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君,何以爱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世态炎凉

    李鸿儒双眼微眯,在听完李衡所说的目的,计划以及自己对于此事的看法后,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似思考,又好似累了。

    片刻过后,只见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双沧桑的眉目中闪过一丝无奈,只见其缓缓开口道:“为何我李家长年行善,却落得如此下场。”

    “父亲。”李衡见其父如此言语,他知道这件事恐怕凶多吉少。

    “若真如你所言,那为父便于你分析一下。”

    李鸿儒双手撑着椅子,缓缓起身道:“以我看,那黑衣公公所言不假,而传闻中圣上颇爱那永乐公主固然也是不假,而这其中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李衡低头思考片刻后,喃喃自语道:“二皇子天赋异禀,圣上虽爱其妃,但为了国家的未来,只能忍痛割爱。”

    “错。”李鸿儒沉沉的迎了一声。

    “那,圣上虽表面器重二皇子,但实际上更为喜爱大皇子,如此行事,是为了以打压威王之计捧高秦王。”

    “你为何会这样想?”李鸿儒突然眉头一皱。

    “威王在军中的威望要高于秦王,但是圣上还是执意要秦王镇边,其意自然是为了让秦王建功立业以得到军士门板的支持。”

    “而威王却被派往赈灾,毫无功绩可言,二者相比,儿以为,圣上更为器重秦王。”

    “真是愚钝,一派胡言。”李鸿儒突然发飙,手杖猛地打在李衡身上,疼的李衡龇牙咧嘴。

    “孩儿愚钝,请父亲详解。”李衡跪在地上,叩首道。

    “圣上此举,不过是在敲打永乐公主的品行,如若其自私自利,自然会想办法除掉她,而若是永乐公主爱民如子,贤良淑德,自然会让她待在威王身边,毕竟这天下间,恐怕能左右威王的也只要她了。”

    “那,此事与我李家有何关系?”

    “这便是苍天将于我李家的灾难,我们不过是这场试炼中可有可无的牺牲品罢了。”李鸿儒望向星空,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

    “不过,这也是为父的疏忽,过于的溺爱让垣儿落得如此下场,更是将我李家陷入如此境地。”

    “我是这千古的罪人。”李鸿儒言语长舒,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悔恨。

    “那,我们李家该当如何,我们李家世代贤良,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改变计划,假戏真做,连同威王一起做掉,反正横竖都是死。”

    “胡扯!”李鸿儒原本凄凉的目光顿时变得无比凌厉,在他看来,李衡这样的做法实在过于幼稚。

    “威王乃亘古罕见的帝王,岂能因你一己私欲而就此陨落。”李鸿儒气不打一处来,他现在才发现,他一手养大的儿子,竟然也有如此懦弱的时候。

    “可是父亲,我们李家横竖都是一死,我们旧贵族如此受打压,早晚是要落寞的,更何况那皇帝奸贤不分,我们倒不如拼死一搏,死前拖走一个垫背的,让那皇帝也好好看看,我们旧贵族也不是好欺负的!”李衡此时的眼神中变得阴狠。

    “你个蠢材。我辛辛苦苦教导你数年,更是入朝为官,为何如此轻浮。”李鸿儒不好气的说道。

    李鸿儒深深吸了一口气。

    “戍边并非是器重,要知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不体会百姓之苦,怎能以江山为己任。更何况我也只是说我李家早难,又并非是灭顶之灾,你急个甚?”

    “哦?”李衡此时也是一愣,在他看来,皇帝如此行事,必然是要他们李家覆灭的。

    “我们李家无论如何也算是贤良世家,更何况他陈氏也没任何损失。”

    “天下初定,时局更是不稳,陈氏急需民心稳固,如若此时将我们这等贤良氏族彻底覆灭,他陈氏也将落下奸贤不分的风品。”

    “这就是我平日里教导你们要行善积德的结果。”李鸿儒一脸凝重的说道。

    “孩儿谨遵父亲教会。”李衡猛地叩首,随后便欲转身离去。

    “等等。”

    “计划按照原本进行,事后如若圣上发落,让成儿和穆儿来顶罪吧。”

    “嗯?!”李衡心中猛地一惊,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父亲竟然愿意让自己的儿子顶罪,他沉思片刻后,心中一狠,开口道。

    “父亲,我......”

    “不必多言,李家还需传承,衡儿,莫要冷了为父的心啊。”李衡看着父亲的眼眸中,竟含有一丝祈求之意。

    李衡刚出大堂,来到院中,便碰到了一旁鬼鬼祟祟的两位弟弟。

    “大哥,父亲如何决断。”李穆沉声道。

    而李衡则没有说话,他不由自主的摸了摸弟弟的脸颊,严重满是心疼,但是他不能说,他不能让弟弟恨父亲。

    “父亲并不知情,计划照办。”李衡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如被抽干了气血,灵魂丢失了一般。

    次日,陈奕离开行宫,带领随从前往重灾区。长寿县地势略高。所以灾情也是郢州境内最轻的一个,而当他率领百官来到目的地后,眼前的一幕让他很是一愣。

    江州地带由于地势不平,江河汇于一处,所以只需架桥便可解决。

    而郢州则是一马平川,大水自丘陵而出,虽水位不高,但却淹没了一整片土地,使得根本没有落脚之地,也根本没有施展措施的机会。

    “威王,这......”百官们纷纷看向陈奕。

    陈奕没有回话,他慢慢的向着更深的地方走去,直到水位淹没腰间,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水域。

    “威王,这是我等商讨多日的结果。”也就在此时,一旁的官员中,从中走出了一位当地德高望重的官员。

    那官员将手中的草纸抵在陈奕的面前。

    “疏。”陈奕抬头看向了那官员。

    “正是如此,而此时的情况虽不如千年前禹帝那般,但是祖宗之法仍然可用。”那官员一脸认真道。

    “那为何迟迟不动工啊。”陈奕疑问道,因为他从这些官员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一方案在很早之前便已定下。

    “这......”一众官员们面面相觑,而那位上前递出草纸的官员也默默的低下了头。

    而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正是因为他们谁都不想花钱办事,而朝廷早些时间派下的赈灾款也几乎都被他们挥霍的差不多了,即使剩下一部分也根本无法动工。

    陈奕自然是看出了这一点,他不想点破,因为现在虽然国家的元气在复苏,但是也只是在复苏而已,国家仍然需要这些常年混迹于官场的老人们。

    至于收拾他们,不过举手投足之间。

    “我早已写信给朝廷,度支尚书也已经批准,很快便会下拨钱粮,明日便动工吧。”陈奕冷冷的看了众官员一眼便离开了。

    他不想再看到这些吃里爬外的家伙,他的内心也一直隐隐不安,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上道观求得其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