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太子朱标,还要为天庭打工
繁体版

第七章 代阎罗审案

    朱标转头看看老朱,发现朱元璋的长脸一拉正恶狠狠的看着茹太素,于是厉声吩咐道:“来呀,给我拖下去狠狠地打!”

    一顿板子打过,老臣的双腿皮开肉绽,几乎是爬着出了华盖殿。

    茹太素走了以后,朱标便命王敏继续读那“臭裹脚”。又念了三四百字,正题才出现。所说的五件事,总共用了不到六百字!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所奏的内容颇合自己的口味,都是应该马上办理的事。他觉得错打了人,颇有几分悔意,长叹一口气说道:“唉!这帮酸秀才呀,就是些臭豆腐,闻着臭得很,吃起来却有一点香味。奈何?”

    第二天早朝时,朱元璋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不无愧意地说道:“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个奏折,一万七千多字,念了大半天才念完。太子听厌了那些繁文赘理,降旨打了他。事后想想,他是一片忠心,并无慢上之意——是错打了他。”

    茹太素惶恐地答道:“谢陛下厚爱!太子的板子,使微臣永远记住繁文赘理的毛病!”

    朱元璋温和地问:“茹太素,你伤得厉害吗?”

    “陛下,臣并没有伤着。”

    “对朕,任何人都不准隐瞒真情。昨天,我看到你走路的样子,好像伤得不轻呢。”

    “多谢陛下厚爱。臣的确没有伤着,只是两腿有点,有点疼罢了。睡了一宿好觉,完好如初了。”茹太素急忙叩头谢恩。谁知由于动作太急,弄疼了腿上的伤口,不由喊起疼来:“哎呦呦——”

    站在后排的大臣,发出了“哧哧”的笑声。朱元璋也差一点被逗笑。旋即正色说道:“朕方才说,打错了茹太素,是就他的忠心而言。论他的拖沓啰嗦,实在该打。那些繁文废话,令人厌烦至极。此后,尔等上本言事,说得越浅显明白越好。只许说明事情,不许繁文敷衍!”

    “臣等遵旨。”众臣一齐应诺。

    “宋濂,你马上给朕拟订一个范本,尔后行文、进言,统统按照规格行事,如有违反,轻则挨扳子,重者罚俸削官!”

    “臣遵旨。”宋濂急忙跪地答应。

    这出闹剧一出,朱标也感觉老朱一人处理朝政太辛苦。老朱把着朝政,废除宰相就是不想分权,怕后世的子孙斗不过文官。

    朱标想到了明朝后期的内阁制不错,但是不清楚具体是怎么设置的。朱标对系统默问:“系统,可否查阅后世的内阁制度简历规则?”

    【可以查阅。】

    “那就查阅吧。”

    【系统准备投屏中,5-4-3-2-1】

    【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

    【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朱标看着系统投屏的内阁制,心下很高兴,立马跑去找老朱,讲了这件事。老朱刚开始还有些不太赞同,经过朱标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终于答应下来。

    老朱和朱标定下内阁制的事,很快又和朱标谈论起别的政务:“标儿,而今天下祥和,可北方却有异族环伺,你觉得应该如何稳固北方呢?”

    “爹,孩儿觉得,其一,要整顿军纪,军纪严明则成可战之师。其二,修建长城,可阻挡北方铁骑入侵。“其三,培养良将,良将指挥有度,将命则军所至!”

    老朱欣慰的点点说:“如今大明看似稳定,可实际上内忧外患相当严重。就拿北方来说,有瓦剌、达延汗、女真部落等虎视眈眈,经常侵扰大明的边境,哪怕朝廷不断巩固九边,也只是聊胜于无罢了。于是一切又回归原点,钱!问题的根本是,朝廷没钱啊!”

