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贫困户
繁体版

第十二节 攘外必先安内

    对于林俊枫战场上的表现,李晚钟全都看在眼里,他觉得林俊枫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唯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林俊枫的发型挺怪,不是中原人的发髻,至于底细更是不清楚。

    李晚钟打算先派人了解一下,如果合适,他想把林俊枫招致麾下。为自己所用。

    至于林俊枫,他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被李晚钟看上,现在的他,在安顿好胖子后,最想干的事,就是回家向爷爷和莲儿报个平安。

    清理完战场,林俊枫就回家了。

    看到林俊枫回来了,林鼎和林莲儿都很激动,特别是林莲儿,哭的是稀里哗啦。

    这是林俊枫第一次看见除妈妈外,有女孩为自己这样哭泣。他看着哭泣的林莲儿宽慰道:“莲儿妹妹,不要再哭泣了,听话.....我这不活蹦乱跳的回来了吗。”。

    说完这话,林俊枫还特意的在爷孙俩面前蹦跶了一下,以此告诉他们,自己真的没问题。

    看到这里,林莲儿彻底被林俊枫给逗笑了,她渐渐地收起眼泪,并用薄纱搬的手绢擦拭了一下粉嫩的鹅蛋脸。

    “这就对了嘛。”林俊枫满意道,然后画风一转道:“我肚子饿了,啥时候开饭啊!”。还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这回连林鼎老头都没崩住的笑了,林莲儿则噗嗤一声道:“现在就开饭,早给你准备好了。”。

    “那可太好了。”

    .....

    朱元璋收到北平府守住的奏章时,他激动的从金銮殿上的龙椅上站起来道:“好啊!好啊!天佑我大明啊!”。

    接着朱元璋传口谕,命令左丞相李善长速来进宫,年过五旬有四的李善长,身子骨还算健朗,接到口谕的第一时间,他就健步如飞的赶到了皇宫。

    看到李善长来了,朱元璋笑脸相迎的走向了他,用双手搀扶起跪拜的李善长,询问道:“先生,如今北平府已经守住,接下来你看该怎么办?”。

    从元至正十三年,到如今洪武元年,朱元璋和李善长已经相识十五年,从滁州城起事,到现在的定国安邦平天下,李善长给朱元璋出过许多计策,可谓是功不可没。

    所以朱元璋在私底下,或者只有两人在的场所下,喜欢称呼李善长为先生而不是丞相。

    李善长心里倒是十分清楚,朱元璋如今贵为天子,自己只是臣子,朱元璋才是君主,即使有得到朱元璋的厚爱,他也非常的低调和谨小慎微。相处多年,李善长知道朱元璋的秉性。

    所以,每当朱元璋询问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时,李善长都会仔细思索一番再做回答。

    这次也不例外。

    经过一番短暂的思考,李善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扩廓帖木儿所率领的元军只是一部分,真正的隐患是漠北的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如今刚定天下,境内还有匪寇和残余势力,切不可再次卷入大规模作战啊!攘外必先安内。”。

    听了李善长这番分析,朱元璋是连连叫好道:“先生实在是说的太好了,不亏是我大明的萧何啊!”。

    随即,朱元璋拟旨示意傅友德他们不要乘胜追击败走的元军,留在原地再听调遣。

    傅友德是颖川侯,在北平府,官衔最大,所以孙兴祖识趣的要傅友德主持接下来的有关作战计划,傅友德也欣然接受。

    本来都已经制定好了继续派军追击元军残余,结果皇帝来了旨意,见此,傅友德也只能作罢。

    此时北平府驻军达到了十六万左右,虽然军队多,意味着更安全,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供给压力。

    再次经过战争洗涤的北平府,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当务之急是恢复原有秩序。

    ......

    狼狈逃脱的扩廓帖木儿,面对唾手可得的北平府,他真没想到自己会空手而归,还损失惨重。想到这里,扩廓帖木儿不由得感叹道:“天不佑我大元啊!”。

    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惠宗皇帝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的耳里,他并没有责备扩廓帖木儿,还勉励扩廓帖木儿,希望他重拾信心,再接再厉。

    收到惠宗皇帝的勉励,扩廓帖木儿心里好多了,他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恢复大元竭尽全力。

    随即召集众位将领,在蒙古包帐篷里讨论接下来的行军计划。

    可能是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在座的众位将领都选择了沉默,这一点,扩廓帖木儿从各位将领的脸上看出来了。

    看到没人说话,扩廓帖木儿率先开口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各位也都拼尽力了全力,我们是虽败犹荣,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像各位垂头丧气,而是积极总结,寻机再战。”。

    说完这段肺腑之言,扩廓帖木儿打量着在座的将领,他希望这个时候能有人站出来说两句。

    坐在扩廓帖木儿右下方的虎林赤诸坐不住了,他激动的站了起来,黝黑的圆饼脸都好像在颤抖,然后充满愤怒的语气道:“这是我们大元的耻辱,此仇不报,我虎林赤诸死不瞑目。”。

    众人也随即符合,纷纷表示要跟明军决一死战。

    而扩廓帖木儿注意到,只有李思齐一言不发。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因此扩廓帖木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点名李思齐道:“李将军,你有什么好的看法吗?”。

    这时,众位将领自然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李思齐的身上,他们都很清楚李思齐的才能,每次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他也是为数不多能在元朝廷混的风生水起的汉人。

    这也是扩廓特木尔欣赏李思齐的原因。

    李思齐倒是不慌不忙道:“如今我们应该稍作调整,然后挥师向临洮与宣慰同知兼总帅的汪长生奴汇合,进而可以拿下汉中,夺取陕西,以此为据点,可以挥师南下灭明匪,恢复我大元王朝。”。

    “好”扩廓帖木儿肯定道:“李将军果然是名不虚传,有此良将,实乃我大元之幸哉。”。

    众人无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