令柳之仪宣布朝廷对崔生的奖罚。

    “大都府丞崔生私自开仓放粮,除去现大都府丞之职。”

    崔生表情坦然,这个结果他有心里打算。

    就是可惜宋江此次来送人头了。

    柳之仪特地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念道:“此次大都府百姓受难之多、影响之广、各地瞒而不报、知而不救之多,前所未闻。

    经三省讨论,现共免去北方二十七名知府,三百一十二县之职,着吏部考功清吏司进行调查。”

    柳之仪念了很长还的一串名单。

    崔生在恍惚之中,似乎听到了姜时酒的名字。

    “免去姜时酒大都府府尹之职。”

    姜时酒就差站起来了,皇后呢?皇后居然没有开口?

    最后的稻草居然没有替自己开口。

    “崔生,你可有怨言?”

    “臣当罚,毫无怨言。”

    大不了回家去嘛。

    “好。”

    司马道明让一旁的太监拿着另一份圣旨交到了柳之仪手中。

    “崔生春寒立功,救民于水火,升崔生为大都府府尹。”

    崔生还是一脸的淡然。

    宋之仪乐呵呵的问道:“崔生,为何如此平静?难道瞧不起这府尹之职。”

    “大人多虑了,先前罢臣的官,臣不以物悲。”

    “现在升臣的官,臣也不以物喜。”

    “那哀家问你,你为何而乐?为何而忧?”

    百官也都看着这年轻人在经历过山车一样的起伏后,为何会如此平静。

    “臣感百姓之忧而忧,感百姓之乐而乐,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

    听懂掌声!

    一句惊讶四座。

    这是什么格局?

    “好。”

    “好。”

    司马道明和宫如蕙几乎同时吐出了好字。

    今日过后,崔生也有了一个小头衔。

    知民之君。

    殿外候着的大臣都为殿内突然嘈杂起来的声音而疑惑着。

    殿内主持纪律的礼部公差此时都无动于衷。

    崔生说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