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什么叫战术流领主
繁体版

第4章 淳于达:优势在我?

    赵机侍立在刘耀身侧。看着刘耀将各个校尉轮流召进来,亲自面授机宜。

    何勇校尉、向军校尉、赵机自己、还有那个被将军赞为有胆略,性机警的前军校尉路琦。

    越听,赵机越是心惊。将军,这是要孤注一掷啊。待最后一人出去后。赵机不禁发问。

    “将军。我军本就兵少,如今分兵近半数人马。倘若敌军,快马突袭而至。单凭那些新卒,恐怕不能守啊?”

    闻言,刘耀也是叹气无奈。虽然他方才吹的天花乱坠,什么八胜八败的。但也改变不了,敌我双方差距悬殊的事实。

    不过,他相信。只要能够执行完他的四步战术。破敌,不难。

    “季谋啊。自古凡遇绝境,唯行险策,奋死一搏,方得一线生机。况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且看吧。”

    诚然,与其坐而等死,还不如去搏一搏那个奇迹。赵机不再多言。行礼而出,自去准备将军交代的事。

    ……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却也在升帐议事。

    “讨逆将军到!”

    本在嘻嘻哈哈的帐内诸将不再言语,纷纷起身行礼。

    一个有着一脸络腮胡,双目犀利有神的魁梧将军。大步向着上首走去。

    突然,他脚步一顿,侧身瞪着一名将领。大呵道:“竖子!安敢犯我军法?”

    却见那将领,面颊略红,站立不稳。闻言,更是一个哆嗦,直冒冷汗。慌忙开口讨饶。

    “哼!本将一再申明,你却胆敢在行军时饮酒。本该将你一刀砍了,以正军法。念在将战之时,且留你这戴罪立功之身。”

    “来人,拖出去,杖二十!”

    随后,不管众人的惊愕。自去上首的席子上,大马金刀的坐下。

    “坐!”

    听着帐外传来的一声声哀嚎。刚才还与之嬉闹,互相吹捧的众将纷纷敛气息声,不敢再触霉头。

    见此,魁梧将军,淳于达方才满意。

    “探马可归?”

    “回将军。”紧挨魁梧将军坐着的将领起身答话。

    “敌军营寨虽颇坚。但其中旌旗散乱,防守疏漏之处甚多。且士卒多神情萎靡。以旌旗推算,确实仅五六千众。”

    “哼。那刘耀无名小卒尔。临战当前,竟不知整顿军心。果真不知兵也。”淳于达颇是不屑。

    众人闻得此言,神情皆是一松。其中一人,更是连忙起身吹捧起来。

    “以将军之文韬武略,取这刘耀首级,定是易如反掌。我等提前恭贺将军高升了。”

    随即帐内响起一道道恭维声。

    淳于达神情颇为自得,显然很是受用。却愣是板着脸开口教训道。

    “猛虎搏兔,尚需全力。尔等谨记,万万不可轻敌。此乃兵家大忌也。”

    那人行礼称是,并不反驳。自知已经搔到了将军痒处。而众将间的气氛,也渐渐轻松起来。

    先前的将领见状继续说道:“将军。这么看来,那曹无伤所言确实无误。此人,或许可信。”

    淳于达略作沉吟。

    “兵者,诡道也。我军虽数倍于敌且兵精粮多,然不可疏忽大意。焉知其不为敌军诱我之计?”

    “不过,此事倒也容易。是真是假,一探便知。正好看看那刘耀是否藏拙。”

    “传我军令!前军校尉领三千精骑,于亥时出军,夜袭敌营。此战,不求战果,试探为先。敌军或有诈,当慎之。”

    一将当即应诺。

    “左军校尉领五千精锐步卒,于暮时,侯于敌营十五里处。倘若前军有变,自当接应之。”

    又是一将起身领命。

    淳于达面带笑意,大手一挥。

    “总之,以我两万,对敌五六千,优势在我!”

    ……

    散了军议后,淳于达还不待歇息。便听亲卫禀告,那领了军杖的将领求见。不由无奈叹气,唤他进来。

    却见那人,忍着疼痛,颤巍巍的走进来作揖行礼。堆起笑脸,将一封信和一个锦盒双手呈上。

    “此乃家父呈将军之书也。”

    淳于达皱着眉头接过,粗略翻看完毕。

    “你担负看押军粮辎重之重担,功劳是少不了你的。”

    那人连忙笑着点头称谢。留下锦盒,告辞离去。

    淳于达愤恨的闭上眼睛。想他淳于达,家世将门,自幼便志在疆场。苦读兵书数十年,欲立不世之功,以图留名后世。

    好不容易得来了机会。却不曾想,自以为是臂助的家世出身,也给他带来不少拒绝不了的“人情往来”。

    方才那人便是其中之一罢了。不然,早就将他砍了。还留什么戴罪立功之身?指望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立功?

    除了已经派出的两位将领,他手下可堪一用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剩下的尽皆是来镀金的世家子尔。

    所以,他才会故作威严,用严明军法来约束那些公子哥。

    淳于达走出帐外,于各营巡视一番,并再度强调军法。而后才回营睡下。

    月上中天,万物寂静。

    那本来幽暗深邃的荒野上,突然亮起繁星点点,继而飞升高空,朝着军营落下。

    “敌袭!”

    一声大呵,刺破了夜的宁静。各营帐燃起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的幽深。

    一时间,马蹄声,杀喊声,嘶鸣声,哀嚎声,燃烧声,一时并出。乱作一团。

    淳于达兀的惊醒,连忙披件衣裳就向外走去。

    只见北边的营地,火光冲天,传来阵阵厮杀声。中军营地的士卒们赶忙前去支援。

    “将军!”他的亲卫赶忙跑了过来。

    “情况如何?来了多少兵马?”淳于达连声问道。

    “将军。敌军放火袭击左军营帐。现下多是士卒不知状况,盲目慌张造成的混乱之象。尚且不知敌军几何,但俱是骑兵。”

    “传令各营,让各部拿出一半兵力,火速支援北营。”

    那亲卫领命而去。淳于达看着各部士卒,向着左军奔去。情况尚在控制之内。

    淳于达渐渐冷静下来。但目光却是一凝。

    北边一敌将,率领数十精骑,一路左右突杀而来。长枪翻舞,几无一合之敌。眼看,就要奔向中军而来。

    中军将士见状,连忙赶去,层层叠叠的将那将以及身后骑兵,围挡起来。

    那将就再是骁勇,也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停泄于此,难进半步。抬头遥遥望见远处的淳于达,当即高声大呼。

    “吾乃建威麾下何无前是也!淳于逆贼何在?可敢与我决死?”

    淳于达倒是不慌不忙。还暗自点头,颇为赞赏。此子之勇,怕是不在自己之下。

    “众将士听令!擒下此人,本将重重有赏!”

    那将眼看围上来的敌军越来越多。便不再纠缠恋战,打马转身,又带着部曲,向着来路杀去。

    看着增援左军的士卒越来越多。杀喊声与混乱的景象也渐渐平复。淳于达放下心来。

    看着神色紧张的众人,开口笑着安抚道。

    “想不到那刘耀竟有几分胆魄,以那微末兵力,就敢夜袭我营。不过,也技至于此了。”

    众人也是神色逐渐轻松,配合的笑了起来。

    那敌军虽然来的突然,给他们造成了慌乱,但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伤亡。未见战果,便开始逐渐溃散。

    然而,这边众人笑声刚落。就见一骑自南营疾驰而来,连声高呼。

    “将军!南营也有敌袭!粮草被烧。或有数万之众!”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