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什么叫战术流领主
繁体版

第2章 嘴遁:大忽悠之术法

    不久,赵机回来复命,还在刘耀身边耳语一番。奸细找到了。

    这应该是赠送玩家的线索。但是价值大小,全看玩家怎么处理。

    “帮我着甲配剑,整理仪容。”

    主将昏迷两天,这个时候出去。必须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

    刘耀拔出配剑,借着倒影打量自己。

    嗯,朗目疏眉,英气勃发,还是这张帅气的脸。足足八尺的身躯健硕挺拔,充满了压迫力。

    不过,似乎是昏迷过久,面色有些苍白憔悴,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这可不行。刘耀打起一套军体拳,让血液流动起来,力图使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

    回过头,却见赵机笑的一脸谄媚。更让刘耀大为震惊的是。

    这货不知道从哪端出来一大碗粟米饭,上面竟然还扣着一层腊肉!

    看着刘耀疑惑的目光。赵机堆起笑脸。

    “这腊肉是末将自己带的,一直到今天都没舍得吃。”说着,把碗往前一递。

    刘耀很无语。这家伙按理说应该是忠心耿耿的。可为什么看他拍马屁的样子。刘耀总觉得,这厮怕是想害自己。

    而且,还给里给气的。

    刘耀并没有接,而是捏起一片腊肉,蹭出油脂,往自己脸上抹去。“还有多少?”

    “还有不过四桶。”赵机露出了有些肉疼的表情,看着那片腊肉。

    点了点头,招手把赵机叫到面前,嘱咐一番。赵机的表情好像更肉疼了。

    随后,由赵机带路,跟着数名亲兵。刘耀终于走出了营帐。

    沿路,众军士忙不迭的行礼,然后偷偷观察将军的神色。

    只见刘耀面色红润,“油”光满面。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凡是遇到行礼的,都微笑点头示意。

    看着将军生龙活虎的样子,哪里有什么颓败气象?难道将军得仙人授予机缘是真的?就是……怎么一股子肉香味?

    一众大头兵困惑不已。

    进得中军大帐,众将皆从席案上起身行礼。刘耀稳坐主位,挥手示意免礼。然后挨个打量众将。尤其是向、何二校尉。

    姓名:向军(仲戎)

    官职:中军校尉

    备注标签:建威麾下元老。经验丰富,擅长观阵料敌。

    姓名:何勇(无前)

    官职:轻骑校尉

    备注标签:建威麾下第一猛将。统骑兵,善突袭。

    再值得一说的是前军校尉路琦,被标注为有胆略,性机警。余者皆不足看。

    这些人是自己打通副本的关键。没文化的大头兵好骗。可想忽悠的这些将领重燃斗志,就得上真才实学了。

    “将军!”一道厚重的声音拉回了刘耀的思绪,是向老校尉。

    “幸得将军如有神助,大难而不死。如今情况危急,末将等实无良策以御敌,唯待将军指令。”

    “如今,敌军形势如何?”

    “回将军。末将方才亲带轻骑,探查敌情而归。敌军旌旗林立,队伍延绵数里。然观其行军之状,或有散漫骄横之象。”

    “哦?这是为何?”一位校尉不禁问道。

    “大概,是觉得人多势众,兵精粮足,自持已然胜券在握吧。”

    闻言,军帐中一阵沉默。

    “那么,依诸君看来,我军胜算几何?”刘耀再次发问。

    又是一片死寂。

    最终还是向老校尉硬着头皮答道:“我军情形,诸君皆知。胜算......确实渺茫。”

    其他人也都苦涩的低着头。

    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整活了。

    嘴遁:大忽悠之术。

    刘耀突然朗声大笑,好似颇为无奈的摇摇头。

    赵机顿时一个激灵,连忙问道:“将军何故发笑?”

    “我笑诸君身在局中而不自知啊。”

    话音刚落,原本死气沉沉的众人也纷纷抬头望了过来。

    “依本将观之,我军,有八胜!而敌军,有八败!”(注)

    轻飘飘的一语而出,帐内众人却顿时一惊。再不复颓唐之色,皆目光炯炯的看着将军,以待下文。

    他们,也确实需要点信心。

    赵机再次适时问道:“属下愚钝。敢问将军,是哪八胜,哪八败?”