    听到搞钱,朱标心思一转,眼睛冒光。后世一大堆的知识,放在此时,便是最大的利器,就拿肥皂来说,这个时代,没有!这就意味着,只要他倒腾出来,便是数不尽的银子啊。所谓奇货可居,到时候一块肥皂卖他一两银子、二两银子都完全可行。

    可惜问题是这些只是朱标也不知道,不过太有金手指啊。心中默问系统:“系统可以查阅肥皂的制作方法吗。”

    【可以查阅,查询吗,宿主】

    “查询。”

    【肥皂制作方法投屏中,5-4-3-2-1】

    朱标看完资料,便准备筹备肥皂的制作。回到东宫,派小太监买回来原料后,朱标一头扎进房间,疯狂的实验、制作起来。没过几天,朱标就制作出了大明第一块肥皂。

    于是朱标安排东宫的宫女太监一起来帮忙制作。为了增加售卖点,他让人取了荷花,研磨成汁液,混入肥皂之中,肥皂就有了香味,名字也成了——香皂!

    三天后,看着一千余块香皂,朱标松了口气。

    他试过,效果很好,去污好,还残留荷花的香气。

    “接下来就可以卖啦!”朱标信心满满。

    暖和的日光下,有许多人上街行走的,在这喧闹的街头忽而响起一阵怪异的吆喝声。

    “洗手,免费洗手喽!”

    “名额有限,仅限前一百人,大家快来啊!”

    这一番大白话的宣传,让许多人侧目。

    不少人神情费解,同时也好奇,想要看看这个铺子所谓的免费洗手到底哪里不一样。

    很快有人围拢过来:“小哥,你家铺子洗手有什么特别的吗?”

    “自然!”

    乔装打扮的朱标拿起一块椭圆形状的香皂,笑呵呵道:“我家铺子,用这个东西洗手,此物学名香皂。”

    有人不解:“这香皂有什么功效吗?”

    宁远笑着道:“试过不就知道了?”

    “好,某便试上一试!”

    那人很爽快,也不担心香皂有问题,众目睽睽之下,给这小哥几个胆子也不敢坑害他。

    可接过香皂之后,问题来了:“小哥,此物怎么用啊?”

    朱标解释道:“先将双手浸湿,再用此物涂抹双手,轻轻揉搓,大约一百个数的时间,再放入水中清洗即可。”

    那人闻言,把有些逡黑的手浸入手中,打了香皂,揉搓之时脸色有些古怪,似是很难形容使用香皂的感觉。

    朱标笑道:“手上再少打点水试试。”

    那人照做,很快眼睛亮了起来:“呀,有点意思啊!竟是滑滑的,揉搓起来很舒服。”

    只不过,随着那人不断的搓手,那泡泡逐渐变的黑乎乎的,乍看过去,竟跟泥水差不多。

    “这香皂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还越洗越黑呢?”许多人忍不住嘀咕出声。

    那洗手之人大概数了一百个数,按照指示,将双手放入清水之中。

    只见那双手上的污浊扩散开来,快速染黑了一盆清水。

    可当那人又搓了搓手,拿出来之际,原本一双逡黑的手竟变的白了几分,上面的污垢,竟全部被洗涤干净!

    “呀,这……这……”

    “神物,神物也!”

    围观的众人皆是瞪大眼睛,惊吓的不轻,实在是这香皂太神奇了,竟能洗的如此洁净!

    洗手那人也是带着几分激动,将双手凑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更是神采焕发:“有香气,是荷花的味道!”

    “什么?还有香气?”

    洗得干净不说,还有香气,若是用这东西洗澡……让自家婆娘用……啧啧!

    “小兄弟,你这香皂怎么卖啊?”

    自然也有眼界不凡之人,既然这百善铺子开了起来,不出意外,应该就是售卖这种香皂了吧?

    然而朱标却神秘一笑:“卖肯定是要卖的,只不过不是现在,具体时间,我会在售卖前一日通知大家。”

    众人听了,面色古怪至极。

    开了铺子,不抓紧挣银子,这小哥到底要干嘛啊?

    朱标仍旧没解释。

    这叫造势,如果他当场公布价格并且售卖,定会将许多人隔离门外。

    可接下来每日都只免费洗手,定能勾起无数人的好奇心,持续关注香皂事宜。

    如此一来,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曝光效果。

    有人试用了香皂,效果很好,其他人自然也想尝试一番。

    “小哥,我可以试试吗?”

