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小卒崛起
繁体版

62:大战终于打响了

    随着阿济格一声令下,全军下马,安营扎寨。

    待各路探马出发后,众将及幕僚便齐聚中军大帐,共商进攻之策。

    明顺联军加各地“义师”十余万众,但基于对八旗军战力的超级自信,阿济格倒也信心满满,只是有点儿摸不准何腾蛟的意图。

    谁都知道那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抵不住数量庞大啊,若与李过激战正酣时,其突然从背后杀至,倒也挺麻烦的,派兵驱逐也得费老大工夫的。

    “王爷勿忧,明顺之仇不共戴天,何腾蛟连堵胤锡都能出卖,何况李过乎?在下倒不担心其会参战,倒是担心其会……”众人七嘴八舌议论了一阵子,一名汉人幕僚突然目光一闪,恍然大悟似的插话道。

    “王树明,你有话就直说!”阿济格马鞭戳着喝道。

    王树明恭声道:“王爷,在下觉得何腾蛟很可能会趁虚顺江而下,直逼南京!”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阿济格下意识咦了声,吊眉一肃,又习惯性捋起漏茬胡边那几根出格的胡须。

    浑克罗多却嘿嘿一笑,不以为然的道:“大将军勿忧!南京有叶臣和洪承畴坐镇,整个南直隶还有一万八旗精锐和近十万汉兵,何腾蛟想打南京的主意,那是痴心妄想!”

    王树明立刻道:“若浙东朱以海,福建朱聿键,也同时出兵呢。”

    此言一出,浑克罗多立马哑口,大帐内顿时沉默下来。

    “博洛在信报中也提及此种担忧!”过了好一会儿,阿济格终于说话了。

    停顿半晌,只见他突然猛的一捶案几,沉声喝道:“本王奉摄政王之令,统摄博洛李成栋部,志在剿灭一只虎,收复武昌荆州,绝不可临时变更兵略!眼下,当速速派人给南京和摄政王送信,言明本王之虑!

    同时,对一只虎要速战速决,方可必要时支援南京!

    明日凌晨进攻武昌的计划断不可变,各位也不要摇摆不定,思前顾后!”目光如刀,扫视众人。

    “嗻!”众人皆凛然,垂首应道。

    作为当世一等一的满洲名将,阿济格当断则断的气魄还是有的。

    同时也说明,清军阵营中无论是多尔衮,范文程,洪承畴,还是王树明这等史书上籍籍无名的小人物,精通战略的人物真是不少;当然,精通战术的人便更多了。

    族群不足百万,却能一步步打造出当今东亚大陆战力最为强悍,战果最为辉煌的军事武装集团,绝非偶然。

    是夜,皓月当空,繁星璀璨。

    中军大帐内,酒足肉饱的阿济格对着地图和各路探马的信报,思谋分析了一番后,便卧床而睡。

    正睡得迷迷糊糊,营地东面传来轻微的异动声响。

    十几岁就跟随努尔哈赤征战杀伐的阿济格立刻惊醒,翻身坐起,仔细聆听。

    只见他双耳微微抖动,似乎具备一种特殊技能。

    片刻之后,就听见东面隐隐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过了一会儿,一名巴牙喇匆匆掀帘而入,沉声禀道:“王爷,是刘芳亮趁夜派人来偷袭营地!”

