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炼化了子母河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长生寻访镇元仙

    然后便是太上老君的道德派,太上老君仙丹多,法宝多,人也不少。也能弄到编制。

    但是有去太上老君门下有点不好,就是牛魔王,如意真仙,红孩儿,包括罗刹都算是太上老君门下的。

    长生与罗刹有了一腿之后,不知道会不会受太上老君的待见。

    其实前长生也可以算是道德派的,因为他之前会的唯一经文就是《道德经》。

    灵宝派也挺牛的,东王公,西王母,黎山老母,福禄寿三星,赤脚大仙还有三岛十洲的散仙大都是灵宝派的。据说取经小队中的沙悟净可能也是灵宝派的。

    千万别以为王母娘娘是玉帝的老婆,不是的,她是东王公的老婆。

    王母在天庭的地位是与玉帝差不多的,一般男仙归玉帝管,女仙归王母管。

    玉帝的灵霄派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在《西游记》中,正是这几派道门势力的所求不同,他们对佛门的态度各有不同。

    他们之间相互拆台,互相扯皮,才会最后让灵山的佛门成了大势,得了整个西牛贺洲,还把势力发展到了南赡部洲。

    其实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本讲神仙打妖怪的书,会成为四大名著之首。

    其实有可能是你的打开方式不一样,没真的读懂这本名著。

    它明面上只是西天取经打妖怪的故事,但是里面的弯弯绕绕特别多。

    讲的其实是佛门如何利用唐僧一行,利用这四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最后成就大势的故事。

    其中又映射了很多当时社会的一些现状,所以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被各朝皇帝定为反书,明令不准看的,就只有这一本了。

    怎么样,听我唠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一种,你特娘的就是在胡说八道的感觉?这才哪到哪,别急,以后我们还会胡说更多。

    再说回镇元大仙与菩提老祖。

    这两位都是大能中的大能,也都住在这西牛贺洲。

    这位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辈份高,能力强,但在天庭中没有他的位置。

    西游记中也没有明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与元始天尊有联系,与灵宝派王母娘娘也有联系。

    因为当年唐僧一行人来的时候,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二十四回)

    至于王母那边的联系,则是通过沙僧见到人参果时说的话: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天下人参果树只有一棵,说明镇元大仙很可能是利用人参果来巴结王母,当然,这都只是猜测罢了。

    镇元大仙这么牛,但是他偏偏不属于这四派势力,当初孙悟空在天庭也混了这么,居然连听都没听说他的大名。

    这足可以说明他在道门中很低调。

    长生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他代表的道门势力失败了,所以他实力再高也没能成为天仙,但是道门的几派势力都在拉拢他,当然是有限地拉拢。

    而他也在利用人参果,去联络其他几派势力,以图东山再起。

    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来说菩提老祖吧,再这么写下去,这本书都成阴谋论了。

    ……

    反正这里离五庄观不远,长生决定先去那里碰碰运气。

    这万寿山乃先天福地,五庄观乃贺洲洞天,普通人当然难以寻到,可是长生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他有地仙修为,去拜见那位地仙之祖,也说得过去。

    长生飞了两天,根据书中描述,他很快就找到了万寿山。

    这万寿山不愧是座仙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峰峦不断,重重迭迭。

    长生不敢无礼,早早落在地上,步行上山,一路上绿槐青松斑竹,红桃翠柳白李。

    各种仙兽仙禽出没,这些动物不并惧人,整个万寿山都显得幽趣非常。

    长生望着这些美味口水涟涟,他想起了自己在翠云山祸害的那些仙兽仙禽。

    那滋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呀,而且貌似生活在这里的这些还要更肥些。

    擦干口水,继续上路,正事要紧嘛。

    长生抬头看见远处有一座数层高的楼阁,再往前走来到山门处。

    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写的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总算到了,他加快脚步,来到二门处。

    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长生没有再往里走,而是轻轻叩门。

    不多时,两个道童匆匆忙忙跑了出来。

    长生知道这两个小孩必然是那清风与明月了。

    别看他们看上去很小,其实清风一千四百三十岁,明月一千三百一十岁,这两个小孩比那通天河的老鼋,也没年轻多少。

    长生连忙恭敬地对两人施了一个道礼,道:“贫道长生,见过两位师兄。”

    明月与清风很纳闷,他们没听师父过说今日会有人来访。

    要知道镇元子法力无边,尤其擅长卜算,每次有客人来五庄观,他都会提前与清风和明月交待好。

    可是今日师父明明啥都没讲呀,为何会有客人来呀。

    所以听到叩门声,他们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

    结果一看,来的是一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年青道士。

    既然同是道门,两人也对长生作揖还礼。

    清风年长一些,开口问道:“不知长生道友来我五庄观是路过借宿,还是另有其他事情?”

    长生道:“小道早就听闻五庄观内,镇元大仙德高望重,法力无边,乃是地仙之祖。连座下两位仙童也是修仙得道之人。

    今日得见两位道兄,果然都是仙风道骨,远非常人所能及也。”

    有求于人,见面先拍拍马屁,礼多人不怪嘛。

    清风明月果然面露喜色,主要是镇元大仙的地位太高了,与他结交之辈都非比寻常,那些人哪里会在意他们两个小童。

    莫说他们修炼了一千多年,就是他们再修炼个一千年,也没谁会高看他们一眼。

    长生一看两人脸色,便对他们的心性略知一二,他继续说道:“贫道从南赡部洲一路寻仙问道,远游至此,久闻镇元大仙大名,特来拜见。还请两位师兄为我通传一二。”

    清风明月对视一眼,原来他是来拜见师父的。

    两人心意相通,对长生的第一印象又挺好,便由清风把长生引入内殿,由明月去禀报师父镇元子。

    镇元子正在打坐,听闻明月来报,他也觉得有些蹊跷。

    他的修为早至大罗金仙,任何三界之中有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他都能提前有所感应,可是今天来的这位为什么他完全不知道呢?

    难道是来人有什么遮蔽天机的手段?

    “去,请他进来,不可怠慢。”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