    “我我我,我也想试试。”

    朱标笑笑,摊出一只手:“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试用,但今日仅限前一百人,而凡事要有规矩,所以,想试用的兄弟朋友到这边来排队吧!”

    众人明白过来,急忙排队,眨眼之间,便排出一条长龙。

    当一百人洗过手后,宁远果断的停止了今日的免费洗手活动。

    “诸位,一百人的名额已到,想要试用香皂的,可明日再来。”

    接着,第二日、第三日,赶早过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到得第五日,甚至超过了千人。香皂的名声也渐渐在京城传开。

    朱标很开心,肥皂的事终于走上正轨了,接下来就是躺着赚钱了,于是兴冲冲的跑去找老朱。

    到了老朱哪里,忽然他注意到桌面上的一份奏折,很快被上面的两个字吸引了,眼睛一亮!

    流民!

    真是愁什么来什么啊!

    想要赚银子,那得开设作坊啊,而有了作坊,就得有工人,所以他才跑过来看看有没有关于流民的消息,万万没想到,竟是真碰上了。

    有了这些人,银子就会长了脚似的跑进自己的手心里啊!

    朱标激动着,指着那份奏折:“父皇,你看,1000流民,流民呐!太好了!”

    嗡!

    暖阁内,猛然一静。

    朱元璋瞪大眼睛,错愕的看着朱标,一千一万个不敢置信,对面正看热闹的阁老也是呼吸一顿,不敢相信这话竟是从太子殿下口中说出来的。

    流民都出现了,还好呢?何等没心没肺之人才能说出这种话?便是连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都做不到吧?

    “你……说什么?”老朱已然有点傻了。

    朱标见气氛不对劲,自然也意识到说错话了。

    他头脑飞转,极力做出悲痛的样子,狠狠的挤出两滴泪水:“儿臣悲伤啊!那流民……定是极苦的,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传言中甚至还有些易子而食等事发生,每当念及此处,儿臣都心疼不已,心疼那些流民啊!”

    说着,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抹着,演的相当真实、动情,倒是令暖阁的气氛恢复了几分。

    朱标见状,知道时机来了,忙接着开口:“父皇,儿臣请命,亲自安置这些流民!”

    一刹那,气氛又怪异起来。

    三位阁老古怪的看着朱厚照,半天没回神。

    太子殿下竟要亲自安置流民,这……听起来就怪怪的。

    “简直胡闹!”弘治皇帝板着脸,只当朱标信口开河,便严声喝道。

    “父皇,儿臣可以保证,绝对能将那些流民安置妥当,让他们吃饱穿暖,绝对不会骚乱!”

    朱元璋摇摇头,沉稳的坐下:“好啊,吾儿倒是说说如何解决的?”

    “给他们吃的穿的啊!多么简单的问题,父皇您觉得很难?”朱标随口道。

    “短时日倒是无妨,可朝廷总不能一直养着这些人啊?”老朱问。

    “何须朝廷供养?让他们从事劳作挣银子,有了银子,就可以自给自足了。”朱标如数家珍一般回应。

    “可让他们做什么呢?”老朱更加不解。

    “简单,让他们制作香皂啊!”朱标大咧咧道。

    “香皂?”

    原本,朱标和老朱吐露过香皂的事,老朱并未太在意香皂的,不过是区区一个新物。可现在,让流民生产香皂,不但解决了流民本身的问题,还能产生源源不断的鸿利,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对于老朱的反应,朱标十分满意。他不自觉得意着,口若悬河:“父皇,您是不知道啊,这香皂供不应求,市场火爆的很,既如此当然要多多的生产啊。”

    “生产需要人,还要保证配方不泄露,所以,这些流民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太子经商并没什么错,可却堕了太子的名声,天家的脸面也跟着被抹黑,此乃过。而解决流民的问题,却又是大功一件。

    老朱于是郑重的说:“标儿,香皂生意可以做,不过你的安排手下人去经验,你不可亲自去做。”

    “爹,孩儿明白。”朱标笑呵呵的说道。