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小卒崛起
繁体版

51:风云际会,再看武昌!

    “唉,小赵兄弟……不,小李兄弟,你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李过的魔爪啊。”翌日清晨,旭日初升,武昌城北门外一条岔路口,堵胤锡拍着李立的肩膀,无不惋惜的哀叹。

    “魔爪?”李立哂然一笑,“瞧堵公这话说的,堵公的耳朵可是比猴儿还灵呢。”

    “嘿嘿,一大早整个总督府都在疯传此事,老夫又不是聋子!”堵胤锡冷笑道,颇为失落的盯了他半晌,突然纳闷的道:“小老弟,你改换家门,这眼神跟之前大不一样了,老夫从中看出了两个字。”

    “哦,是哪个两字?”李立好奇的问。

    “野---望!”堵胤锡一字一顿的道。

    李立微微一凛,瞟了一眼远处的李来亨,低声道:“小子从堵公眼中同样看出了这两字!”

    堵胤锡轻哦了声,静候下文。李立笑道:“何督师留下两万五千羸弱之师,自带主力下江南了,堵公欲短时间内将这两万五千人调教成一只虎狼之师,这份野望当真令小子敬佩!”

    堵胤锡神色微变,自是惊叹他连朝廷这等大手笔都预料到了,随即又恢复平静,在这等天下第一奇才面前,原本就没什么事儿能瞒得住;他握宝剑的手猛的一紧,傲然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切事在人为,老夫就不信我大明将士天生就是软骨头!

    顺军能做到的,我明军一样也可以!”

    “壮哉!”李立大赞,真心祝愿道:“以堵公之威名,辅以雷霆手段,当如沸水泼雪,立见奇效!”

    “承老弟吉言!”堵胤锡豪情满怀的哈哈一笑,拱拱手,带着一彪嫡系人马朝汉阳府方向匆匆而去。

    虽说被何腾蛟丢在了武昌,但堵胤锡经过短暂消沉,很快重新振作起来,何况统领两万五千人马,是其统兵生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算一次难得用武之机。

    李立的祝愿是真诚的,短时间内将稀烂的明军蜕变成虎狼之师,恐韩信在世,岳武穆重生,也办不到,但多少会有一定效果。

    到时,多少能助顺军一臂之力。

    作为明湖广巡抚,镇守武昌乃其本职所在,其人品是靠得住的,建功立业之心也不容怀疑。

    荆州之战,他堵胤锡是配角;武昌之战,他作壁上观;隆武朝廷此番声势浩大的取南京方略,他又作看客。

    但鉴于自身信仰和追求,即使处处受人排挤,他也要尽最大努力发光发热。

    什么叫雄心可用,这便是的!

    李立拨转马头,一抖缰绳,来到李来亨身边;二人并辔而行,有说有笑的朝远处顺军营地而去。

    此行目的有两个,一是正式开始练武,军营里器具齐备,氛围也好些;二是熟悉一下军士日常操练情况。

    第二个目的自是不肖多说了,至于练武,倒不是为练就一身非凡武艺,凭他现在的年纪有些迟了,自知也没有赵匡胤,李世民,孙坚那等武学天赋。

    强健体魄是比较务实的,并以此来锻炼意志力。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换而言之,肉体决定精神也讲得通。

    一个人身体状况好了,脑子会更清楚,思维更活跃;体格强健了,斗志会更旺盛,遇事会更沉着。

    当然练过武的人,在危急关头,保命的概率还是大于常人的。

    日后统帅千军万马,气质上也会刚毅些,搭配一些。

    “兄弟,哥今日的眼神跟之前不一样么?”临近军营,李立忽然扭头问。

    李来亨与之对视,片刻后,摇头笑道:“没有啊,哥昨晚应该睡得挺好的啊。”

    李立哈哈一笑,催马而行。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因为大战在即,偌大的顺军营地外喊声震天,旌旗招展,锣鼓声此起彼伏;无数士卒正在加紧操练,或锻炼体力,或挥刀舞枪,或训练射术,或演练阵型……在温煦朝阳的照耀下,无数男性荷尔蒙充斥在阳光和空气中,令人心神振奋,豪情陡升。

    “哥,凡练武者,必先练腰力;欲练腰力,马步为先……”

    “哥,蹲马步该是这个样子,看着啊,两腿略宽于肩,脚尖勿内扣或外拐;含胸拔背,目不斜视,膝盖勿过脚尖,双拳平端,与腿平行……”

    “常人能蹲一盏茶工夫即可;但练武之人,得半柱香工夫以上,方可练拳脚和兵器……”寻了块地段,李来亨兴致勃勃,耐心示范,认真讲解起来。

    李立饶有兴趣的蹲了几个半盏茶工夫,便腰酸腿抖,汗流浃背,有些顶不住了,摆摆手道:“这样进度太慢了,还是直入正题比较好,你教我刀法吧;哥一向喜欢刀,尤其是关二爷那种青龙偃月刀。

    那一耍起来,好家伙,威风着哩!

    若没有那种大刀,学赵子龙耍枪也行啊。

    二弟,听说你三连庄老营少勇营的武状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

    李来亨见他这般好高骛远,吃不了苦,眉头微蹙,原本的热情也凉了一大截;大哥的才华没得说,但恐怕不是练武的材料,多半会半途而废。

    怎知,李立还没完了,兴趣盎然的缠着他当面演练一番十八般武艺,让自己开开眼界。

    李来亨只得顺从,先抽出腰刀,耍了起来。

    李立自是瞧得眉飞色舞,掌声不断。

    “冲啊,杀啊!”

    “弟兄们,现在不流汗,来日就得流血!”

    “八旗军也是爹娘养的,也只长着一颗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两颗**一根***,没什么了不起的!”

    “不!老大,你说错了,他们不是爹娘养的,是一群猪狗畜生!”

    “对啊,就是一群没人性的畜生,哈哈哈!”

    旷野中,士卒们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的操练着,不时高喊口号鼓舞士气。

    对于蹲马步这种枯燥活兴趣大减的李立,饶有兴致的观看完李来亨的十一般武艺(还有七种兵器确实找不到),然后骑着马,穿梭于各操练阵营,兴致勃勃的观看。

    不时,他还遥望一番山东方向和南京方向,若有所思。

    同一片无垠苍穹下,一千五百余里外山东东平府一条官道上,马蹄密集,盔甲霍霍,五千八旗轻甲正快马加鞭,快速南下。

    在后面八十来里处,满清英亲王,多尔衮同胞兄长,屡败李自成,擒杀刘宗敏,俘获宋献策,当世一等一的满洲名将爱新觉罗.阿济格,正率领包含巴牙喇,重骑,轻骑在内的一万八旗精锐跟进。

    而河北山东交界处,三千后勤辎重八旗辅兵也在加速南下。

    东面九江江面,原高杰部悍将,嘉定三屠的刽子手之一,绰号“李诃子”的李成栋正率领麾下三万人马乘船沿着两个多月前,勒克德浑援军的路线溯江而上。

    池州江面,清征南大将军爱新觉罗.博洛率一万八旗精锐押后;完颜叶臣与“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镇守南京。

    率部助剿浙东的金声桓没有同行,匆匆返回南昌,大概也担心南边朱聿键会趁机有所行动。

    这与顺军设想的南京方面统兵将领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清军合计近六万人马,正水陆并进,朝武昌方向汹汹杀来。

    按多尔衮下达的军令,“李闯既灭,余孽一只虎苟延残喘,弹指可灭,怎料回光返照,造此滔天巨祸!此战,勿必复武昌,荆州,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咬牙切齿,杀气腾腾。

    风云际会,再看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