    刘耀面色一肃,猛拍案几,长身而起,漫步帐中。

    “这第一胜,乃是大义之胜。敌军不过是些趁势作乱,滋境扰民的无父无君之人罢了。称其为犬豸虫獬,已是抬举。”

    “而我军乃是大汉王师,本将乃是天子钦封的朝廷命将。挟天威以制敌,焉能不胜?”

    说着,刘耀走下了主位。

    “这第二胜,乃是统帅之胜。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而不在众寡。”

    “那贼将淳于达。哼!不过是一纨绔子弟,跳梁鼠辈,凭家世窃据高位而已。诸君闻其用兵行师,孰与耀邪?”

    众将神色稍缓。那淳于达家世显贵,跃居将军之职,却无甚战绩。此言颇有道理。

    “这第三胜,乃是将领之胜。那敌军众将,或借家世,或靠奉承,或凭财货。有何人是如诸君这般,一刀一枪的厮杀而来?”

    刘耀走至众将跟前,指着几位老将说道。

    “若论久于战阵之道,娴熟军务之机,孰与向老校尉?”

    “若论登锋陷阵之能,弯弓控马之勇,孰与何校尉?”

    “若论运筹帷幄之智,决胜千里之谋,又孰与赵校尉?”

    众将略作思考,不由点头。向老校尉之稳重,何校尉之骁勇,众人是向来服气的。至于赵机嘛……

    “这第四胜,乃是主客之胜。”

    “敌军千里步涉,人马困顿。方至此地,已然无再战之力。”

    “反观耀与诸君,共据坚寨,以逸待劳,为主制客。焉能不胜?”

    刘耀再度向前踱着步子。众人的目光也随着他而转动。

    “这第五胜,乃是攻守之胜。”

    “兵法云,客倍而主人半者。乃是言防守只需敌军半数兵力便可。”

    “敌军之胜,在于速战速决。其必心急切战。而我军只需据坚寨而固守,养精蓄锐,以泄敌气。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两日后,以我军之气盛,伙同援军之新锐,击彼辈之萎靡。岂不一鼓而下?”

    话至于此,众人连连点头。已不再有多少怯战之心了。想着竟然还有三胜,目光不由更加热切。

    刘耀微微一笑,继续侃侃而谈。

    “这第六胜,乃是地利之胜。我军久驻此地,已有旬月,方周地理,尽皆知晓。而敌军初至,茫然无知,岂不如盲人行于道乎?”

    “这第七胜,乃是人和之胜。敌军之师,乃是东拼西凑而成,众心难齐。以吾观之,不过乌合之众尔。”

    “而我军将士,皆是乡党,底细相知。且磨砺成军久矣。诸君岂不闻,众志可以成城乎?”

    “这第八胜,乃是士气之胜。敌军自持势众,视我军如无物。故而散漫骄横,不奉行军之法。诸君岂不闻,骄兵必败乎?”

    “而我军盖因兵寡,又因粮尽。遂有死志,毕竟唯胜方能存活。此即老子所谓,哀兵必胜乎?”

    说到这里,刘耀已经走到了中军大帐门前。

    众人看去,只见阳光裹在他身周,徒留一道高大的背影。

    “一言以蔽之,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诸君何忧?”

    言罢,刘耀微微侧身回过头来。

    阳光洒在他的面庞,让他好像发出光来,闪耀而夺目。连空气中细小的飞尘,都追随着他而舞动。

    他的眼神,他的笑容,他那无比自信的磅礴气势,感染了每一个人。

    众人皆神情振奋莫名,周身热血翻涌,欲言而不知所云。只能用崇敬的眼神,望着他们的将军。

    刘耀面带微笑,自顾自地回到上首坐下。

    看似气定神闲,却悄悄的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

    这众将的士气算是勉强可用了。他的命令,想必也能高效执行下去。

    第一件事,稳定将心,完成!

    《论持久战》中言,“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

    对此,刘耀向来奉为圭臬。一名将帅,要从敌强我弱的局面中,找到隐藏其中的敌弱我强,并做足准备,主动去创造扭转胜败天平的条件。

    良久,众人才从那种震撼中缓过神来。一个个看向刘耀的眼神,崇拜中透露着狂热。

    虽然众人皆知,形势依旧严峻。但正如将军所言,有这般将军带领,又何愁不胜呢?

    赵机不由开口,献上他最诚心诚意的奉承。

    “今日闻将军八胜八败论,犹如窥天地之道也。将军,真乃神人也。”

    -----------------

    注:不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这段阵前论战,是结合尉缭子孙子,改自对战曹仁前的朱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