    阿济格轻哦了声,摇了摇头,轻蔑冷笑道:“这个刘芳亮,一点长进都没有!这等小把戏,还玩得如此上心,让人驱赶便是。”不耐烦的挥挥手,倒床又睡。

    大战当前,清军营帐布扎的错落有致,颇具章法;将士皆披甲枕戈而卧,方圆数十里布有暗哨,两百人一队的巡骑营内营外循环而绕。

    想玩偷袭,确实是小把戏。

    但小把戏未必就没有用。

    顺军骑兵三五百一组,一次来个三五组,二话不说,先朝营地没头没脑的射一通火箭;待清军纵马而至,略略交战一番,便四散而逃。

    清军纵马猛追,追个十来里,便不敢追了;再追就到了顺军阻击阵地了。

    半个时辰后,顺军便又来这么一波。

    伤害性不大,但骚扰性巨大。

    整整一夜,共来了这么四五波,清军就都别想睡觉啦。

    与此同时,武昌城东面的博洛李成栋大营,也遭到了同等的问候。

    “耗敌士气,致敌筋疲力尽,斗志懈怠。”乃是天炉战法的要旨之一。

    天刚蒙蒙亮,被折腾了一宿,愤怒不已的阿济格立刻整点人马,对老对手刘芳亮发动了猛烈进攻!

    于是乎,这场决定顺军未来命运,关乎全民族抗清大业,各方瞩目的焦点大会战终于正式打响了!

    “公子,今日凌晨,李成栋和王光泰从东西两面,同时对我军阵地发动猛攻!磁侯和绵侯正率部奋力抵抗!”

    “公子,激战一日,我方伤亡约一千五,明军一千,我军五百!绿营兵伤亡两千五!”

    “报,今日激战完毕,我方伤亡约两千,绿营兵伤亡三千五!”

    “公子,昨夜毫侯遣义师对敌营发动不间断偷袭,试图焚烧其后勤物质,但未得手。”

    “公子,已经打了三天,八旗军仍按兵不动,只是列队督战!”

    两块阵地已打得如火如荼,李立仍只能呆在厢房里,听取各种战报,对照着地图比划思谋。

    “尼玛的,你说这些绿营兵是真他娘的贱啊,心甘情愿当满虏的炮灰!”总是听到绿营兵伤亡数字的李立,忍不住狠狠吐槽道。

    但细细一想,似乎又有些释怀了。

    纵观整个明亡清兴,顺亡清兴史,汉奸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早在满虏尚是原始部落时,大量无良晋商为了赚钱,给他们提供大量物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铁器,马匹,粮食和药材。

    在其蓬勃发展期,更有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武夫,范文程等文贼竭心效力。

    入关时,有吴三桂,高弟等引狼入室;征服北方,摧毁大顺和弘光政权时,又有唐通,姜瓖,李成栋,刘良佐,张存仁等甘为马前卒。

    在往后近二十年一统华夏的征程中,主要就是依靠多如过江之鲫的汉奸走狗们奋力拼杀。

    否则,凭区区百万族群,区区数百万蒙古亲戚,满人如何能征服泱泱华夏呢。

    其实不光满清鼎立天下,当初的金国统治中原,蒙元征服华夏,汉奸走狗们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一番历史功名,以汉制汉的策略别人早就玩得顺溜得很。

    历史真的不忍细看的。

    随着双方开打,偌大的总督府也忙碌起来,进进出出的人流剧增,但院落里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武昌之战中顺军缴获的粮草辎重,兵器等正日夜不停的搬运出城。

    第四日晌午,吃过午饭的李立坐在桌旁,正用两根筷子反复摆着八字形,李过派人来解除禁足令了。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大战之时,先解除禁令,日后戴罪立功!

    这堪称所有法外开恩的万能借口。

    但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戴罪立功的。

    命令还没传达完,李立就蹿出了门;刚刚奔出院落,就看见李来亨欣喜若狂的奔了过来。

    二人二话没说,拔腿便跑,飞快冲出了总督府。

    很显然,二人都想现在就立功。

    宽阔的街道两旁皆关门闭户,鲜有居民身影,只有一队队联军士卒排着队,急匆匆跑过。

    “坚壁清野,断敌后勤补给之源。”也是天炉战法的要旨之一。

    从一开始,李立就建议李过放弃武昌城的。

    二人奔出城,直奔向营地。

    偌大的营地已是人声喧哗,战马嘶鸣,步声杂沓,各路人马都在紧急整点队伍。

    李立喘息未定,即以帐中画赞参将的名头,整点起自己的三千精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